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又到期末,请控制好情绪,做好爱与成长的修行

文摘   2024-12-27 15:04   山东  

请对孩子这样说:

“你不一定非要长成玫瑰,你乐意的话,可以做茉莉、做雏菊、做向日葵、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万,就算全世界都盼着你长成玫瑰,我还是希望你可以做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


这几天,临近期末,楼上楼下都在咆哮,那是两家父母辅导作业的崩溃声:“你是猪吗?讲了这么多遍还是不会?”“写作业磨磨蹭蹭,吃饭怪来劲?”“也不知道这个破学给谁上的,能上就上,不能上咱不上了”……



只听父母的吼叫声与拍打声,没有听到过孩子的反驳声,可能是小学生的缘故吧!对父母的教导比较听从,但每次都听得我胆战心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关系,做父母实则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辅导作业崩溃的瞬间很多人都有过。朋友小张是一位职场妈妈,每日在工作的重压下奔波劳碌,下班后还要无缝对接辅导孩子作业。


有一天,孩子面对一道简单的数学应用题,怎么讲都不明白。小张耐着性子反复解释,孩子却眼神迷茫,不断地出错。半小时过去了,孩子依旧毫无头绪,小张的声音逐渐提高,情绪也愈发激动,最后忍不住冲孩子发了火,孩子吓得大哭起来。


那一刻,房间里弥漫着紧张与压抑,小张看着孩子泪汪汪的眼睛,满心的自责与无奈,自己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就如鲁迅先生所言:“教育植根于爱。” 可在这激烈的情绪碰撞中,小张却在瞬间迷失了爱的方向,陷入了无尽的懊恼。

还有亲戚小李,孩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为了准备学校的书法比赛,小李陪着孩子练字。


孩子写的字总是歪歪扭扭,达不到小李的要求。每一次纠正,孩子都不耐烦地嘟囔,甚至把笔一扔,拒绝再写。


小李看着孩子的态度,心中的怒火 “噌” 地一下就冒了上来,严厉地斥责孩子不认真、不努力。孩子的叛逆和自己的暴躁让这个夜晚陷入了僵局,亲子之间的氛围降至冰点。

列夫·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这些场景或许是许多家庭的缩影,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们往往会陷入焦虑与崩溃的边缘。但这也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为人父母,需要不断地反思与成长,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前行。

那怎样才能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呢?

🍂爱与尊重是基石🍂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正如纪伯伦在《致孩子》中所说:“

你的儿女,

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真正的爱,是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即使在我们看来有些幼稚可笑;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对昆虫、星星的痴迷。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他们内心的安全感便会生根发芽,从而更加自信、开朗地探索世界。

🌼用心陪伴生出温暖的力量🌼


    陪伴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上的共处,

    而是全身心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


正如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所说:“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

从来无暇顾及孩子。

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

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所以,放下手中的手机,陪孩子读一本绘本,分享书中的奇妙故事;和孩子一起在户外奔跑嬉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和鼓励的眼神,让他们知道无论何时,父母都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榜样引领是无声的教育🌾


   父母的言行举止,

   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鲜活的教材。


我们勤奋努力工作,

孩子便懂得责任与坚持;

我们待人友善真诚,

孩子也会学会善良与包容;

我们热爱学习新知识,

孩子自然会对世界充满好奇,积极探索未知。


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比千言万语的教导更有力量。

💐亲子活动是情感的纽带💐


  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如一起烘焙饼干,

  在称量面粉、搅拌蛋液的过程中,培

  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或是进行家庭绘画比赛,让孩子的想象力在色彩与线条中自由驰骋;


又或是来一场亲子露营,在星空下讲述彼此的梦想与心事。


这些活动不仅能创造美好的回忆,更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让家庭氛围更加温馨融洽。

在这场名为 “做父母” 的修行中,我们会犯错,会迷茫,但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成长的契机。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用纯真无邪的心灵映照出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不断完善自我。


让我们以爱为笔,以耐心为墨,书写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篇章,在这条修行之路上,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温暖,见证孩子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而我们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就像龙应台在《目送》中所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但在这背影远去之前,让我们用心修行,给予孩子最美好的陪伴与引领,让这份亲情在岁月中熠熠生辉,成为彼此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行走的山石
温一壶月光下酒,用文字温暖岁月,行走人世间,用情怀做教育,用赤诚书韶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