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性社会与转型城市背景下,人地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受到地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乡行为空间研究意义重大,对个体微观行为过程与机制的研究可以从理论上较为全面地解释社会问题的本质,这也是空间规划与管理政策实施的基础。行为地理学从微观层面理解地理空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更加人本化、社会化、微观化以及时空整合的城市研究新范式。因此,对于行为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全面论述具有极高的价值。
2022年出版的《行为地理学》是《城市时空行为规划前沿研究》丛书中的一本。该书是第一本由中国学者编写、全面系统介绍行为地理学的力作。该书的作者柴彦威教授和塔娜副研究员长期从事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其团队在应用行为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国城市空间、城市社会、城市问题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该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对行为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和认识,既能够为读者提供行为地理学的背景知识和分析工具,也能帮助读者理解地理学的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前沿与挑战。
自1980年代行为论方法被介绍和引入中国以来,中国行为地理学已经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人文地理学领域一个极具特色的学科领域。首先,中国学者积极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合作,翻译了《行为地理学导论》《空间行为的地理学》等一大批国际行为地理学的学术著作,对行为地理学的核心理论、概念模型、研究主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其次,中国学者将国际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发表了大量理论与实证文章以理解中国社会转型与城乡发展,并在行为地理学理论、方法、议题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创新。再次,中国学者将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贡献于中国城市空间规划与社会治理,在社区生活圈规划、交通规划、商业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社区治理等领域开展了实践工作。但是,如何系统性地理解行为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中国行为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依旧是一个亟需深入讨论的问题。在行为地理学进入中国40年后,对其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提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本书的出版为推动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基础和交流平台。
行为地理学的本质是理解空间与行为的互动关系,是作者在该书中阐述的核心观点。具体而言,行为地理学提出了一个理解空间—行为互动过程的理论框架,从非汇总的、微观的、过程的角度分析空间与行为的相互作用。本书一共15章:第1~3章是行为地理学理论框架和发展历程的总体介绍,展示了行为地理学的内涵与外延,并强调了空间与行为研究的重要意义;第4~13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行为地理学的主要研究主题,分别从理论视角、行为体系、群体差异等角度叙述了为什么以及如何开展行为地理学研究的问题,展示了行为研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第14章阐述了行为地理学的应用实践,着重强调了行为地理学研究在城市空间规划、社会规划等的应用方向;第15章对行为地理学进行了总结与展望。通读全书,发现本书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首先,综合的理论体系。本书以“空间—行为互动”为核心,第一次系统性地将国内外行为地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综述,展现了行为地理学的理论构建与应用发展的全貌。一方面,本书详细阐述了行为地理学的概念内涵与理论外延,梳理了行为革命以来行为地理学在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研究主题、应用方向上一脉相承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本书将从历史的视角详细阐述了行为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本土化过程,指出行为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崛起、反思、融合扩展的不同阶段,展现出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不断反思和重新认识自身的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当前行为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其次,鲜明的国情特色。本书将行为地理学研究与中国城市转型的现实背景相结合,通过大量的中国案例,突出了中国学者在行为地理学领域的贡献。通过“行为地理学的本土化”一章,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行为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演变方向,指出中国行为地理学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强调对中国城市转型、城市社会问题、国家发展需求的关注与研究,致力于构建行为视角的中国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本书将“中国故事”融入到全书的各个部分,通过翔实的案例展现了行为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城市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同时国内案例的应用也利于读者对于对相关研究的理解。
再次,新颖的前沿视角。本书与国际行为地理学研究前沿紧密结合,突出了行为地理学研究主题的多样性与前沿性。本书采用“一纵一横”的编写方法,将研究主题的纵向发展与研究对象的横向扩展向结合,梳理了行为地理学的空间—行为互动关系研究的进展,既展示了行为地理学核心研究主题的内涵与演变,也表达了行为地理学对社会问题的充分关注;同时,在“行为地理学的未来”一章中,从方法论、研究方法和跨学科等3个维度总结了行为地理学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行为地理学的前沿主题和未来发展,指出面向动态人地关系、面向个体生活质量、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研究的前沿,为读者指明了学科发展的方向。
最后,扎实的实践导向。本书关注行为地理学的实践应用,在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为地理学在国内外的规划应用实践。通过丰富的案例,本书详细介绍了行为地理学在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与管理、社区规划、城市生活圈规划、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突出了行为地理学在支撑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行为地理学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指出,时空间行为规划将成为未来行为地理学贡献于中国规划与治理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行为地理学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地理学中行为论方法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这本著作凸显了行为地理学在地理学领域内的独特视角,展现了行为地理学在解决中国城市社会与空间问题上的学术价值。本书不仅系统性地介绍了行为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而且全面展示了行为论方法在解决地理学实践问题中的实证与应用取向,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微观行为过程视角。
在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的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对行为地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为地理学研究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的地理学科已经陆续开设行为地理学的相关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学者也在积极筹划编制行为地理学相关教材,行为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核心课程的地位逐步提升。在本书的基础上,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也启动了行为地理学相关丛书的编制与出版工作。以本书为里程碑,中国行为地理学的发展将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END·
文献来源
王德. 理解空间与行为的互动关系——《行为地理学》书评[J].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7): 1431-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