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湖,不止于西湖——评《长堤成市》

教育   2024-11-27 12:45   浙江  


西湖图(局部)南宋 李嵩


 书 评 


读西湖,不止于西湖

——评《长堤成市》

文 / 许婕渟


求学而后客居在杭十余年,对于西湖与苏堤,我想自己总该能称得上熟悉了。前段日子翻阅了友人新作《长堤成市——西湖苏堤及其场所转换》,读罢赧然汗下。原来我所怀揣着的,依然是徜徉山水的游娱揽胜之心,而此二处在书中又于风景之外抉隐入微,多有前人未发之论。

所谓题眼,此书之眼即在于“市”字。《管子·小匡》中有“处商必就市井”一句,可知先秦时期就已有集中的“市场”,按《周礼》记述市场还有“大市”“朝市”“夕市”之分,发展到汉代又有各种定期集市,《三辅黄图》曾记载有所谓“墟”市、“草市”等。宋代以后,城市中封闭的市场改成了临街设铺的商业街,又有在大型寺观中借助佛寺的殿庭廊庑设摊交易的“庙会”。此时的杭城水网间,人们采莲湖上,垂钓滩头,扬帆摇橹,断桥临眺……慢慢积聚出了一处集游观活动、教化仪式和日常集会于一体的特殊“市景”。

    提起江南,我们便想起杭州,言及杭州,世人皆晓西湖。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却唯有杭州西湖名声最盛,通常,单称西湖时便是此处。而本书写作的,不是文人骚客月下泛舟的神姿佳境,不是诗文骈句中盈千累百的鉴照歌咏,而是群山摩崖之间、平湖长堤之上,从自然到人工的湖光胜景,从官方到民间的成“市”动因。

西湖有志,始于明嘉靖间田汝成纂《西湖浏览志》,此志多记湖山之胜,体例在地志、杂史之间,本书也借田汝成之笔再次回顾了历史上属于西湖苏堤的清明时节:那里是如何聚集了祭祀、宴饮、游观、娱乐、买卖等不同属性的事件,并无意中构成了西湖及苏堤场所秩序与特殊景观意义的生成。


《金明池争标图》 28.5cmX28.6cm 张择端(传) 宋 天津博物馆藏




研究探讨西湖苏堤历史演变、水利功能或城市景观意义的专著或文章并不少见,仅书内所征引的文献,无论诗文、图绘,我们便能看到自古对西湖之写作体量实在壮观。初次翻阅《长堤成市》,我一度好奇作者将如何展开这段很容易“老生常谈”的话题——而有趣的是第一章开篇时,作者并未引入我国其他地区或其他国家历史上的水利工程进行对比,由于长期受到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影响,首章开篇,通过回顾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关于罗马广场形成的分析,指出聚集性作为城市的起源要素,并通过转换建构着不同的城市区域,回顾的目的在于探讨“场所转换”的概念,为后续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作者引用了这一观点不仅是止步于使读者理解苏堤的历史演变,也为探讨其他城市景观的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通过详细梳理我国太湖流域从唐代到南宋圩田系统历史演变过程,引《浙西水利备考》中“浙西三府水道总图”,把西湖苏堤置于太湖流域整体水网当中,赞同了伊恩·D.怀特(Ian D.White)在《16世纪以来的景观与历史》一书中,将景观视为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性累积的概念定义——在圩田系统和陂塘体系的构建之初,本就配合了西湖极为独特的山水美学,从空间到时间,从历史到当下,几乎是相互绞力缠绑着,为西湖苏堤的场所价值提供了千百年来不断转换、变体的基准线。本章的精妙之处,在于对江南区域艺术社会史的研究能够拓殖出的一套中西互鉴的研究视角,而非仅囿于诗文画作,或仅沉溺于同一文化圈内部进行乏味的夸夸其谈。

春秋时期,便有了《管子·度地》这一水利技术著作,此书虽仅千余字却较为完整地说明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水利技术、水利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再说回北宋元祐年间苏轼二次赴任杭州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庙,分西湖为内外两湖,其间架有桥梁六座,桃柳夹堤——所谓“六桥烟柳”,在书中第五章“六桥横绝——苏堤与城市景观场所”,便通过对比白堤的启示、结园成市的过程以及因堤成景的构造原理,看到人如何通过反复对自然物的改造,不断“设计”出新的现实世界,于是人与空间反复交叠、共同演化——也即,苏堤如何成为城市景观场所的典范。

书中又征引《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等,再现了苏轼主持疏浚西湖、修筑苏堤的过程。分析了苏堤如何以种菱除葑、葑泥筑堤等方式有效调节湖水流动,阻挡泥沙淤积。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洞察,也展示了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精妙之处。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比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统,提出堤岸建造和陂湖系统中的风景营造,为苏堤的修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西湖清趣图 》 佚名 元 局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受到公共传播和共同话语的助力,在人与城、城与湖、湖与堤的景观网络中产生了场所,成就了“市”的集成经验。从前我们将西湖理解为对杭州的修辞,而苏堤则也一直是对西湖的修辞。由此,作者深入分析了苏堤在节日庆典、游观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武林旧事》到《梦粱录》等文献,把苏堤上人群熙攘,集市繁闹及风俗艺文勾勒出了大致形貌。作为水利设施,苏堤的建造有效治理了西湖的淤积问题,保障了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而作为城市景观场所,苏堤连接了南北二山,促进了城市与自然的融合,成为了市民游憩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当然,我们也已谈及苏堤的城市属性,体现在其作为连接南北二山、分隔里外二湖的交通枢纽作用上。换言之,我们沿着这个观念继续推导,随着堤岸的持续修筑和沿堤系列纪念性园林的增建,苏堤逐渐从一条单纯的水利设施转变为兼具城市性和人文特征的公共空间——集礼仪、游观、日常生活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多层次公共空间。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对城市空间的营造,也使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在其中显露出来。

在探讨苏堤场所营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关注了物质形态的变化,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审美价值取向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思辨过程。此外,作者作为一位艺术学理论专业出身的优秀青年学者,书中还放置了大量经典画作如《西湖清趣图》《金明池争标图》等,前者从钱塘门绘起,逆时针环西湖一圈,卷尾再回钱塘门,全方位描绘了南宋西湖全景;后者未画西湖却暗留出一幅想象空间——在更大的时空范围中,从杭州穿梭到“东京”,展开了当时其他城市主要河道上的社会活动图像,《争标图》所绘“仙桥”右下方的“水傀儡”“水秋千”“乐船”的描绘则将宋代的水上百戏表演呈现在观者面前。如此横纵向的对比、配合,使读者能进一步体察到史料所撰宋代时,除西湖以外的水上人文风貌,那是对历史风光的直观品读与无穷推演。

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心,总是围绕着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长堤”之所以成“市”,关键便在于感知人工操作的“湖”,牵连出被顺势执行了的“市”,再落实到空间景观的生成,如若探究这“市”从何而来,则必须倚靠“景”的理念,借助“艺”的叙事而转换到“人-湖-场”的关系圈中再加以分析。在艺术学科中,空间的“生命史”是我们试图理解历史并完成写作的重要切口,苏堤之“市”是在与西湖息息相关的江南社会进程进程,又及当地居民的自我身份认同中最显著的象征。


《西湖清趣图 》 佚名 元 局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换言之,在本书中这种分析模式便是围绕着在各个历史时期中,人与景观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所展开的。研究“场所”和“市”之于西湖苏堤,乃至江南艺术社会史相关研究的意义,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则西方“景观”理论与中国艺术史的写作笔法在社会史研究领域创设了一次新的缀合;二是这种拆解式的逻辑,和潜意识中透露出的对于艺术史研究的观照,另辟蹊径着以“城-湖-堤-市(人)”的反向递推,撰写了一部关于江南水网间的场所营造史,展现出了一套新的关于西湖研究的笔法。

那是早于苏轼200余年的唐朝,白居易就已咏叹“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风景与人文的交织,水利与城市的协作,历史与现实的映照——若说城市空间的布局也可合乎“六法”,这般的装点,使苏堤之于西湖、西湖之于杭州的美学作用,便是“经营位置”。而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述:“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至若今天再写长堤何以成市,无疑是作者向千百年前东坡的又一次问候。

 西湖图《<咸淳临安志>“宋版京城四图”复原研究》



👆点击购买

孙梓钧 冯志东 著 杨振宇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24年11月第1版
ISBN 978-7-5503-3522-6



那特艺术
拥有全球师资的在线艺术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