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铁粉而生
作者时代之,知乎财经大V,98%胜率策略公开在助理朋友圈,从不马后炮,有朋友圈发布时间戳。加文末大号可以免费查看。
--------------------------------
如果说现在市场上最大的泡沫是什么,那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的科技股泡沫。在人工智能(概念的推动下,这一泡沫的估值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
无论是从平均市盈率、市净率,还是从前十大科技公司的市值集中程度来看,当前的估值水平都远远超出了历史均值,甚至超过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
这次泡沫的形成主要受到两个核心因素的推动:其一是人工智能概念的炒作,其二是全球资金流动,特别是日元套利交易的盛行。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这两个推动力正在逐渐瓦解,泡沫的破裂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人工智能被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各大科技公司纷纷将AI作为未来增长的关键战略。无论是谷歌、微软、亚马逊,还是英伟达、特斯拉,几乎所有科技巨头都在不计成本地投入巨资,争夺AI领域的制高点。尤其是在算力和芯片领域,这些公司疯狂烧钱,试图通过大规模投资来建立技术壁垒。
然而,这场AI竞赛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首先,AI技术的商业化路径并不清晰,许多公司虽然投入了大量资源,但短期内难以看到实质性的营收增长。
其次,AI技术的门槛正在被逐渐打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的一家小公司DeepSeek,用不到科技巨头零头的成本,开发出了性能不输于巨头的大模型。这一事件彻底暴露了AI领域的技术泡沫,也让市场开始重新审视科技巨头的估值逻辑。
除了AI炒作,另一个推动美国科技股泡沫的重要因素是全球资金流动,特别是日元套利交易。过去几年,日本央行长期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日元利率极低。这使得大量投资者借入日元,兑换成美元,投资于高收益的美国资产,尤其是科技股。
这种套利交易不仅推高了美国科技股的估值,还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然而,随着日本央行在近期宣布加息,开启了18年来最大的加息幅度,日本和美国之间的息差正在迅速缩小。这一变化直接动摇了日元套利交易的逻辑,导致大量资金开始从美国市场撤离。据统计,高达万亿美元的套利资金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退出美国市场,这无疑将对科技股的估值形成巨大压力。
就在DeepSeek发布其大模型后不久,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特朗普就职典礼当天突然来到中国,这一举动被市场解读为科技巨头对AI领域竞争格局变化的担忧。随后,纳斯达克小型期货在周一晚间一度重挫5%,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股价跌幅更是超过了10%。
回顾历史,当前的科技股泡沫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2000年,互联网被视为改变世界的科技革命,无数公司凭借一个简单的“.com”概念就能获得天价估值。然而,当泡沫破裂时,许多公司瞬间灰飞烟灭,纳斯达克指数在短短几个月内暴跌超过70%。
与2000年不同的是,当时的互联网技术的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催生了亚马逊、谷歌等真正的科技巨头。而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虽然潜力巨大,但还远未达到改变世界的程度。许多AI应用仍处于实验阶段,商业化前景并不明朗。
因此,这次泡沫的破裂可能会比2000年更加剧烈。
策略均免费公开,不要怀疑,正确率保持在98%左右,绝不吹牛,发布时间均有微信的时间显示,关注你就可以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