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是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建投集团建投书局、澎湃新闻共同打造,深耕在地文化的高品质阅读品牌。
目前正在开展的第十三季读书会(2024年8月18日-2024年12月14日)以“东西汇流”为主题,从音乐、电影、体育、建筑、戏剧、器物六大方面呈现上海城市基因中的生机勃勃与包容开阔。
10月20日(周日),建投书局邀请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建筑师,城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中心主任宿新宝老师,与市民读者一同从北外滩出发,梳理上海近代建筑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类型、特征与演变过程,呈现出西风东渐背景下上海近代营造的演变状况,并从建造价值的角度,阐释建造技术认知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关系。
*以下回顾内容根据宿新宝老师讲稿整理,基于篇幅略有删减
*本视频是宿新宝老师现场片段集锦
《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
一
导语
感谢主办方建投书局的邀请,今天能来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工作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我这个题目也是跟我们今天的主题——东西汇流相结合,因为东西汇流正是上海近代100年来所经历的大变局过程中的一部分。
今天的主题讲的是建筑,建筑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每天我们都能在生活中、生产中亲身感受到。但是大家以往在东西交融的方面,可能更多的关注的是建筑本身的形式形态或者风格。今天我想跟大家来分享一下上海近代建筑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它的演变和价值。大家可以想想,在上海开埠之前的那些建筑的形式风格,包括他们所用的砖瓦材料,其实跟我们现在熟悉的近代建筑都不一样。
我想讲讲这些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是如何从舶来变成本土生产,从而又影响到我们的建筑的。我作为一个从事建筑保护利用设计的建筑师,发现有很多可以很好地去理解上海近代建筑、尤其是东西交融的重要素材,所以我把它分析下来。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上海近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上海从开埠1843年到1949年,106年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化,这个时候的建筑风格是欧洲2000年的建筑风格在上海的融合。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中国的建筑史是可以通过建筑的形式来判别建造时间的,但是我们看了外滩,就会发现上海的近代建筑是没有办法用形式去判断时间的。因为当时的这些风格是欧洲已有的,做什么样风格完全是受制于建设方和建筑师喜好,流行什么、时髦什么,这个选择是不受时间维度的限制的。
那么建筑技术史就是判断它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来看风格之下的底层逻辑,也就是有了怎样的材料,有了怎样的技术,才能够使得我们造出来建筑师所选择的这些建筑。
前面做这么多铺垫,就是想讲这么一个道理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研究材料和技术,因为它是上海这样一个特殊化形成的,快速形成城市,它的建筑风格的底层逻辑是材料和技术,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这些“米”才能造出来1930年代我们看到的这些形式的建筑。
那么我这里用一个稍微学术点的词讲叫建筑技术史,我所做的这些工作就是建筑技术史的一部分,它不同于风格史,不同于观念史,它就是自成体系的建筑史,我们所研究的建筑的材料结构、施工方式,还有它怎么来的,怎么传播的,怎么在国内生产的,然后怎么样去演化的,这就是它的一个变化,这是一个原因,这是一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刚才回答大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近代建筑材料技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跟我的本职工作就相关了。在我们近代建筑的这种遗产保护工程之中,我们其实更多的是注重于风格形式的保护,而忽略了历史材料和技术的保护,如果是历史建筑已经成为文化遗产,那么历史建筑的建造本身也应是遗产的一部分。例如大家对于博物馆里的文物存在普遍共识,就是用现代方式仿制出来的,即便“一模一样”,但文物它自身所含的历史信息、历史内容和很多东西就缺失了,这就不是文物了,所以说这类文物是不能替换的。但是当放到历史建筑上公众的认知就不是这样了,在技术允许的范畴内同样拆除原有的再建造一个新的,新建筑也做到形式上“一模一样”,公众们似乎也就接受了。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对历史建筑原来的材料工艺缺乏那么深的认知,这也是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认知传统的或者说近代建筑的材料和技术史内容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结构与设备初探
我将从外墙、屋面、门窗等我们可见的结构、室内装饰,以及我们通常忽略的设备,这几个维度跟大家来做一些分享:
1
外墙
(1)砖与清水砖墙
首先从作为外墙材料之一的砖说起,除了福建地区以外,中国早期生产砖要么是土坯砖,要么就是青砖,江南粉墙黛瓦,实际上是在青砖表面去刷了一层白色的灰浆。也就是说在开埠之前,我们自己生产的砖基本都是青砖,开埠以后才随着西方技术、理念的影响,才开始使用红砖。红砖和青砖就差一个步骤,但是性能更佳。最典型的且是保留下来的最大的早期红砖建筑就是圣三一堂。也是在1860年左右,上海本土开始自己烧制机制红砖。并且根据文献记载,到了1930年代,上海便已经基本上实现完全的自主烧制机制砖了。
砖的做法有手工、软泥、干压与坚泥四种,制砖的效率逐步提升,砖的价格得以下降。同时因为早期青砖是本土产的,红砖是进口的,比青砖要贵,于是我们就会发现有些建筑会将两者组合使用,将红砖用于更加显眼的位置,而后期我们大量国产砖之后便没有了这种现象。同时砖的不同尺寸、砌法也可以传递出砖的不同来源以及砌筑技法的发展。
(2)石材与石材外墙
石材的种类多样,苏州的金山石和焦山石,是花岗岩的一种,上海大量近代建筑就使用这种石材;外滩12号、外滩18号,使用的是一种来自香港的九龙石,也被叫做香港石;横滨正金银行大楼,还有中南银行大楼,用的都是来自于日本的德山石;除了这些花岗石外,还有很多颇具特色的花岗石。
这些用在建筑外立面上的石头,基本上还是以国产为主,但是大家看到有一点,那就是没有上海自己的石头,大家知道就上个月刚刚我们上海造了两座山,让我们上海市中心里面终于有了一座双子山,上海没有山,没有山就不产石头。所以我们这些石头都是来自于外地,这些花岗石无论是国内苏州也好,香港也好,大量还是国内产的石头,但是大理石真的国内就产的很少了。大理石主要来自于欧洲或者是北美。同时根据不同石材的特性,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石材表面处理技法、排布方式等等。
金山石样品与金城银行(左)和华俄道胜银行(右)石材比较
(宿新宝老师供图)
再来说说上海当地认知较为广泛的一种“泰山砖”,准确来说是叫泰山面砖。面砖的使用前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外墙使用填充墙,同样是从西方引进的,引进之初,当时的泰山砖瓦厂便开始尝试从国外的技术、生产方式出发进行自主研发,研发成功后注册了专利。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统治地位。例如国际饭店、静安的百乐门舞厅、我们华东院的老楼到马勒别墅、国泰电影院等等都是使用了泰山面砖,从最初的模仿清水砖墙,到发现其装饰性并发展出多种多样的样式,这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事情。
马勒别墅
(宿新宝老师供图)
2
屋面
(1)小青瓦
接下来讲到瓦片,中国人自己烧的瓦,也就是传统的小青瓦。开埠初期在材料受限的情况下,第一代“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也采用了小青瓦作为屋面材料。早期进入上海的教会建造的建筑中也得到了使用,但西方人建的小青瓦房屋都在檐口增设金属檐沟和落水管,翼角飞檐处檐沟也随之起翘。
虹桥李德立宅历史照片
(宿新宝老师供图)
(2)机平瓦
里弄建筑、花园洋房等建筑较多使用机制平瓦,分为青瓦和红瓦,近代上海以红瓦为多。早期依靠进口,后期本土的砖瓦厂如泰山、华大、大中、振苏、东南等都有生产,在近代破屋面建筑中运用最广泛。
(3)石板瓦
还有一类少见的瓦片,叫石板瓦,是借助页岩的分层做的,最典型的是用在教堂建筑上,例如圣三一堂等等。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瓦的类型,西班牙铜瓦、铜板瓦、菱形瓦等等。
3
门窗
(1)窗户
按照开启方式,可分为平开窗(内开窗、外开窗)、水平推拉窗、垂直提拉窗、悬窗等。按照制作窗的材料,近代历史建筑常见的窗基本分为木窗和钢窗两类。
这里我着重讲一下钢窗,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木窗,钢窗是近代时期才开始被使用的。早期的钢窗靠进口。文献里面有写到,早期使用的钢窗有“好勃司”钢窗,例如外滩24号、当年的横滨正金银行使用的就是这种钢窗,还有一种“葛莱道”钢窗,怡和洋行、电视剧《繁花》里面的外贸大楼、外滩27号等等都是用的这种钢窗。后续这两种品牌合并成为新的品牌“霍葛”。
窗户中还有一些我们会忽略的细节,例如外开式窗户窗扇为单数时会产生有一扇始终无法清洁的问题。
奇数窗扇的外开窗会面临难以擦洗的问题
如上图最右侧窗的外部
(宿新宝老师供图)
这张照片中的窗户采用立轴式的开启方式,可以在打开时留出一条缝隙,解决上述的问题。
中间窗扇改为立转窗解决奇数窗扇外开窗擦洗问题
(宿新宝老师供图)
还有一些五金构件的发明同样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左右两扇即采用长脚铰链,使窗扇开启后留出10余公分的空隙
(宿新宝老师供图)
我们做保护修缮工程的时候,遇到已经锈蚀的很严重的钢窗,我们会把老的钢窗拆除,换上仿出来与之看上去完全相同的新钢窗,却忽略了这些细节。我们做建筑常有一句话叫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其实就是这样,它有它形成的历史因素,但是由于我们没有过多的去分析它、了解它,我们在更换或者在做修缮的时候,可能就会把这种信息忽略掉,这个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还有一类很体现我们海派特色的窗——彩色玻璃窗。在1910年之前,基本都靠进口。1913年,土山湾引入了西方的彩绘玻璃制作工艺,据说上海80%左右的彩绘玻璃都是土山湾制造,其余20%左右从国外进口。
(2)玻璃
玻璃制造的技法多种多样,中国的耀华玻璃厂从比利时购买了“弗克法”的专利,进而开展批量生产,以低廉价格和高质量逐步实现了建筑玻璃国产化和普及化。我们小时候那种老的玻璃没有现在的玻璃这么窗明几净,但是恰恰又有那种历史的风貌。尤其是压花玻璃,是用压延法制作的,例如夹丝压花玻璃,特别有海派风情,又可以起到防偷窥等的保护隐私的作用,能够体现我们上海近代建筑的玻璃做法。
4
楼板
接下来以楼板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些平时看不到的结构上的东西。
(1)木搁栅楼板
大家可能都知道,石库门、里弄房子都是木楼板,也就是木搁栅楼板。早期因为这种楼板不能防水,又有了夹沙楼板的做法,也就是在原先基础上掺石灰、水泥来做成的。
(2)混凝土楼板
除了木楼板以外,结构上开始有了钢筋混凝土楼板,有了钢结构的梁柱,然后再去做楼板的形式,这些都是我们常见像钢筋混凝土的形式。
在这里我要讲在工程中发现的一种组合楼板,它其实是一种用密肋梁板和空心砖组合而成的楼板,这种手法虽不多见,但在上海建筑中也有一定的使用量。这种楼板的优点在于它厚度大,隔音性能更好,支模难度低从而在空间上更加自由。肯定好于薄薄的一层楼板,它在屋顶那一层的保温性能肯定也很好,然后在支模板这件事情上又做得很简单,空间上可以做到很自由。
我在进行雷士德工学院修缮项目中有所推测,在看到这样一张淮海大楼1939年屋顶施工的一张照片后得到了证实。
5
钢结构
100年前的上海,钢结构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例如我们现在熟悉的外滩12号汇丰银行的穹顶等结构就是采用的钢结构,当时钢结构用的是锚栓而非焊接。也就是说在1910年代、1920年代到1930年代的上海,钢结构在大型公共建筑上已经非常流行和发达,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已经充分的使用了。
但是我们看到的建筑外观又都是石头的,并非现在的干挂幕墙的方式,当年的期刊里也有刊登,那个阶段,钢结构和石头是以非常巧妙的方式相结合的。
例如下图所示,当石台口悬挑距离过大时,钢结构建筑出挑的石台口需要采用在主梁上锚栓悬挑钢梁的方式,工字钢挑梁位于台口的两块石材之间,每块台口石的一端都搁置在挑梁上,便于施工又节省钢材。
外挑石台口与钢结构结合构造 ©《建筑月刊》第四卷第五期
(宿新宝老师供图)
在对钢结构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中国银行大楼的钢结构同时使用了英国道门朗公司和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钢材,根据不同钢材特性用在了不同的位置。
前面讲到,我们的砖石和瓦片实现了国产化,但是钢材方面,虽然钢窗实现了大半的国产化,但是建筑用钢的国产量是非常少的,所以近代建筑用钢的来源基本都是进口。我们也有找到一些国产钢的使用,上海本地的浦东周家渡和兴钢铁厂,每日产铁能力45吨、产钢能力80吨(1932年),并创制了“天”字商标钢筋,是为数不多的国产建筑钢筋生产商。
6
卫生洁具
抽水马桶是我们非常容易忽视,但同时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设施。它源自西方,早期为蹲坑式,后发展为带S弯的设计。疫情期间,S弯内的存水有效防止了病毒传播。近代建筑中,还有一种“高P马桶”,常见于上海的石库门和里弄建筑,是通过管道直接将污物排出外墙,现在已经较为少见了。
老上海人常提及的“大卫生”包括面盆、马桶、浴缸三件套,是当年时尚家庭的标配。如今,这些老式卫生设施因翻建多被拆除,替换为现代设备。我们现在还可以找到一些例子,如中福会少年宫的小便斗和百乐门里的卫生设备,可以说是留存的老式卫生洁具代表,还有汾阳路79号小白宫的卫生洁具则更为高级,包括立体淋浴等。
中福会少年宫保留陶瓷小便斗
(宿新宝老师供图)
汾阳路79号卫生间内保存的面盆、马桶、坐浴桶、浴缸
和立体喷水淋浴洁具
(宿新宝老师供图)
从生产方来看,国外的美标公司生产的高级浴缸等卫生洁具,在当时和现在都备受推崇。而那时中国本土生产的卫生洁具则较少,唐山启新磁厂是其中的代表,它原本是生产水泥的,后来涉足了卫生洁具的生产。
7
壁炉
壁炉是一个包含炉膛、烟斗和烟道的综合系统,过去还常常配套有火钳、铲子等用于操作和维护的工具,但现今这些配套工具已经很少见到了。壁炉的设计原理较为简单,通常采用拱形的结构,并且能够巧妙地与建筑本身相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例如在南京外交部大楼中,壁炉就被设计成了中式拱门的形式,与整栋中式建筑完美融合。
在空间较大的场所,人们会采用叠合式的壁炉设计,以适应更大的空间需求。同时,壁炉在空间中还具有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比如哥伦比亚总会和少年宫的大厅中,壁炉都被设计得相当大气,成为空间中的亮点。
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假壁炉或无火壁炉的设计。这种壁炉在外观上与普通壁炉相似,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炉膛,或者炉膛非常浅。例如,雷士德工学院校长室的壁炉就是这样一种设计。它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壁炉,内部则使用了插电模拟烧炭的装置。这种装置通过插上电源后发热发光,模拟出真壁炉烧炭的效果,满足了人们对于壁炉外观的需求,同时又避免了实际的火灾风险。
8
五彩水泥花砖
水泥花砖是非常常见的室内装饰,即大家常说的花砖,其实是水泥制品。是由水泥厂生产的,在表面约一毫米处嵌入颜色而成。
花砖种类多样,可以分为“边砖”与“芯砖”两类,“边砖”在转角位置还有特制的“角砖”。通过不同拼合方式可形成多样图案。中国在1900年代就开始自己制作水泥花砖,如启新洋灰厂、华新砖瓦公司等主要生产,水泥花砖工艺简单且廉价,所以我们很早就开始制作。
三
特征和分期
上海近代建筑很难通过形式去区分建成时间和阶段。我基于自己对上海历史建筑的研究,提出了一个非学术的分期方法,方便大家通过外观组合判断建筑的大致年代。这些分期包括:“抹灰时代”、“红砖时代”、“红转灰时代”、“石质时代”和“面砖时代”。请注意,这只是为了简明了解,并非学术分类。
1
“抹灰时代”
结合前面所讲,这个阶段外国人刚来中国,职业建筑师尚未登场,使用的砖头是中国本土的防水性能较差的砖和砂浆,于是表面必须得刷上一种防水用的白灰。因此这个阶段的建筑大多呈现出灰白色抹灰的外墙饰面,再配以小青瓦屋面,木窗木门。
例如湖南岳阳教会学校校长楼,图中可以看到一些用于防水的抹灰部分脱落,露出了里面的青砖,内部采用了穿斗式木架结构,屋面使用的是小青瓦,在我看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湖南岳阳教会学校校长楼
(宿新宝老师供图)
2
“红砖时代”
之后随着国产机制砖瓦厂日渐兴起,逐渐开始自主生产清水红砖,有了石材、木窗和木百叶。这个时候流行的风格以安妮女王复兴风格为主的,由清水红砖做成的房子,配以局部石材装饰。因为砖是有承重需求的,所以窗户都不大,而且墙面整体较厚。
红砖时代大概是从1870年到1910年左右,现在外滩可以看到有许多具备这样特征的房子,也就是1900年前后建成的。
3
“红转灰时代”
1910年代金融业和商业繁荣促进了新古典主义风格流行,同时一战后大量侨民涌入上海,石材和仿石的水刷石等逐步取代清水红砖外墙,钢窗作为舶来品逐渐在本土普及,古典造型的穹顶、孟莎顶等催生了铅皮等金属屋面材料,土山湾孤儿院开始生产彩色玻璃窗。清水红砖与石材(仿石)饰面并存,逐渐“由红转灰”。
石材: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宿新宝老师供图)
4
“石质时代”
再往后发展,大型公建采用框架结构、石材和仿石饰面、钢窗等,已成为此时的标配,公建向多层、高层发展,高耸塔楼和平屋面露台的组合代替了坡屋面。公共租界内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外滩的天际线已经被石材和仿石饰面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重新绘制,成为“石质时代”的最好注解。
5
“面砖时代”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宿新宝老师供图)
随着各种先进建筑材料和技术推广应用,上海也进入“黄金时期”的鼎盛期。加之30年代初欧美滞销的大量建筑材料倾销到上海,框架结构和高层建筑的建造和材料成本大幅降低,面砖继水刷石后成为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外墙饰面材料。
希望这张非学术性的表格,可以作为大家通过外观来分析近代建筑的一个方式。
四
建筑技术与价值认知
当然,新材料、新技术在近代上海的发展也催生了建筑师、工程师与营造业的同业团体。
1
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中国建筑》
首先是中国建筑师成立的中国建筑师学会,出版了《中国建筑》,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建筑的非常有价值的杂志。
该杂志以刊载宣传本土建筑师和其建筑作品、理论文章为主,成为宣传本土建筑师尤其学会成员的主要阵地。
2
上海市建筑协会和《建筑月刊》
另一个学会是上海建筑协会,早期是鲁班殿,后来演变成沪绍水木公所和浙宁水木公所,再合并变成上海市营造厂业同业公会,1931年转变成了上海建筑协会。不同于前一个由建筑师组成的学会,这是一支以营造业从业者为主体,集建筑施工、材料、设计等于一体的同业团体。
上海市建筑协会同样推出了他们的月刊——《建筑月刊》。办刊宗旨在于科普和宣传建筑营造的技术、材料、风格等,介绍内容就不仅局限于本土建筑师的作品,既全面介绍国内外最新建筑实例,介绍最新国外建筑材料、设备等,也介绍西方建筑历史、在华的西方建筑师及其作品等。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除此之外,《申报》等很多报纸还专门开辟了建筑专刊。
五
结语
最后我的结语就讲以下三点:
1
重视对近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认知
相比于风格、类型和社会观念,从建筑技术角度深入研究上海近代建筑的成果尚显不足。在社会与文化突变的近代上海,建筑类型与形式演变,不能忽视一个重要的底层逻辑,即建筑设计、营造技术和材料,由舶来逐渐本土化的发展过程。
希望通过我的这些分享,让大家可以更好地重视我们近代的新技术新材料,对于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建立一个价值观的认知,这是我今天分享的主要目的。
2
在保护工程中加强建筑技术的价值评估
由于对技术和材料认知的不足,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领域,更多关注建筑形制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而常易忽略建筑材料、设备、构造等技术方面的真实性,无意或主动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这是紧迫需要我们重新认知近代建筑技术的客观原因。
由于近代建筑多处于使用之中,修缮更替较为频繁,尽快建立材料样本库,保存材料和工艺样板。
3
跨地域、跨时代的比较研究,厘清源流
“西式建筑”作为舶来品,从发源地的原型,到进入东亚后受气候、技术、材料等限制后的变体,围绕建筑技术开展比较学研究,厘清源流,理解营造中的智慧。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们拿湖南岳阳教会学校校长楼为例来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也是我们建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重新审视“基础研究、价值挖掘、保护实践”三者的关系:
对于近代新技术、新材料和建造工艺的认知尚有限,在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工程领域,更多关注建筑形制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而常易忽略建筑材料、设备、构造等技术方面的真实性,无意甚至主动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这是紧迫需要我们重新认知近代建筑技术的客观原因。
基础研究是价值判断之前求真的过程,通过价值挖掘避免未经价值研究贸然修缮带来的风险,并为保护与利用定位提供方向,尽可能在保护工程中将价值予以展示。
价值挖掘需对历史资料和现状做充分和专业分析,对同类案例展开比较研究,带着问题意识、历史意识和时代意识关注和揭示隐藏在史实后面的历史内在联系和深层价值。
我作为一个工程实践者,一直在讲要以行促知,以工程实践促使我更好的去做深入的研究,以知导行,把我学到和研究到的东西再去指导我后面的工程实践,最后来达到我们中国人常讲的知行合一,谢谢大家。
往期重点推荐
王勇: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海派老歌 | 建投读书会·东西汇流回顾①
毛尖:一切都是新的,世界就是为你们的爱情所设置的 | 建投读书会·东西汇流回顾②
董二为:从休闲、体育与旅游,溯源上海的独特文化根基 | 建投读书会·东西汇流回顾③
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