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如此痴迷香港文化 | JIC周末书单

文化   2024-09-07 20:03   上海  

香港

城市

漫步

HONG

    KONG

HONGKONG

当我们走进电影院,看到周星驰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黯然销魂饭出现在大荧幕上时,好像跨越了遥远的距离,跟随《食神》时隔28年的重映,又来到了那个车水马龙的香港街头。


潮湿的南风夹杂海盐吹拂着港岛,五湖四海的商船在港口交汇,维多利亚港湾的高楼鳞次栉比,弥敦道的街头人头攒动。



几经辗转的历史沉浮滋养着这座港城的独有文化,既有作经济中心繁华瑰丽,又在南方岛屿紫荆花般的湿润浪漫夹杂着异域风情


这是香港,是电影里光怪陆离的霓虹都市,是文学中摇曳潮湿的港岛风情,是港乐中壮丽优雅的城市底色。这座港岛孕育着繁荣的城市文化,吸引着无数旅者前往观光朝圣。

中秋与国庆假期将至,趁着假期来进行一趟香港之旅之前,局君为大家推荐五本书,从电影文学诗歌音乐文化多维度对香港进行先行导览,在浪漫壮阔的香港映像中,领略这座城市无与伦比的美丽。




01

《香港电影的的秘密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作者: 大卫·波德维尔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译者: 何慧玲 
出版年: 2003-01


香港是每一个电影爱好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拥有着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输出电影数量仅次于美国。


港片为观众提供最刺激的视觉体验情感冲突商业性与艺术性并存,形成独具风格美学的电影。它的魅力就在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丝丝入扣的影视节奏,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的人性探索,都极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地交织在大荧幕上,只需一眼便将人吸进了电影中的故事。


本书作者大卫·波德维尔是美国著名电影学者,他对香港电影情有独钟,在到香港多次调查研究和写成此书。他在书中引用“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来形容香港电影,从此这八个字变成为香港电影的代名词


阅读本书,让我们跟随波德维尔的视角,从外国学者的角度对我们最为熟悉的香港电影进行深入探索,一步步解析香港电影的魅力。




02

《我城》

「宁做不通,毋做庸庸」

作者: 西西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出版年: 2010-1


香港文学用文字描述港人在长久的历史变迁中微妙的生命情境与心理空间,在文字中为这座城市提供寓言、观察与解读。香港文学把这座城市文学化,城市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流淌着清丽浪漫的城市故事。


《我城》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时期的故事。彼时,香港从侧重制造业过渡到成为金融中心,随着工商业结构转型,香港经济奇迹般地起飞,文化也更加开放而多元,本土意识逐渐萌芽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西西描述了中学毕业生阿眼中的70年代的香港,她用童稚的笔触书写现实的我城故事,夸张而悲悯。她用天马行空的幻想祝福虚拟的我城,天真而自由。


阅读《我城》,在西西浪漫的想象与现实融合的故事中,从顽童的个人视角来看香港宏大的社会变迁和重要历史时刻,感受这座文学之城的浪漫沉淀。




03

《夜话港乐》

「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

作者: 何言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1


西方现代工业的流行娱乐遇上有着悠久历史沉淀的东方文化,香港音乐以粤语作为表达维度承载着香港这座城市的流行文化应运而生,造就出了一段段香港音乐人词曲创作的佳话。


港乐之所以多年以来都一直受到两岸三地人们的喜爱,正是因为香港音乐用对待艺术的态度来对待流行音乐,将歌词的水准上升到文学层面,以隽永诗意的歌词反思社会现象和人生命题,使得港乐在保持现代感的同时,又不失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让“每一拍为这时代作证”。


即使时光流逝、社会变迁,但当音乐响起,这些事件就会重回我们的视野,这是一种真正的文化保育,也是港乐最迷人的地方。


本书以细腻的笔端触及港乐的方方面面,介绍了香港流行乐的台前幕后,讲述了这些曾经感动我们的音乐中的种种情愫,以及港乐之所以能在华语乐坛独树一帜的灵魂所在。




04

《雷声与蝉鸣》

「生活是连绵的敲凿」

作者: 梁秉钧(也斯)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青马文化 
出版年: 2018-2


地处亚热带地区的香港,夏天是这座港岛最漫长的时节,也是最适合用来书写诗歌的季节背景,香港与夏日一样,潮湿、热烈、丰盈、盛大,“雷声”与“蝉鸣”既是夏天的意象,也是是香港城市日常的风物。

 

梁秉钧自称是香港的“闯荡者、观察者、陋巷摊子旁的游击队员”,他从平凡的城市风物中撷取意象,一一描绘着身边随处可见的日常事物,情感质朴又直接,充满了城市烟火气和诗意。以白描的方式实录生活与事象,却又能从平凡处作出省思,给人以新的城市感悟。

 

在《雷声与蝉鸣》中,诗人有意识地用平实亲切的文字表现出港人本土的人文情怀,用文字发现他生长的城市,捕捉事物自然的神韵,与城市对话,与现实交融以新的表现形式来表述城市生活经验。这是香港这座城市给予他的天赋和经验。




05

《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文学才是香港历史最后的隐喻。」

作者: 陈平原 / 陈国球 / 王德威编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3


香港作为一个在物理和文化意义上都具有相当复杂性的空间,在表现城市景观和城市中的人上有着超乎想象的丰富性


香港的文学艺术展现着这座城市,从城市变迁到城中人,读者在阅读观赏中便可以深刻地参与到城市的构建中。文学艺术中的香港、历史文化记忆中的香港以及深受香港文化影响的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想象,又反过来塑造这座城市。


在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的交织中,香港不断迭新发展,现代性与历史厚重并存,呈现出容不同文化的未来城市景观,生成一个杂糅的景象。


本书聚焦香港的文学艺术、电影建筑,在对于香港文化成果的讨论中重构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历史,以更加多元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一个充满活力的香港。


建投书局客
建投书局线上公众平台,致力于提供文化资讯、深度观点、新鲜书讯、书店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