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下午,2023年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学高级研习班”系列讲座第七讲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期主题为“环境行为与交通出行建模”。本次研习班由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主持,主讲人是厦门大学的李渊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的郑重特聘副研员。李渊老师以“环境行为学的技术方法与应用”为题目,从行为观察、问卷计量、足迹追踪、人因感知、模拟仿真五个方面介绍了环境行为学的技术方法及其实践应用,为理解和探索人地关系提供新的视角,拓展了行为地理研究的应用情境。郑重老师以“行为地理与城市交通融合:理解居民出行移动性”为题目,介绍了集计模型、离散选择模型、活动分析法三种应用于城市交通的行为地理研究方法,解析了城市出行的移动性规律及其空间效应。会议共吸引了来自包括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东南大学、河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多个高校和机构通过腾讯会议或会议直播方式进行交流,共计近千人次。
李渊教授——
环境行为学的技术方法与应用
首先,李老师以环境行为学为主题,由建筑与人之间的关联引入,介绍了人体尺度在建筑学中的重要性,谈到了建筑技术与环境的融合,以及如何通过环境行为学研究促进建筑设计的发展,并强调了建筑学培养建筑师的重要性,指出环境行为学已经成为建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次,李老师介绍了对环境行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的相关探索,回顾了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的区别和发展历程。李老师首先强调了对不同尺度和层次的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传统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并对不同的研究范式及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和创新研究进行了讨论;随后讲述了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的区别和发展历程,描述了早期的环境心理学如何发展为环境行为学。此外,李老师还介绍了近年来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向与环境行为学的发展趋势,如跨学科研究、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等。在空间分析与行为地理技术的变革方面,李老师讲述了空间分析和计量革命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不同阶段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场景,介绍了量化分析革命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并讨论了人类感官体验与行为之间的联系。
最后,李老师介绍了对建筑与环境行为的交叉融合进行的相关探究,并对环境行为学在建筑学、地域设计和建筑规范法规等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环境行为与人类行为的关系及应用、大数据与行为科学的融合探索、三维虚拟环境的心理学与行为学研究、空间与社会行动者的互动关系、元宇宙虚拟空间的探索与影响等。
李老师不仅分享了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历程、知识体系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还谈到了环境行为学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及其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生物学等的关系。他指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环境行为学需要在各个学科之间寻找平衡和发展方向。
郑重副研究员——
行为地理与城市交通融合:理解居民出行移动性
郑老师的分享主题为“行为地理与城市交通融合:理解居民出行移动性”。他强调了在研究过程中理解和解释出行移动性的重要性,包括出行频率、出行方式和出行距离等方面。此外,还详细讲解了四种可能的出行移动性表现形式及其对应的城市交通模型。
首先,郑老师对四阶段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讲解。这一模型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研究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等过程,郑老师强调了该模型的应用价值与建模核心,说明了理解该模型需要的因素,并指出虽然该模型与现代交通规划方法相比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在中国的某些地区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次,郑老师对城市人口与出行频率的关系进行解析,主要探讨了城市人口密度、出行频率以及出行距离与人口规模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城市人口的位序和规模法则可用来描述城市内的移动性和出行需求。郑老师以出租车轨迹数据分析为例,展示了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出行情况。
然后,郑老师介绍了基于线性规划的交通出行预测方法,例如:如何利用基于排名的中间变量方法通过线性或非线性模型预测不同时段的交通出行情况。并讨论了两种可能的距离衰减模式,并介绍了一种测量职住平衡的方法。
接着,郑老师解析了交通出行行为与相关模型,包括:1)空间聚类与离散选择模型的分析。通过对比空间模型和非集计模型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将其对空间模型中的四个层次不同程度的空间异质作用进行分析,并对离散选择模型如何通过权衡与效用来实现个体或群体在多个互斥选项间的选择进行剖析;2)将交通出行模型与社会行为相结合的分析。经郑老师研究发现,人们的选择偏好既存在差异又存在共同点,如外来人口倾向于选择多样性高的地方进行活动,而低收入人群则更倾向于选择公园、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3)不确定性问题的三种应对策略。其中包括期望效应模型、遗憾最小化模型和前景理论;4)出租车司机行为与出行路径解析。核心内容包括决策制定机制、信息更新机制和构建有效模型三部分。
最后,郑老师对交通出行模式的逻辑进行总结,对交通出行分析的新近研究动态进行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纪要整理:杨鸿泰 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