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瑞典名流朋友坐了一下午,她说:“Jessie,你在浪费孩子时间…”直接把我冲击到失语

教育   2024-10-30 20:32   广西  
科学有趣有美丽
点击上方蓝字,设为星标⭐
进入北欧世界

原本,

我和这个瑞典上流社会的Maria,

不会有什么交集。

巧的是,

我闺女跟她闺女是曲棍球同学。

两个小姑娘一起上课、训练,连带着我们也认识了。

01

是天才吗?

这趟陪着妮妮去上课,

恰巧Maria和大儿子一起陪孩子上课,

Maria大儿子,

一个22岁已经从哈佛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本科毕业的高材生。

我问他,“准备继续攻读学位吗?”

他说,“现在想学习建筑设计,正在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实习。”

并问我,

是否可以帮忙介绍一位中文老师,因为很喜欢中式古建筑。

再聊下去,

发现这是个宝藏男孩,

会画画,会冲浪,还是个架子鼓高手,高中时跟同学搞了个乐队,现在也没散,偶尔跑个场。

学的是计算机,干的是建筑设计,并准备学习中国历史。

我震惊,

他才22岁…这也太天才了吧。‍‍

结果,轮到Maria母子不解了,

不明白我在震惊什么,一脸“怎么啦????”

怎么啦?

要知道,我20岁,还是眼神清澈的大学生呢。

要知道,我20岁,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呢。

于是,

我就给他俩科普,什么是九年义务教育,学位对找工作的加持……

02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就是给他最好的人生

Maria听后,

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

她说:“我听了你的描述,我感觉你们的孩子一直在加速中浪费时间,剩下的几十年,就一直重复谋生了吗?

类似的话,林小英老师也说过

要知道,

瑞典的教育,

1️⃣是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适当的位置。

比如,孩子们到了一定年纪,学校会带着他们参观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场所,喜欢做饭就去厨师学校,喜欢逻辑思维的就去大学。‍‍‍‍‍‍‍‍‍‍‍‍‍‍‍‍‍‍‍‍‍‍

2️⃣是有能力学习相应的本领。‍‍‍

比如,你想开咖啡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本钱,而是去学习做咖啡的本领。

有多高的学历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

专注与乐趣,是具有一生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但自始至终,

我们应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和选择工作。

大学,

就像一辆随时可上下的公交车,

20岁上不早,60岁去读也不晚。

它不是终点,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

20岁毕业时,你可以去工作,干几年累了、失业了,再回校选一门专业。

比如,

厌倦了开公交车可以去学金融专业,

不喜欢老师这个工作可以去做游泳教练

只要你需要,可以随时去学习。

03

想办法

缩短受教育年限

这番话,

在我心上十分尖锐地扎了一下。

我们应试教育下的孩子,

一部分似乎真的,没有一个正常的、自然的成长过程,

一直在加速,也一直在迷茫

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卷到大学毕业…一直在追求“成功”,甚至带着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

全程加大马力,却惶惶然不知何去何从。

据说,

现在很多学校的硕士生已经比本科生多了,

这些孩子正常硕士毕业27岁左右,博士毕业30岁左右,甚至更大,

甚至,我认识的很多人,

毕业后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学什么干什么吗?‍‍‍‍‍

似乎不是这样的,但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和空间去尝试所爱呢?

Maria说的没错

这么长大太耽误了时间了

然后,我发现,

早有人意识到这点了。

远到我不认识的张朝阳 

近有,

我30岁跑去瑞典端盘子的复旦闺蜜👇

以及,我在杭州的妹妹。

我妹说,她要开卷了。

加入江浙沪有钱人父母的大军——缩短娃的受教育时间

如果非要卷,那就玩大的。

坚决pass掉“小镇做题家”,绝不要她儿子在学习的苦海中,死死挣扎。

是从时间、信息差和成本三个方面去“卷”

想想也对,‍‍‍‍‍‍‍

我们无法改变制度和结构,那就只能在接受范围内另辟蹊径。‍‍‍‍‍‍‍‍‍‍‍‍‍

老话总说富不过三代。

错了,

其实有钱人真的是在教育上花足了心思。

他们从商人的思维出发,去计算投资风险和回报率。

而教育,是长线投资。

他们大多已经放弃了卷高考,早早就切换了赛道。

而且,‍‍‍

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孩子不聪明,

他可能只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所以,他们让孩子16岁进入国际学校,读国际本科,避开高考。

国内上一年,去国外再读三年,直国际名校毕业;即便是再读一年硕士,也才21岁。

为什么这么压缩时间?

为了留有更多时间,

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1,20出头正是闯荡的年纪‍‍

把教育时间压缩,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探索世界,尝试不同的职业,感受不同的生活。‍‍‍‍‍‍‍‍‍‍‍

2,提前积累财富‍‍‍‍‍‍‍‍‍‍

早工作,早挣钱,为之后的人生积累“说走就走”的底气,留有更多选择的空间

毕竟,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仔细看新闻,‍‍‍‍‍

很多人给孩子规划的路线思路大体一致。

杨威的儿子去了香港上学‍‍

网传张雪峰为女儿做的教育规划

我妹就说,‍‍

她把钱省下来,不抢学区房,也不拼死鸡娃了,

省的忙到最后徒留‍‍‍‍‍‍‍‍

一个焦虑的妈+一个不快乐的娃。‍‍‍

其实

但凡家长,

都想在孩子的教育规划中做对选择

缩短教育时间也好,

直接送出去留学也罢。

都是想给孩子更多的选择空间,想让孩子比上一辈享受更多自由。

而在任何地方,‍‍‍‍‍‍‍

想要成长、成功,都是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只不过,

北欧教育,‍‍‍‍‍‍

更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表达愿望,

孩子有权决定自己想要什么‍‍

在这里,

如果真要卷,也是心甘情愿的选择。

哎呀,

我也是参加过瑞典高考,

读了瑞典大学的人。‍‍‍‍‍

讲真,不咋难

点亮👍和‍‍‍

过100,咱再唠唠‍‍‍‍

瑞典高考怎么参加


北欧三宝妈
诺奖医学院 医学成分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