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广深地区城市时空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并推动我国行为地理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青年人才成长,尤其是帮助从事行为地理相关领域研究的青年教师、行业骨干及研究生持续了解学术前沿、加强学术交流与互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城科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6月26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策划并举办了“广深城市时空间研究交流会”。
来自中山大学、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七个大学的学者分享了时空间研究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30多位来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热带地理》编辑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大学的学者参加线下交流,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了腾讯会议的交流。
各报告提要如下:
交流主题一:时空间研究应用
卢俊文博士后——日常活动社会暴露对跨市移民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对周遭人群迁移经历的分析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移民是城市的普遍现象,出生在广州或1984年以前就已经迁入广州的市民仅占全体市民18%。相关研究表明提升城市移民的城市归属感是城市建设目标,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而隔离和分异不利于城市归属感的形成。且除了居住空间分异外,活动中的社会接触对归属感的形成更加重要。总结发现,社会环境影响城市归属感的研究呈现从线性到多元,从居住到暴露的发展趋势。基于文献分析,提出三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①不同跨市迁移经历的人群在移民城市形成怎样的社会背景,居民日常活动的社会背景暴露有什么特征?②怎样的日常活动社会暴露有助于跨市移民城市归属感的形成?③从社会交往结构的角度来看,日常活动社会暴露影响居民城市归属感的机制是什么?
第二部分,研究设计。研究使用手机信令数据研究跨市迁移形成的社会背景。通过广州市2017年居民活动日志与社区融合调查衡量居民的城市归属感和社会环境暴露情况。并通过机器学习与解释算法研究社会环境暴露对城市归属感的边际效益。
第三部分,跨市移民迁移经历在城市空间的投射。统计发现,跨市迁移符合指数分布的距离衰减。通过空间可视化,发现吸引近距离迁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荔湾、越秀等老城区,吸引远距离迁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城市新区。近距离迁移以投靠亲友和婚嫁为主,大部分实现了户籍本地化,而远距离迁移的居民以就业就学为主要目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第四部分,跨市移民的社会背景对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其一,统计发现居住时间和迁移距离对归属感有一定影响。其二,通过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训练并预测居民的归属感,发现居住地和活动地的环境暴露对居民城市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其中,居住地人群远距离迁移指数的影响呈U形,活动空间远距离迁移指数的影响接近线性。其三,在模型中纳入社会交往结构的测度指标,熟人中老乡、亲戚、本地朋友、同事/同学的数量对城市归属感都有显著影响。其四,探究周遭人群迁移经历对社会交往结构的影响,发现近距离迁移为主的社区增加了熟人中亲戚的数量,远距离迁移为主的社区增加了熟人中同事/同学的数量,迁移距离居中的社区构成较为混杂,相对熟人中老乡的数量较多。
第五部分,研究结论。其一,不同跨市经历的人群在城市中存在一定区隔,居民在活动空间中的社会暴露总体上比在居住地更平均,部分地区居民在居住和活动空间都相对隔离。其二,居住地和活动空间社会暴露对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在远距离迁移指数较高或较低的社区居住都能形成城市归属感,在远距离迁移指数较低的社区活动更有利于城市归属感的形成。其三,活动地社会暴露对业缘社会交往的影响与在居住地不同,是以上差异产生的原因。
线实副教授——活动视角下大学城学生化社区社会隔离研究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综述。在高等教育扩张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学生聚居、消费在学校周边,带来了经济业态、人口结构、社会空间的变化和社会矛盾的产生,称为学生化。我国由大学城建设、城中村保留、校内住宿供给不足和学生对自由安静生活方式的渴望带来了中国式的学生化社区。以往国内外研究以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较少。且研究主题集中在居住空间隔离,而时空间行为视角给学生化社区社会隔离研究提供了可能。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建立活动类型、活动空间、活动时间、群体交互四位一体的社会隔离测度框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关键的影响因素,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探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研究数据来源于自行开发的APP获取的个体时空行为数据,和APP内置问卷采集的社会经济属性数据。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和滚雪球的方式抽取2020年9月-2021年1月共75个样本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实证分析与结果。其一,学生化社区内部的居住空间隔离明显,本地人多聚居于村落东北角,学生多集中于村西南部。其二,在活动空间方面,工作日和休息日均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隔离。其三,越过社区边界的日常活动情况下,本地人时空路径更凌乱,有更多选择,外来人口与学生群体则相对规律。在活动时间节奏、活动类型、活动面积上,外来人口、学生和本地人口均有明显差异。其四,群体互动隔离分析,发现与非流动人口相比,流动人口更倾向于与同质性人群接触,流动人口面临更强的社会隔离。其五,探究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发现非流动人口、活动能力强和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社会隔离较弱。最后,通过访谈进行动态隔离机制分析,发现学生化过程中供给与需求的分异造成了社会隔离的差异。即北亭村对不同群体的意义不同,对本地人而言更多是生活空间,对学生群体更多是临时居住空间。不同群体的生活习惯和选择造就了社会隔离的分异现象。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其一,不同群体在社区内外存在显著的时空活动特征分异;其二不同人群与同质性人群接触的可能性存在显著分异;其三,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和时空活动特征较好解释同质性人群接触指数;其四,居住隔离、活动隔离和心理隔离是由学生化过程中供给与需求分异带来的。
交流主题二:时空间研究理论与方法
尹凌研究员——2020年初COVID-19出院患者日常生活时空行为分析
尹凌老师的讲座主要介绍了新冠疫情对人的时空行为影响的研究,该研究重点针对2020年初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时空行为分析,面向了特殊事件的特殊人群,为时空行为分析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案例研究。首先回顾了新冠疫情三年的历程,在2020年前半年迎接了第一波冲击,十月份进入到“德塔”阶段,直到2022年的3月份开始到“奥密克戎”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阶段非常特殊,就是2020年初,当时疫情突发、毒株致病力较强、人们的认知也十分有限,所以这一阶段的患者人群也尤为特殊。针对2020年初COVID-19出院患者,各国医学、心理学等领域都开展了大量研究,国内也有涉及多方面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如疫情不同时期城市居民的时空行为变化等。接着老师重点介绍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基于“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作用于患者的时空行为,影响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的假设,提出了研究问题:从个体时空行为的角度,针对2020年初武汉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探索其出院后相对于患病前是否存在时空行为差异?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具有哪些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采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日志调查和深度访谈等,采集了2022年12月和调查周两个时间段的活动情况(包含惯常活动和24小时活动),具体采用提前预约访谈时间等举措保证样本的可靠性。最后是研究的结果部分,主要有两大结论,一是在时空特征方面,患者人群整体表现出“全天睡眠延长、日间活动杂化和晚间休闲活跃”的特点,在模式上表现为“外出工作到外出工作、外出工作到居家混合、居家休闲到居家混合的转变,同时在工作和购物出行方面女性受到的影响是更大的;二是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包括身体状况及经济条件的“能力制约”、单位政策及社会舆论的“权威制约”、个人生活与所需资源的“组合制约”等。
宋广文副教授——基于时空行为视角的犯罪地理创新研究框架
宋广文老师的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从犯罪地理中时空行为的理论基础,到不同犯罪相关主体时空活动对犯罪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再到与犯罪地理相关的时空行为领域进展,层层递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犯罪地理如何借鉴时空行为研究的理论、概念与方法,以此谋求学科的创新发展?”的问题。
第一部分是犯罪地理中时空行为的理论基础,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社会失序理论、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犯罪模式理论等犯罪地理领域的核心理论。第二部分是不同犯罪相关主体时空活动对犯罪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的回顾与总结,具体包括犯罪者日常活动规律、潜在受害者日常活动的衡量、警察巡逻活动及警务策略三个方面,例如关注犯罪者作案地选择、表征潜在受害者数量,同时宋老师也针对性地总结出了一些不足,如活动人群内部差异考虑少、类型划分较为单一等问题。第三部分是与犯罪地理相关的时空行为领域进展,近年来居住空间与活动空间、活动轨迹与环境暴露、群体分异与活动交互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向,最后宋老师提出了“(不同类型)犯罪者-(不同类型)潜在受害者-警察”多主体活动交互对犯罪影响的创新研究框架,强调要总结犯罪地理与时空行为领域研究共同关注的维度,并以这些维度为切入点探讨时空行为的前沿研究对犯罪地理的启发,进而构建犯罪地理与时空行为研究的融合框架。
王丰龙教授讲座——行为地理学中的尺度陷阱
王丰龙老师聚焦于“尺度”,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尺度的概念与行为地理学的议题探索,接着介绍了尺度陷阱理论,最后进行了行为地理学中尺度陷阱的总结。尺度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尺度问题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对尺度问题的讨论长期出现在PHG等地理学顶级刊物中。尺度陷阱是指基于尺度而形成的陷阱,一般出现于因为将某一尺度上成立的规律过度外推到其他尺度,或选择不匹配的尺度展开分析而导致的研究结论偏误,以及在选择合理的分析或决策尺度时存在两难或悖论的情况。尺度陷阱有两种,一是分析尺度陷阱,指分析尺度(如分辨率)与本征尺度不匹配的情况,二是实践尺度陷阱,指解决问题的尺度划分(如选区)不符合社会公正的尺度划分标准的情况。在实际研究中,需要考虑①尺度错配对因果识别的挑战,尺度选择与分析结论相互依赖;②尺度变异性对研究结论适用性的挑战(特殊性到一般性的认知跳跃);③尺度政治与合法性悖论。而在行为地理学中,王老师指出为了减少尺度陷阱的影响,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环境效应的因果关系,仔细判别环境影响的范围,其次是要考虑到时间的效应,例如即时决策和惯常行为的区分,最后是要更全面地考虑群体层面的行为地理模型,考量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加总的可比性。
肖作鹏副教授讲座——即时配送支持下日常生活圈数字化研究的三个分析维度
肖作鹏老师从再领域化、圈层差异及动态韧性三个维度介绍了其研究团队最近开展的即时配送支持下日常生活圈数字化研究。研究首先回顾了电子商务驱动的城市日常生活数字化浪潮正在塑造平台城市主义,提出了城市规划如何回应数字社会与平台城市下的新社会-技术关系的命题。肖老师展示了两幅精心绘制的数字社会时空耦合关系及动态性、可供性、场景性等性质的图示,指出数字化驱动了资源、机会的流动,形成了更加“液态化”的社会,城市规划也因此需要响应并主动推进这种再领域化。结合生活圈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数字化即时配送是否已经促进了日常生活圈的再领域化?围绕这个问题,他的研究尝试引入了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提出了数字化作用下日常生活圈再领域化的概念框架,其核心是关注了即时配送作用下“服务到人”对日常生活圈构造的影响。结合叮咚买菜平台的实证研究,他研究了即时配送作用下日常数字生活圈的具体形态特征,分析了其底层要素、配送模式及耦合关系等;其次,采用复杂网络中的社区检测方法,识别了北京市城市配送中的主要子区,分析了这些子区在响应时间、自足度等方面的圈层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最后,采用均值移动等方法,对城市配送网络进行分时段建模,采用了调整兰德指数(adjusted Rand index, ARI)、邻域指数等指标揭示了动态网络中的社区结构变化及其边界属性。最后,肖老师也指出了数字化浪潮正在通过改变社会技术生态的方式重塑日常生活圈,日常生活圈需要重视数字消费与即时配送所建构的应需服务系统,未来可将动态网络特征识别、社区发现方法验证、动态社区结构的解释等作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陈梓峰副教授讲座——城市生活时间规划的理论、实践与未来
陈梓峰老师的讲座从传统规划面临的困境、城市时间规划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未来城市生活时间规划展望三个部分出发,系统介绍了城市生活时间规划的相关内容,并对未来城市时间规划的落实提出了建议。
第一部分,陈老师指出在传统面向空间的规划面临日常生活活动和空间区位的解耦加速、城市规划无法反映当代城市居民空间利用特征的挑战,这导致城市活力丧失等问题的出现。他同时指出,目前新的时间实践的方式依然着眼于土地利用的调整,也没有考虑到时间的布局是否吻合居民的生活节奏。
第二部分,陈老师回顾了城市时间规划的相关理论。一是哈格斯特朗的时间地理学,这一理论通过一系列关于人、的时间和空间的基本假设,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可计量性,并把城市看成一个由生活时间的需求方和供给方所构成的一个活动系统以进行计算;二是移动性地理学,即考虑人们日常活动的移动导致城市地域的错配进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三是城市社会学,即从社会时间与地方时间系统对人们的影响一方面着手。在相关理论之外,陈老师介绍了一些目前正在进行的时间规划实践。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弹性工作制模式的兴起,这是由后福特制和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这种模式允许个人根据需要自由地调整工作时间,以便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其次是一些欧洲国家,例如意大利实施的城市时间政策。这种政策通过公共部门统筹运营时间,增加居民使用设施的机会,例如,公共场所、商店和服务设施的开放时间被合理安排,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另外,还有面向公共交通的时间规划,通过调整车站到站的时间,可以减少候车时间和出行时间,提高公共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第三部分,陈老师指出有必要构建更为完整的城市生活时间规划体系,通过合理的配置生活时间资源来去保障时间公平。他从四个尺度上提出了建议,在规划层面上,可以建立项目尺度和区域尺度的规划体系。在项目尺度上,重点是调整机构企业、设施和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在城市尺度上,重点是调整城市的时空结构,以促进时空资源的组团式自我平衡。在区域尺度上,重点是跨行政区域进行时空资源的协同配置。他同时指出可以尝试与国土空间规划对接以确保可操作性。
最后,陈老师强调,为了应对劳动力短缺,重视城市的生产活动和居民的生活的时空间协调,将会成为中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本次交流会议题涵盖了时空间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实证案例和应用,与会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部分线下参会者合影
腾讯会议参会者合照(部分截屏)
供稿:谢烨、黄俞菱
2023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