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温柔》:你为什么而写作?有多少人每天在真实地活着

文摘   2025-01-09 14:18   山东  

🌿🌿  01  🌿🌿


夜读《人间温柔》,读到了鲁先圣先生的《有多少人每天在真实地活着》,里面的内容仿佛写到了我的心坎里。


文中他这样写到:

经常有人问我:

你写作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金钱吗?

是为了名声吗?


 我说:

不是,我写作不是为了金钱富贵,更不是为了博取虚名。我写作是为了抵达繁花似锦的生命彼岸,是为了抵达自己的心灵,是为了洞察人世的秘密,是希望借助自己的眼睛帮助人们分清善恶。


我想,这就是每一个书写者的心声,一定要有功利之心去读写吗?为了自己记录生活,自己喜欢不行吗?


他写到:每天的清晨,当我坐在书桌的前面,我仿佛是领到了一张人间喜剧的请柬,自己就走到了舞台的中间,担当起重要的角色。


他说: 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让我自由的写作更大的人生安慰。当一个个美丽的文字从键盘上流出,我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快乐和从容。


那一个个玲珑活现的文字,每天都为我拨开世间的迷雾叠嶂,引领我走进辽阔的生命原野。


一个人不应该把自己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踏实中,而忽略了真实。


真正的真实是什么?


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是否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他发问:我们有多少人每天在真实地活着?每天做着有意义的、自己乐意的、喜悦的事情?


事实上,在我们的世界上,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只不过你不了解别人的经历和痛苦罢了。


没有谁总是把痛苦写在脸上,你认为自己暗无天日的时候,你的朋友正经受的苦难,可能比你严重得多。


           🌿🌿  02  🌿🌿


加缪说,凡墙都是门。这话让人深思,与我们古人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异曲同工。


如果我们,都能有把横亘在面前的墙视如门的智慧,则人生之路尽是通衢大道。


 老作家马识途写过一副对联:

“人无媚骨何嫌瘦,

家有藏书不算穷;

能耐天磨真铁汉,

不遭人妒是庸才。”


上联与北朝李谧的“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联则可以这样去想:谁见过一个愚蠢的傻瓜遭人嫉妒?谁见过一个潦倒之人遭到暗算?


他这样写道:

当感觉力不从心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忙于满世界求教取经,那只会让你感觉差距更大;而是让自己安静下来,读书思考,仰望星空,谛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一个人最高的修养是,知人而不乐于臧否人物。不因别人的一句话改变自己的判断,不轻易地肯定一个人,也不轻易地否定一个人。


人的一生,并不像一年四季那样分明,很难确切区分我们应该何时退出江湖。


他说:因此,我这样把握自己:只要我还拿得动笔,我就不会停止,我就确信自己依然年轻,我依然有大好的年华和前程。


            🌿🌿  03  🌿🌿


句句入心,2025年元月8日一个彻夜难眠的疼痛之夜,我在《人间温柔》里和这样一个温暖而通透的人共情了,我想这就是书写者最大的意义和欣慰。


余生,依然愿意真实的生活着,真实的记录着,让读写成为滋养自己的一种方式,有何不可?何惧他人论短长?


若只言片语让读者共鸣、入心、慰藉、改变,则善莫大也!


正如书的封面所写:

余生做个温暖的人,

不卑不亢,清澈善良。



行走的山石
温一壶月光下酒,用文字温暖岁月,行走人世间,用情怀做教育,用赤诚书韶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