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选自《教育常识》)

文摘   2024-12-15 20:13   广西  
叶圣陶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呀!
当老师已经无需再“教”之时,学生已经进入了“生命自觉”的境界。它给我们带来了五条启示:
第一条启示: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为“教育者的离开”和“教育的终止”做准备的。
“教”其实不是目的,“不教”才是教育的目的。“教”只是通向“不教”的必经之路。教育的发展逻辑,就是“从教到不教”的逻辑。“从教到教”的教育,是半途而废的教育。
第二条启示:教育存在三种境界:“教而不长”、“教而生长”、“不教而生长”。
“教而不生长”是常见现象,这是教育的浪费,也是教育的悲哀。
“教而生长”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远非最高境界。
“不教而生长”,如同“不战而胜”一样,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必须以“教”作为前提和铺垫。
第三条启示:教育者既要思考“教”的时候,自己应该“如何”,同时也要考虑“不教的时候,学生会如何”。
教师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教的时候”,有时候效率不高,是因为没有同时聚焦另一个情景“不教的时候”,想象这样的常见:
当我闭嘴不谈各种观点的时候,学生能否言说自己的观点?
当我不再提问的时候,学生能否自己提出问题?
当我不再教学如何思考的时候,学生能否自己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我停止讲授方法的时候,学生能否用自己去运用方法,甚至自己去选择和创造适合新的学习内容的方法?
……
最糟糕的是,因“教”而产生的效果,一旦进入到“不教”之时,就烟消云散。随着教师的离开,学生关闭了学习的通道,任由教过的东西在头脑里遗忘和腐烂。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或者说,这是所有教育失败的根源。
第四条启示:教育的目的和成效,可以归纳为,“如何为了不教而教”。
要到达不教的境地,教育者最需要做的是将“教”和“不教”联系起来。提出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的时候如何为不教的时候做好准备?”
所谓“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开掘幸福生活的源泉”,就是帮学生准备好“教师不教”后自己生长的源泉:好奇心、乐趣、方法、能力和习惯,它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情况下的“教”,可以通向“不教”?
当学生有了好奇心,自主去摸索、去探究的时候,可以不教了;
当学生有了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的时候,可以不教了。
当学生有了方法,能够自主选择、运用和创造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不教了。
当学生有了能力,得以自如应对各种困境和挑战的时候,可以不教了。
当学生有了习惯,不用教师催促,也无需自我刻意为之,学习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的时候,可以不教了。
第五条启示:教师既要清楚“什么需要教”,还要明白“什么可以不教”。
教育是累加的过程,不断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增添新的生命能量。但教育不能只做加法,否则会不堪重负。教育需要做的的减法就是渗透在每一堂教学设计的追问:什么可以不教?
只有明白了“什么可以不教”,我们才可以更加清楚“什么是最需要教的”。
周国平讨论过爱因斯坦提出的一条教育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它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是有价值。周国平的阐释是: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海特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到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上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大学教育教育。
剩下来的东西,依然是“教”的产物,是“因教而来的生长”,是“教而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是沉淀下来,剩下来了,但还是有继续剩下去的可能,最后可能全部剩还了老师。
还有存在另一种可能,即“不教而剩”,它是“不教而来的生长”。这样的生长,不是老师教剩给学生的东西,而是老师不教之后,学生自己生长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东西,这是最珍贵的,也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以上内容来自李政涛《教育常识》中“教,是为了不教”(P230-P232)。

跟着王博士学职业教育
分享职业教育的教与学(思考与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