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推介清华大学张雪博士、清华大学程晗蓓博士、剑桥大学陶印华博士与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的合作文章《混合居住社区中不同住房居民的社区感分异:居民日常活动和社区设施利用的影响》。该文以福州市的典型混合居住社区为案例,基于居民日常活动与社区感调查的一手数据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Multi-group SEM),讨论了居民日常生活中在社区空间内的时空分配(在社区内的活动时间占比、整日活动空间与社区空间的重叠比例、在社区内的活动类型、邻里交往频率)与社区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社区设施使用在其中的中介效应。
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和个体移动性的增强,带来城市社区居民社区感(Sense of Community)的普遍下降。近年来,学术界对如何重建城市社区居民的社区感的研究不断增多。早期的研究主要从基于地方的研究视角关注影响社区感的物质建成环境要素。近期越来越多学者呼吁从基于居民活动的研究视角重新审视社区感的建立,关注居民自身的日常生活经历和体验。然而,目前有关居民日常活动对社区感的微观影响机制的研究仍然不足。
另一方面,已有研究中多以社区内部居民相对同质化的社区为研究案例,而对于社区内居民构成差异化较大的社区的研究不足,比如混合居住社区。在政府住房政策力量的推动下,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居民混合居住在同一社区空间。尽管居住临近,但不同住房居民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日常活动时空安排,进而影响社区感的建立。
福州是全国较早一批推行混合居住政策的省会城市。2012年,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保障性住房“和谐人居”建设导则》,提出新建普通商品房小区应当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鼓励保障性住房居民与商品房居民于同一社区内混合居住。但目前混合居住社区中居民日常活动情况、不同住房居民的社区感是否建立等议题有待探究。
“
Part 1 内容导读
社区感的概念起源于社会心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它指的是“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重要性,以及共同的信念”。社区感与社区尺度的社会效应密切相关,比如犯罪率、社区声誉、参与地方事务和社会融合等。此外,它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佩里的“邻里单元”到新城市主义,大量学者从基于地方的视角探寻有利于居民社区感的建成环境要素,强调本地建成环境的社会建构意义,认为人类与社区空间之间的持久互动,以及持续积累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增强社区感。
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个体日常行为研究的关注,学者们发现居民的日常活动对于社区感也具有塑造作用。个体的日常行为是对于城市空间的直接反映,日常生活体验持续驱动着社区感的形成。目前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单一类型的日常活动(比如休闲活动、社区内步行等)对社区感的积极影响,而对于居民整日活动的时空安排对社区感的影响路径研究不足,比如日常活动的时间分配、空间分配等对社区感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日常使用社区设施对社区感的间接影响等研究不足。同时,尚未有研究讨论日常活动对社区感的影响机制路径的群体差异。
因此,本研究提出三个研究问题:(1)同一个混合居住社区中的不同住房类型的居民在时空间行为和社区感方面是否存在差异?(2)个体的时空间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的社区感,具体的行为因素分别具有怎样的影响?居民对于社区设施的利用,如何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3)以上影响路径在商品房居民和保障房居民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
Part 2 研究方法
图1展示了本研究的研究框架。我们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21年在福州市混合居住社区开展的居民日常活动与社区感调查的一手数据。研究假设居民的日常活动对社区感产生直接影响,同时通过社区设施使用对社区感产生间接影响。对于居民日常活动的刻画包括四个指标:在(家外)社区空间内的时间占家外总时间的比例、个体活动空间与社区空间的重叠比例、在社区内的活动类型数量、与邻居交往的频率。对于社区感的测度,参考已有研究的量表,包括需要满足感、团体感、影响力、情感联系等四个维度。社区设施使用的测度采用对不同类型社区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打分的形式。本文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探讨影响路径在不同住房群体之间的差异。
图1 研究框架
“
Part 3 研究结果
如表1所示,研究结果发现,混合居住社区中的保障性住房居民的社区感显著高于市场性住房居民。从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来看,保障性住房居民在社区内的时间分配、活动空间与社区的重叠比例、在社区内的活动类型,均显著高于市场性住房居民。而在于邻居的交往频率方面,市场性住房居民反而显著高于保障性住房居民。在社区的设施使用方面,保障性住房居民对于设施使用的频率显著高于市场性住房居民。
表1 不同住房居民的社区感、日常活动与社区设施使用
图2和图3显示了模型分析的结果(仅显示了显著的影响路径)。可以发现,在市场性住房居民组,日常活动的四个维度指标均对社区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居民在社区内的时间分配比例的路径系数最大。而在保障性住房居民组,日常活动中的邻里交往维度对社区感的影响不显著,其中居民在社区内的时间分配比例的路径系数依然最大。在两个住房组,社区设施的使用均会对社区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保障性住房组的影响路径系数更大。
图2 市场性住房居民组的模型结果
图3 保障性住房居民组的模型结果
“
Part 4 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验证了混合居住的不同住房群体在日常活动、社区设施使用和社区感方面存在显著分异,回应了近期Kwan等学者提出的“邻里效应平均化”问题;其次,探索了居民的日常活动对社区感的影响路径,讨论了不同群体从日常活动中建立社区感的差异化机制,从而将基于时空间行为的社会分异研究进行了拓展。研究结果强调在优化混合居住政策时考虑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的重要性,为城市住房政策优化和城市规划提供了参考。
“
作者简介
张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水木学者”博士后。研究兴趣为基于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社会效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相关成果发表在Cities、Social Science & Medicine、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等。
程晗蓓,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研究兴趣为人口流动下的社会空间效应及福祉,居住环境与公共健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相关成果发表在Cities、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地理研究》等。
陶印华,剑桥大学流行病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行为地理与健康城市研究,研究关注邻里效应与交通出行纵向变化,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英文期刊论文10余篇,相关成果发表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Urban Studies、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等。
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前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部社区生活圈规划编制指南专家组成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资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特邀人员、北京市地理学会常务理事等,是中国城市时间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数十项国家科学研究项目,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300多篇部。
“
引用格式
Xue Zhang, Hanbei Cheng*, Yinhua Tao, Yanwei Chai. Housing-related differences in sense of community in mixed housing neighborhood: Impacts of residents' daily activities and facility utilization. Cities,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