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讲座教授及系主任、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王冬根教授受邀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做了题为《社区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日常时空活动的作用》的学术讲座。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主持,来自北大城环学院、景观与设计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的30多位师生参加了线下讲座。
图1 王冬根教授做讲座
王冬根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从公共健康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地理环境、社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然而,王冬根教授认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还存在一个关键的缺失环节——时空行为的视角,因此本次讲座也会着重介绍日常时空活动在环境与健康之间的作用。
在城市层面,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小以及组织结构等都对健康产生影响。一般来说,适度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被认为对健康最为有利。这是因为,当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适中时,公共服务的提供更加有效,比如公共交通。同时,紧凑的城市空间布局可能增加人们的积极出行,提高健康服务的可达性。在社区层面,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也与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建成环境包括了各种可达性和密度等环境指标,而自然环境则包括公园、绿地和水体等。上述环境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人们的日常活动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影响其健康状况。
然而,城市环境和健康之间的联系并非一成不变的。时空行为视角在研究环境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环境健康研究通常只关注居住地的环境因素,而忽略了工作地和其他环境因素,时空行为视角则强调分析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环境暴露。人们在不同阶段的生活中会面临不同的环境暴露,包括居住选择、工作搬迁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等。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人们可能面临不同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比如在幼年时期,父母的居住选择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长大后,工作或生活的变迁可能改变人们的居住环境。这些变化可能对个人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同时,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也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例如,是否抽烟、是否保持运动等都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城市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需要采用时空行为视角,加入对于日常时空活动的分析。
日常时空活动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时空间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包括上下班时间、购物、社交、休闲等多种方面。日常时空活动对于城市环境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这些活动可以影响个人对于环境的暴露,从而影响健康。例如,上下班时间和购物等日常活动可能会导致个人在不同空间之间移动,从而增加对于环境的暴露和对健康的影响。时间地理学的理论也为研究日常时空活动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和理论解释。
王冬根教授在提出一个理论框架并进行海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研究团队所做了多个案例研究成果,全面展示了时空行为在城市健康研究中的有效性。
图2 王冬根教授讲座现场
其后,与会学者和学生进行了热烈的提问和讨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助理教授马亮博士认为,包括交通行为在内的日常时空活动对居民身心健康也具有重要影响,并提出长短期行为交互等问题。北京建筑大学张帆教授指出,王冬根教授的研究在国内地理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先锋作用,并提出在城市健康研究中需要更加关注时间变量的作用,运用队列研究等方式来实现更科学和更准确的结果。李奇博士介绍了时间地理学、概率时间地理学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雪博士说明了心理健康与日常时空行为之间存在的反馈链条与作用机制。最后,柴彦威老师对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认为王冬根教授团队将时间性、时间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创新了健康地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并希望中国的健康地理学研究能够探索出适合国情的创新发展道路。
图3 王冬根教授讲座部分参加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