2024年8月2日至4日,第五届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在日本富山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时间地理学方法:发展轨迹、应用领域、当前态势与未来展望”为议题,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及研究生代表,总人数达89位,以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为核心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界3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第五届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参会人员合影
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是2014年发起的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这是此前以瑞典为核心的欧洲国家每年举办的时间地理学日(Time Geography Day)的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之后每两年一届,先后在林雪平大学(瑞典)、北京大学(中国)、隆德大学(瑞典)召开。本次会议移师日本富山大学举办,日本在1980年代后成为国际上时间地理学发展最快的亚洲国家,但在数字化时代明显落后于后发的中国。富山作为日本紧凑城市和品质生活的模范城市,有“日本的瑞典”之称,在居民活动日志调查与疫情影响下的居民行为变化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研究成果。富山市热烈欢迎本次国际会议,同时在经费补贴、会议室使用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8月2日上午,第五届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在富山国际会议场拉开序幕。开幕式上,本次会议主席、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冈本耕平致欢迎词,对远道而来的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会议的组织情况与议程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本次大会由特邀主旨报告和若干专题组成,不设置分会场,包括两天半的研讨与半天的野外考察。
冈本教授全面回顾了日本时间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76年时间地理学第一次被引入日本,到1987年日本地理学家成立时间地理学研究会,日本时间地理学在系统引入时间地理学理论体系之后,在女性地理学、福利地理学、老龄化地理学、城市空间研究、防灾减灾等研究中积累了大量成果,对日本社会转型与后成熟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冈本教授也强调了在日本富山市举办本次会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感谢富山大学地理学科等的大力支持。
会议主席、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冈本耕平致开幕词
6位大会主旨报告人都是当下活跃在时间地理学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学者。日本时间地理学带头人、日本地理学会原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荒井良雄做了Time-space of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s and Deployment of Intelligent Wireless Access on a Japanese Small Island的报告,详细阐述了通过铺设海底光缆来改善位于日本山形县的小型离岛(Tobishima)的通信环境并由此带来的居民生活变化和当地产业的演变,展示了信息化时代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日本地理学会原会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荒井良雄做主旨报告
中国时间地理学第一人、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柴彦威教授的主旨报告是 The Behavior Turn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全面回顾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地理学“计量革命”与“行为革命”的特征与重要性,提出中国行为地理学已形成以时空间行为与规划为核心的新研究范式。这一范式以人为本,强调“时空间中的人”,并以“主客观互动、长短期互动、多主体互动、实虚体互动”为四个主要的方法论,从而构建出以时空间行为整合为核心的研究体系以及围绕时空间行为规划为核心的新规划范式。
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柴彦威做主旨报告
国际时间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的学科带头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研究所关美宝教授发表了Time Geographic Methods for Human Mobility and Health Research的主题演讲。关教授结合其团队近期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时间地理学方法来分析人类活动模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理解个体和群体的时空行为及其模式对于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至关重要。关教授还指出,利用新兴的地理空间技术和方法,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高分辨率时空数据,揭示人类流动性与健康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研究所关美宝教授做主旨报告
日本东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科的中谷友樹教授发表了名为Trees and Clouds in Space-time的主题演讲,着重介绍了他所带领的团队“时空密度云”的最新可视化研究工具,以及将这项工具适配于COVID-19追踪和犯罪风险分析中的Web应用成果,展示了日本利用多源大数据的时间地理学分析方法。例如,该工具揭示了COVID-19疫情的持续区域,并可视化了感染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传播条件,同时在犯罪风险分析中突出了高风险的时空路径。
东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科中谷友樹教授做主旨报告
美国时间地理学的带头人、田纳西大学萧世伦教授做了Time Geography: From its Evolution in 1980-2023 to its Future in a Hybrid Physical-Virtual World的主旨报告,全面梳理了20世纪80年来以来时间地理学在英文刊物上的发表情况以及国际时间地理学学术研究网络的演变过程,展示了时间地理学领域不断壮大的学术团队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016年至今,中国学者在时间地理学领域的英文发文量已经超越美国而居于首位,中美两国已成为当今时间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萧教授同时提出如何创新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典时间地理学概念,构建适应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支持的混合物理-虚拟世界中人类活动研究的新框架。
田纳西大学萧世伦教授做主旨报告
国际时间地理学带头人、瑞典时间地理学派核心人物、林雪平大学名誉教授Kajsa Ellegård 带来了Exploring time‐geography ‐ paving a research path的主旨报告,详细解读了时间地理学之父哈格斯特朗的经典文本和概念以及自身开展时间地理学研究的起源与过程。Ellegård教授总结了时间地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符号系统的特点以及应用于不同研究问题中的局限性,希望通过她的研究经历激励新一代研究人员重新发现时间地理学。
国际时间地理学带头人、瑞典林雪平大学名誉教授Kajsa Ellegård做主旨报告
本次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设置了若干主题,包括“富山专题”、“流行病、灾害与交通”、“健康地理”、“休闲与娱乐”、“日常生活”、“方法论”、“中国城市与乡村”等,共40位学者进行了一般发表。
专题一:富山专题
富山大学人文学部部长大西宏治教授的发表题目为Introduction of Toyama,从富山市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到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富山市的基本情况。作为获得多项大奖的可持续城市与紧凑城市的典范,富山市致力于在日本少子化背景下改善城市低密度蔓延的问题。在“二战”后的重建过程中,富山市政府重新调整了用地类型与路网结构,形成了组团式的城市结构。近年来,该市还积极引入有轨电车、共享单车和城市轻轨系统,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经济的集中。然而,大西教授的研究也指出,通过对居民的日志调查发现,富山市居民的行为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出行的情况。这意味着在未来,根据居民的行为来优化城市设施与功能布局将成为工作的核心与重点。
富山大学人文学部部长大西宏治教授做一般发表
驹泽大学地理学科濑户寿一副教授的发表题目为Fundamental Analysis of Human Mobility Data Based on Mobile Phone Location Inform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 Case Study of Toyama City。这项研究基于Agoop公司提供的基于位置的个体移动数据,总共收集了30天的数据,共计12万条记录。研究重点在于分析COVID-19疫情期间富山市居民的移动时空特征,特别是在日、周的时间尺度上所表现出的变化。此外,他还关注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活动范围和设施使用情况的差异,并基于富山市的人口结构特点提出了一些针对富山市未来发展的建议。
驹泽大学地理学科濑户寿一副教授做一般发表
日本时间地理学新锐代表、奈良女子大学西村雄一郎教授的发表题目为Is Toyama actually Japan's Sweden?: Time-geography in the local context。他从日本作家井手英策的畅销书《富山是日本的瑞典》一书说起,指出富山市在女性劳动参与率、家庭收入及人均收入等方面处于日本领先地位的特点。西村教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收集大约80户家庭、147名居民的日常活动信息,特别是通过活动日志的方式,分析了疫情前后富山市女性日常行为的特征及其变化,揭示了富山市居民家庭内部分工中存在的性别差异。
奈良女子大学人文科学系西村雄一郎教授做一般发表
专题二:流行病、灾害与交通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理系的施慧博士的发表题目为Investigat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Americans’ daily schedules from 2019 to 2022,她和Konstadinos G. Goulias教授基于美国时间使用调查(ATUS)分析了2019年至2022年间美国人日常时间安排和空间流动的变化。该研究结合活动序列与模式(motifs)分析,探讨了从疫情前到疫苗接种后的美国人日常生活安排和移动模式的时空变化。她们的研究还使用了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多项式逻辑回归模型(MNL)探讨了社会人口特征与人们日常生活安排的时空特征之间的关系。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地理系施慧博士做一般发表
本次国际会议主要组织者、信州大学教育学部内山琴绪助理教授的研究题目为Consideration of flood evacuation behavior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timeline maps",通过创建“时间线地图”来考虑洪水疏散行为。该研究综合时间和空间因素,旨在确保居民在正确的时间、通过正确的路线安全疏散至安全地点。时间线地图结合了时间线和危险地图,预先确定了根据降雨量和河流水位等客观触发因素进行疏散活动的时机、内容和路线。这种方法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尤其有效,能够帮助他们在灾害发生时顺利安全地疏散。
信州大学教育学部内山琴绪助理教授做一般发表
日本行为科学研究所及计量规划研究所的谷贝等博士与日本行为地理学的带头人、东京都立大学若林芳树教授的合作发表为Time-geographic approach to evaluat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service levels in the Sanriku region of Japan,采用时间地理学方法对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三陆(Sanriku)海岸地区公共交通恢复状况进行了评估。运营服务水平由两点之间使用公共交通的最短时间路径的出行时间(包括等待和乘车时间的总和)决定。结果发现,尽管许多城际铁路在地震后暂停运营,但一些城际铁路已恢复为快速公交线路,这使得整体运营服务水平超过了地震前的水平。谷贝博士1989年就在日本的《地理》杂志上撰写过介绍时间地理学的论文。
日本行为科学研究所及计量规划研究所的谷贝等博士做一般发表
香港中文大学关美宝教授研究团队刘东助理教授的发表题目为Investigation of the Space-Time Refueling Patterns for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轨迹数据和支持向量机(SVM)技术,准确识别和分析了替代燃料车辆(AFVs)的加注燃料时空行为。这项研究为政策制定者和规划者提供了有力工具,以实现未来加注站的有效规划和布局,有助于推广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支持可持续交通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刘东助理教授做一般发表
国际著名交通行为研究带头人、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期刊主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曹新宇教授的发表题目为Can an identified environmental correlate of car ownership serve as a practical planning tool?,全面揭示了建成环境属性与汽车拥有量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虽然人口密度和交叉口密度与汽车拥有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但在这些变量的中间范围内,汽车拥有量的变化并不明显。这意味着通过提高人口和交叉口密度来减少汽车拥有量在规划实践中仍然存在挑战。相比之下,引导人口增长至市中心和内城郊区以及加密公共交通站点被认为是更为有效的干预措施。这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实用的工具,以更有效地减少汽车依赖并促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曹新宇教授做一般发表
专题三:中国城市与乡村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谌丽教授的发表题目为Does City Size Affect Commuting Tolerance? Exploring Heterogeneity in Urban Commuting Experiences。她基于中国59个城市的数据揭示了通勤时间与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阐明了通勤满意度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强调,在大城市中优化通勤体验对于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尤为重要,而在小城市中,通勤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正面影响更为显著。这些发现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证依据。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谌丽教授做一般发表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谭一洺副教授的发表题目为A Study on Foreign Migrant’s Settlement inten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Guangzhou,基于2019年在广州进行的外国居民问卷调查,分析了外国移民在广州的定居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个人属性和家庭迁移状况的外国居民在长期居住和迁移意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人愿意永久居住在中国但较少考虑申请移民。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影响了移民的留居意愿,而移民积累的资源,如掌握当地语言和结交当地朋友等,也会增强其定居意向。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谭一洺副教授做一般发表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申悦教授的发表题目为Space-time constraints, space-time accessibil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时空制约理论,构建了基于生活满意度的理论框架。通过确定每位受访者的日常潜在路径区域并利用2017年上海郊区活动出行日志数据,研究揭示了时空制约如何通过影响时空可达性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结果显示,时空可达性在时空约束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日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固定性对时空可达性和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申悦教授做一般发表
专题四:健康
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和地理信息学系黄文声教授发表了其团队与关美宝老师的合作研究,题目为 Assessing Hourly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Exposure to Traffic Noise: A Study in Hong Kong。研究采用了基于分流策略的最小误差迭代模型(MEI-DS)模拟了全港范围内的小时级交通流量,并生成详细的噪音地图。该研究揭示了香港不同地区的噪音水平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指出九龙半岛和香港岛的噪音水平最高,并且这种状况在工作日和周末均持续存在。研究还发现全港约有9.85%的人群长期处于超过7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这些发现对于指导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噪音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和地理信息学系黄文声教授做一般发表
多伦多大学地理学院王珏助理教授的发表题目为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al Noise and Noise Exposure Inequity,揭示了噪声污染问题对公共健康的显著影响。研究聚焦于加拿大密西沙加市,通过收集噪声数据和运用地理人工智能(GeoAI)技术,深入探索了城市环境噪声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噪声暴露的不平等现象。所开发的环境噪声模型不仅实现了高精度预测,而且确定了街景图像衍生的微观建成环境特征是预测噪声水平的关键因素。这项研究还创建了不同时间段的城市“噪声景观”地图,直观地展示了城市噪声环境的变化。
多伦多大学地理学院王珏助理教授做一般发表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Shelly Tse Lap Ah谢立亚教授的发表题目为Association of depression with perceived poor socio-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Hong Kong workers and students,旨在探讨长时间通勤、居住楼层较高及暴露于负面社会环境因素是否会影响香港工人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通过两个横断面调查收集了参与者的社会人口统计信息和环境因素,包括居住环境、工作和居住位置、对环境噪音和绿地的满意度等。结果显示,女性工作者抑郁症状发生率较低;学生对环境温度与空气质量不满显著增加抑郁风险;工作者中,通风不良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该研究表明改善社会环境条件可能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状。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谢立亚教授做一般发表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塔娜副研究员的发表题目为How residential and daily green space exposure promote individual’s mental healthin suburbs,深入探讨了居住区和日常绿色空间暴露如何促进郊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研究结合多源绿色空间数据和个人活动调查数据,发现居住空间的整体绿色空间优于其他空间,绿色空间暴露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绿色空间的数量比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差异显著。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塔娜副研究员做一般发表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尹春副研究员的发表题目为Exploring Nonlinear Association between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and Health,探讨了社区环境与健康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并考虑了时间滞后效应。研究发现快餐店密度仅对当前健康有正面影响,人口密度仅对短期滞后健康有负面影响,体育设施的存在和公交站距离对当前和滞后健康都有负面影响,但滞后期稍长。此外,研究还发现人口密度与健康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这些发现提醒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者在设计和建设宜居及可持续城市时需重新考虑时间效应下的地方背景。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尹春副研究员做一般发表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万将军副教授的发表题目为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mechanism of community life circle of people with healthy beliefs,从健康信念的中介视角出发,旨在探索社区生活环境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路径,为未来城市空间优化层面的健康行为干预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构建生活圈环境对健康行为的理论模型,研究居民健康行为的生活环境影响因素,检验生活环境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路径三个部分。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万将军副教授做一般发表
专题五:休闲与娱乐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毛子丹副教授的发表题目为Tourists’ Spatial and Temporal Behavior of Urban Destination: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eating activities,探讨了游客在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时空行为,特别关注饮食活动的作用。研究运用活动日记调查法在广州进行实地调研,并采用潜类分析(LCA)将广州游客的行为模式分为四类。她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行为模式与人口统计特征、旅行特点及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不同活动间的同步性,并为目的地管理和营销提出了实际建议。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毛子丹副教授做一般发表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翟宇佳副教授的发表题目为Exploring urban park recreation behaviors utilizing multiple source of data,利用多源数据探索了上海市50多个公园中游客的休闲活动。研究发现,良好的可达性、自然环境、娱乐和社会活动是公园最大的吸引力。GPS数据显示,人们偏好环形步道并在这些路径上行走较多,铺设的开放空间也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对公园的自然环境、活动区域和维护持积极态度,但公园内的设施需要改进。这项研究为城市开放空间中的休闲活动研究提供了启示,并对公园规划和管理具有直接意义。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翟宇佳副教授做一般发表
上智大学地球环境学研究科康杰峰博士后与国立环境研究所久保雄弘研究员、上智大学地球环境学研究科柘植隆宏教授合作的发表为Mobile big data reveals recreation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in Amami national park。他和国立环境研究所久保雄弘研究员利用移动大数据探讨了奄美大岛国家公园游客的时空模式。研究使用密度聚类算法(DBSCAN)识别出14个游客轨迹点密集的集群,并将其划分为4个超级集群。北部集群的停留时间最长,南部集群次之。轨迹分析显示,最常见的轨迹模式为在单一集群内停留、往返两个集群以及穿越三个集群。研究揭示了城市中心和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岛屿国家公园游客的重要性。
上智大学地球环境学研究科康杰峰博士后做一般发表
爱知大学地域政策学部驹木伸比古教授的发表为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visitors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events using people flow data,尝试利用人流数据理解社区活动中访客的时空特性。通过比对访客活动位置的集中程度、时间变化和行为模式,周日的人流密度高于周六,而在中午12点左右相对较低。访客在活动区域内的移动大致分为三种模式:往返特定设施、探索整个场地和停留在特定设施。
爱知大学地域政策学部驹木伸比古教授做一般发表
爱知大学地域政策学部蒋湧教授与佐藤弘隆副教授等的合作发表题目为Create People-Flow Data Model for Time Geographic Study: from Data Science Point of View,利用移动设备GPS数据定量分析了日本传统祭典中观众的行为和属性。研究指出,神社祭典为城市空间带来了活力,但关于观众的研究不足。通过分析人流数据,研究揭示了祭典期间观众的行为模式和空间特性,这对于理解和维持传统祭典的活力至关重要。
爱知大学地域政策学部蒋涌教授做一般发表
专题六:日常生活
美国田纳西大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学院Hsiang-Chun Chen陈湘淳博士与萧世伦教授的合作发表为Time Geography Diffusion in a Space-Time Context。基于1980-2023年英语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统计分析,揭示了时间地理学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模式。通过对不同国家、机构和期刊的数据分析,研究了该学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趋势,重点关注了十大最多产国家的时间地理学研究动态及十大期刊的文章分布情况等。特别指出的是,2016年至今,中国学者在时间地理学领域的英文发文量已经超越美国而居于首位,中美两国已成为当今时间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美国田纳西大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陈湘淳博士做一般发表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的Natalie Tang Hiu Yu谭育慧研究生与Shelly Tse Lap Ah谢立亚教授的合作发表题目为Living habitat,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and well-being among Hong Kong youths,分享了关于香港青年居住区域、环境满意度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居住区域与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和温度)的不满意程度有关,尤其是九龙地区的受访者对环境因素的不满意程度更高。因此,提高环境质量能显著提升年轻人的幸福感,改善特定地区的环境条件对于提高香港青年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谭育慧做一般发表
中国时间地理学的青年代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张艳教授的发表题目为Project-activity system of urban households: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case studies in Beijing, China,针对城市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家庭生活多样化需求,构建了基于新时间地理学的家庭企划-活动系统研究框架。她通过可视化工具对北京市家庭成员的活动日志进行分析,研究了家庭活动的时空间特征及其在实现家庭企划(如食品企划和育儿企划)中的行为互动过程,研究结果能够对社区生活圈建设、家庭友好型城市优化提供一定的价值与建议。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张艳教授做一般发表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汪徽老师的发表题目为Time Allocation and the Activity-Space-Based Segregation of Different Income Groups,对比分析了低收入与非低收入群体在中国城市空间中的时间分配差异。她发现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集中于中心城区,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更为多样,强调了不同收入群体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利用上的社会差异。未来的社会政策应促进城市资源公平分配,支持弱势群体。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汪徽老师做一般发表
时间地理学研究的新秀、多伦多大学地理学院李春江博士后的发表题目为Incorporating the time-geographic project concept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daily activities。通过两项案例研究——关于日常活动与互联网活动的整合,以及关于物理空间可达性对杂货店购物企划的影响——证实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化与非数字化活动在实现日常企划中相互交织的情形,理解数字技术如何与实体空间中的日常活动进行融合并模糊了数字化与非数字化活动间的界限。
多伦多大学地理学院李春江博士后做一般发表
专题七:方法论
香港地理学会原会长、国际时间地理学著名研究者、香港浸会大学王冬根教授的发表题目为Why do some individuals spen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time commuting daily,利用深圳2020年家庭出行调查数据,探讨了极端通勤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深圳,非本地居民、收入较低的居民和居住在城中村的人群不太可能经历极端通勤,且这些发现与北美国家的研究结果不同,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土地使用政策和交通规划策略来解决极端通勤问题。
香港浸会大学王冬根教授做一般发表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陈梓烽副教授的发表题目为Revisiting the 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 in Commuting Analyses: A Comparison of Large and Small Cities Using Cellphone Data,探讨了可变面元问题(MAUP)在不同规模城市的通勤数据分析中的表现。他以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利用手机大数据并采用5种不同大小的网格单元进行分析,发现对于较小城市,无论采用哪种空间单元,工作可达性与通勤距离均呈显著负相关;而在较大城市中,仅当使用3*3 km及以上大小的空间单元时,上述关系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了针对不同规模的城市实施差异化政策以促进职住平衡的重要性。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陈梓烽副教授做一般发表
筑波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研究所Mao Yaqian毛雅倩博士生的发表题目为Exploring the 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of Time Geography Application for Multi-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Japan。她结合了时间地理学理论和人类学研究方法,聚焦日本宫城县大崎市,探讨了老年人参与公民活动和多代人互动的路径。面对日本婚姻率下降、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等问题,加之新冠疫情对社会互动的影响,她通过访谈和参与观察,分析了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和多世代互动的策略。这对于维持中小城市的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筑波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研究所毛雅倩博士生做一般发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廖静莹博士生的发表题目为Modeling Real-time Space-time Prism in the Context of Dynamic Decision Making,基于时间地理学中的时空棱柱理论,针对现代生活方式中信息通信技术和位置服务(LBS)的应用进行了拓展。基于个人能够实时调整行程安排的假设,廖博士的研究引入了决策点的概念以及不同的路线备选方案场景,例如改变活动开始时间、调整路线或加入灵活的活动安排。这种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个人的选择机会,并能够对需要快速响应的服务进行优化,例如叫车、即时配送和紧急医疗服务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廖静莹博士生做一般发表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与规划的学术带头人、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王德教授的发表题目为Spatiotemporal Behavior Planning (STBP): Framework and Case Studies。王德教授团队在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城市规划方法——城市时空行为规划。这一方法通过整合大数据分析与行为科学,旨在解决传统城市规划面临的复杂问题。该规划框架综合考虑空间、时间和人类行为三个维度,通过四个具体应用场景——缓解交通拥堵、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及适应气候变化,展示了其在解决城市问题方面的潜力。这一研究成果将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应用示范。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王德教授做一般发表
伊利诺伊大学Wataru Morioka盛冈渡助理教授的发表题目为Simple method for estimating how long stores will remain in business,利用25年的门店位置数据,采用沙利文方法估计了东京青山地区各门店类别的预期运营年限。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店铺平均运营年限约为4年,呈现出较为激烈的竞争态势。尽管概率分布总体呈递减趋势,但部分商店类别如便利店的运营时间较长,平均达到7年。这揭示了土地利用动态和相互作用,突显了时间地理学方法在分析地理空间数据中的重要性。
伊利诺伊大学盛冈渡助理教授做一般发表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陈昱龙硕士生与柴彦威、罗雪瑶的合作发表为Temporal City Planning: The Concept, Content and Methodology,介绍了“时间城市规划”这一新兴的城市规划理念。基于行为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时间城市规划强调综合时空方法在制定规划政策中的应用,探讨了时间的资源属性、结构属性和尺度属性,以及时空间行为规划等核心方法。“时间城市规划”倡导将时间作为核心要素融入城市规划中,有助于在中国城市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推进和创新人文地理学理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陈昱龙硕士生做一般发表
中国行为地理学的学术带头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周素红教授的发表题目为From urban structure to urban space-time scape,针对信息技术和时空大数据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城市时空行为景观。这一研究方向聚焦于城市动态性、智能化、平台化以及城市时间资源的评价、利用与优化等课题,将新兴趋势和技术与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周教授通过引入城市时空行为景观的概念,研究探讨了如何将人与空间场所的互动、环境感知和行为决策融入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景观设计和空间治理之中,为推动跨学科对话和理论在规划管理实践中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周素红教授做一般发表
日本东北大学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永田正平助理教授的发表题目为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trajectory data based on ambient population and GPS data。他利用日本仙台市手机基站环境人口数据和商业应用的GPS数据,通过空间微模拟技术开发了综合轨迹数据。研究发现综合轨迹数据与基于手机基站的人口分布高度相关,有助于大规模地检查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暴露,以及更精确地模拟灾害期间的疏散模式。这是日本地理学灾害转向研究中的典型发表。
日本东北大学灾害科学国际研究所永田正平助理教授做一般发表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寇力容助理教授的发表题目为Understanding tourist experiences of sounds in nature: combining a time-geographic and relational approach,采用时间地理学理论,通过混合方法探讨了游客在游览自然目的地时与声音互动的动态和复杂性。研究发现,游客对自然声音的体验是情境性的,并通过个体与声音及其时空背景的动态相互作用形成。这一研究揭示了个体、声音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偶然性、时间性和异质性,为旅游理论研究和目的地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行建议。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寇力容助理教授做一般发表
富山大学人文学部部长大西宏治教授的发表题目为Children’s Outdoor Environment During Walking To And From School In Japan: A Case Study On Toyama City。他以富山市为例,研究了日本小学生步行上下学的安全状况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通过让295名儿童携带GPS记录上下学路线发现,孩子们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路线分组上下学,放学后部分孩子会参与学区外的学龄儿童保育服务。步行上学不仅有助于孩子们熟悉当地环境,还能促进社交活动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揭示了步行上下学对儿童自主活动和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是日本时间地理学应用于儿童地理学研究的典型案例。
富山大学人文学部部长大西宏治教授做一般发表
会议期间,会场内外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问与讨论环节尤为热烈。参会者积极提问,分享自己的见解,并与演讲嘉宾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对话。参与者利用茶歇时间,还进行了更为自由和深入的交流。
会场提问与讨论十分热烈
参会学者在茶歇时间进行自由交流
最后,冈本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指出了时间地理学的未来研究方向。首先,时间地理学在方法上更加突出个体的人而非传统的汇总模式,特别在包括GPS、手机信令、社交媒体等大数据使用的新动态下,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越来越走向宏观和微观的融合。这也是行为地理学“医学模式”和“社会模式”争议的延续。其次,时间地理学在面对传统的两种行为地理学方法论(主动决策者方法和被动决策者方法)时更加强调制约而不是偏好与需求。再次,ICT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是时间地理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智能设备和大数据的普及,时间地理学方法不仅可以分析人们的出行路径还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人们的社交互动、健康状况以及消费等方面的行为细节,这有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最后,时间地理学对家庭研究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可见,时间地理学已经扩展到诸多领域,时间地理学思想与方法在世界各国各学科得到传播,学术影响力做不断扩大。
日本行为地理学与时间地理学的带头人、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冈本耕平做大会总结
8月4日下午,参会人员到富山县西部的砺波市考察了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及在此条件下形成的独特聚落景观——散居村。散居村并非简单的随机分布,而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适应,形成了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居住模式。散居村通过屋敷林的保护和用水系统的巧妙利用,展现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屋敷林不仅提供了防风和保暖的功能,还为居民提供了日常所需的燃料和建筑材料。此外,砺波平原上发达的灌渠系统不仅支持了农业灌溉,也兼具生活用水和排水的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散居村的形成和发展。在散居村博物馆中保存着大量的《地理》《地理学评论》等杂志及各种地理书籍,参会者惊喜地发现其中就有《地理》杂志1989年第12卷的专辑“初次相见的时间地理学”,不禁感叹时间地理学在日本的普及以及在地方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中的应用。其中的论文作者就有参加本次会议及考察的谷贝等博士,大家共同回顾过去,一起展望时间地理学的未来。
部分参会人员考察散居村
在主旨报告Time Geography: From its Evolution in 1980-2023 to its Future in a Hybrid Physical-Virtual World中,萧世伦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分析Dimensions、Elsevier等数据库中1980-2023年的学术期刊出版物,发现2010年以来,时间地理学在国际主要英文刊物的发文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16年至今,中国学者在时间地理学领域的英文发文量已经超越美国而居于首位,中美两国已成为当今时间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其他依次是英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瑞典。可喜的是,中国已成为时间地理学研究国际网络中的核心成员,发文量Top101作者中,华人学者占四分之一。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高品质生活方式形成,我们相信时间地理学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我们期待下一届时间地理学国际会议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胜利召开。
报道人丨陈昱龙 柴彦威 廖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