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瑜(Rock)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
尧棠教育 联合创始人/CEO
伴随尧棠教育的多年实践,老唐和团队一直不断在思考关于教育、关于孩子、关于Family Coach的几乎一切话题。
学习力是什么?构成学习力的要素有哪些?如何去帮助支持孩子们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力?什么样的孩子会主动学习?
这篇讲座希望能够给家长们一些启发、思考和帮助。
本文根据在线讲座整理。
提纲:
1、我是谁
2、学习力是什么
3、理解学习行为
4、学习力包括哪些要素,如何提升
5、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做
6、不得不说的学科话题
彩蛋:如何帮助青少年从内而外地走向终身学习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关于学习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分享让各位朋友和家长们了解到,提高学习力是由内而外的事情,要以人为本,做事更加要符合逻辑,尤其千万切莫摆什么家长作风、管理霸权。
我是谁
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今天所要谈的主题,时间有限,主要包括这样六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唐老师需要重复地再次介绍一下自己,毕竟这个分享很有可能有很多并不熟悉我们的朋友会看到,我们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否则人家会问啊,你有什么资格来谈学习力???
然后我们从学习力、学习行为出发,分析各种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关注、训练、提高。接下来我们会给老师和家长,作为成年人,如何去帮助支持孩子们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力。最后还是要回到学科学习,这个部分永远都是家有在读娃的家长最直接关心的内容。
看了图片,有几点在这里啰嗦一下。
1990年理科考入中科大,在全国高考来说,中科大的理科分数线是当仁不让的全国第一。
从学习和工作经历来说,我自己因为个人经历了大型私人企业,小型美资企业,吃顿面就决定创业,全球No.1的游戏集团并购,PC+手游+主机等各种产品研发,最后辗转45岁重新启航拿笔做起了数学物理老师,在面对新环境,新知识,新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学习如何成长等等方面还算有一些值得分享的经验和教训。
所以我在今天,敢于站出来,从不同的角度谈谈学习力。
这一张不多解释,属于厚着脸皮秀肌肉的page,曾经还算比较会考试,整个大学求学期间几乎拿遍了能拿的奖,同时并没有耽误社会和文体方面的个人发展,对于如何在高强度下学习生活并重有踏踏实实的操练经历。
我职业生涯中重要影响的大牛人,Nolan Bushnell,是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20世纪影响人类生活的25人之一。Nolan是我曾经服务公司的大BOSS,幸而我个人英文能力不错,有较多机会跟Nolan一起工作,感受到游戏泰斗的人格魅力和风采。
本页是Nolan的百科介绍,中间绿色部分是Nolan给我个人在Linkedin社交网络上的背书和公开评价。Great knowledge and with high capability very responsible and easy to work with.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顶级企业家的关注点,更多关注和强调一个人才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这也是我们其实应该从小就受熏陶和培养的,绝不是死读书到二十几岁,突然一夜之间这些品格和素养就会油然而生。
正式展开话题之前,我们先来讲几个跟学习考试有关的小故事。
第一个是初二的时候被英语老师选中,开班免费在暑假中学习英语并组织去参加了安徽省的初中英语竞赛。集中高密度的学习,使得我初步悟出了学习英语的窍门,并且也理解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和使用的价值,非常感恩,从此以后我的英语学习不再需要老师带领,基本上那个时候就能翻词典,读语法书,给自己解答了90%以上的英语学习问题。
第二个是高中到了高二高三,被班主任老师安排去参加了数理化三科的省级竞赛,那个时候第一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竞赛,第二完全没有见过任何一张竞赛试卷或者一道竞赛题,周五拿准考证,周六周日被安排去直接考试。当时都只是三等奖就歇菜了,很有趣的一点就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只考了可能一半不到的分数也能得奖。
第三个1990年我已经顺利考入了中国科大,开学后有一次全校的摸底考试,为了选拔出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新生去加入到00班的学习(跟少年班一起上课,将来可以全校选专业)。这次考试我记得考了数理和英语三门课,没有最终看到分数,我想我三门课的考试大概都是四十几分而已,人生头一回这么懵逼。
第四个小故事是入学后我的第一次高等数学考试,我只得69分,全班倒数第三。偏偏回宿舍去,看到同宿舍的河南同学施施然扔了考卷在桌上,我瞟了一眼,居然是100分。我那个时候内心各种羡慕嫉妒恨也好,无奈也好,不过我想我做了最正确的选择,就是从那天开始,跟这位金姓的同学自此大学4年几乎形影不离。一开始目的就是想偷师学学高等数学,不过第一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的数学成绩就略略超过金同学几分了。但是后续因为总在一起玩,也成了三十多年都特别铁的好兄弟。
第五个就是我从大三开始决心放弃自己物理学家的梦想,转投计算机领域了,从1993-1999本科到博士毕业这六年中,我除了参与学校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包括软硬件设计实现)之外,还在合肥软件公司去寻求了兼职,毕业时做到这家公司的技术一号,实战代码总量超过30万行。这个过程中的学习基本完全靠数理基础的扎实然后进行自学,在实践工作的压力下高密度高强度地成长。
学习力是什么
回到正题,我们第一个来看看什么是学习力?
这个学习力的定义不是我个人闲扯的,是网络上获取的公开资料。从广义角度看,动力、毅力、能力缺一不可。
而从狭义角度来看,我们通常会锁定在较小的范畴,比如书本和学科。
而作为青少年学生,关注学科学习很显然是重要的,不过我们绝对不可以忽略一个人广义学习力对于学科学习的深远影响。
比如清晰的目标,强大的内驱力,坚韧不拔的个人品格,绝不局限于做题的文化知识输入和输出能力。这些如果有机会增强,乃至打通,那么青少年将必然可以获得更好的持续有效的学习能力,很自然对于学科学习有巨大的正面影响。
理解学习行为
抽象角度我们谈了学习力是什么,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学习这种行为一般如何实施又会收到哪些因素制约呢?
学习的行为,包括获取知识、消化知识(我们有时候叫理解,可能更多应该是理解+记忆吧)、实践知识、针对所学内容有思考有提问有讨论,作为一个生物个体,人的学习行为要形成长期有效的闭环,必然还需要个体的休息、身心的调整,毕竟人不是机器,跟AI不同。
对于知识获取,我们来搬出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
实验一,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
实验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人们一般通过阅读所得内容可记住10%,而通过交流所得内容可记住70%。
我们是否可以看得出,阅读(眼睛)帮助我们获取了最多的信息,而真正使得信息消化则需要使用或者讨论、交流、实践来促进理解和记忆。
如前页所提及的,思考、提问和讨论是帮助知识内化,跟我们的认知融合的一个重要促进过程!而这个过程在当今的中小学环境中恰恰因为没有被重视,甚至根本就没有被安排进入到时间表里,而导致很多孩子学得僵硬,学得无趣,心生抵触。
孔子,他老人家的这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都觉得正确。
但是他所指的事我们在实践中真正关注了的吗?这句话是指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休息不仅是睡觉,还有主动休息的很多形式,比如去运动,听音乐,去享受个人爱好等等,帮助您的孩子学会休息将会特别有意义!
我本人在同龄人中绝对算是精力旺盛的一小撮人,但是这种并不表示我不需要休息,学会感知自我,在需要休息的时候绝对不勉强自己去做低效的挣扎,这个才是会休息会充电。做事不要看短期结果,追求长期成长,这也会给自己成长的心理负担更加容易达成平衡,也会又更多给自己回旋调整的余地。
学习力的包含要素和提升
终于到了能力要素了,相信很多家长都很关注。但是我绝对不希望你们只是想知道吃什么药可以提升什么素质,千万不要指望灵丹妙药,孩子的成长诸多要素之间相互效力,绝不是简单孤立的一些过程哦。
讲到影响学习力的众多要素,必须要放在重点之处提出来的,必须是听课、阅读、记忆这三项基础能力。而后必不可少的要去做提升,理解和分析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也是不可或缺。最后一样,既然人生的道路并不是几次考试就能够决定的,我们在学习上的可持续能力也将是影响我们一生体验的核心要素之一。
首先当然是听,现在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时候是听听听。听的能力首先离不开人的生物学听力,第二,因为听,其体验并不会很生动,也很难有很好的参与兴奋感,所以专注力必须配合听力。当然听了之后怎样更多有效地记住呢?记忆力是一个方面,而辅助的行为方式会大大提高我们听了之后的体验和收获,比如笔记、练习、答疑交流等等。特别是初次学习存在疑问时如何处理,极度影响新知识的接受效果,存疑要解决就必须有交流和对比,有提问和答疑,有阅读和思考。
还有一个是大集体环境下需要重视的抗干扰能力,要最小化对老师差异所产生的影响,办法很直接,互动交流,解决存疑,关注点在知识问题和理解,而不是老师的行为本身。
抗干扰的环境要素还包括空间、时间和伙伴。我们机构从来不送课上门,为什么呢?因为同学在他熟悉的住宅里面学习,是他的主场,他对环境有很多除了学习之外的情愫寄托,到那样的环境下老师就很难调动起一个孩子对学习的主动和关注。时间上,课程安排不能太碎片化,碎片化就要求执行者思维不断地切换,倒是切换成本很高,看起来同期安排了很多任务,但是每一个效率都不高,这样得不偿失。另外有一个合适的集体环境,有优秀而有趣的伙伴,这样会有利于促进学习氛围的营造。
一个听课,其实有好多事情,不仅是听,因为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并且要进一步消化。
我们教数学,很多家长跟我们交流时,一旦提到阅读,就会说我的孩子读了好多好多书什么的。的确,多读了书大多数情况下总是有帮助的,但是并不表示读得多就一定时会读书。特别是理科和逻辑强相关的书或者教材,几乎没有人强调或者引导孩子们去阅读,数学在很多人印象中就是听课和做题而已。而恰恰数学书物理书这些教材中能够呈现给学生的信息,在通常情况下,一定远大于老师能够通过嘴巴给出来的。如何阅读是一个很复杂庞大的话题,至少有一点,逻辑性的阅读也绝不可忽视哦!
阅读之后,还要有输入之后的输出,一旦人有输出,经过大脑总是要开始思考的,事情就是这样,当我们开始思考,开始输出,开始讨论,我们就一定会在这些方面逐步逐步发展出强大的能力来,切莫急功近利。阅读时配合一些输出形式,也会有利于形成更加综合的图像记忆和思考路径,比如:画个草图、写个笔记、整理出文章、编制出脑图等等。
记忆是一种物理官能,记忆是最最核心的学习要素之一,记住才有后续处理。
强化记忆有着方方面面的形式化方法和技巧:理解了去记忆、运用了去记忆、失败了去记忆、争论了去记忆、抄写了去记忆等等。
通过本质思考、深刻理解、多维联系把所学知识在大脑里面建立起一个网状路径,这样就不会轻易失去回忆的机会了。
有很多人问我最强大脑那种记忆厉不厉害?我说那个当然非常厉害,那是特殊的脑功能开发,但是那种记忆多半是短期记忆而不是用来学习抽象知识的。举个例子,一个运动员能够每次都把一个乒乓球打到一个瓶口里面去,厉不厉害?当然厉害!但是这个运动员跟去参加世锦赛所需要的还差距太大太多。
抽象能力每个人个体差异很大,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孩子相互之间差异越大。那种三岁能读报纸的,未必10岁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学生。隐藏在阅读之后,隐藏在听讲之后,隐藏在很多行为之后,还有我们人的认知能力太多综合因素影响到如何去抽象。
比如学习数学和物理学的公式定理时,知道来龙去脉,知道条件和过程,会远远比记住那个公式定理要有用得多。这个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办法,我们大人讲逻辑,讲道理,在生活中点点滴滴都重视起来,严谨起来,我们的孩子就会愿意去讲逻辑,依赖逻辑的理解和分析而不是盲从自己的个人直觉和情绪。
先声明一下,我们这里所讲的沟通表达,不是要去做什么主持人。我们是注重用逻辑的方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1.我们把事物的状态复述或者描述清楚,是处理信息的最好开始。2.在描述了所研究考察的对象之后,提出问题或者描述出问题的指向,有利于大家缩小研究探讨的范围。
3.描述一个事件或者事物的过程需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可以有机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引发更多问题则会激发出新的认知和思想。
4.作为学习者,自身必须有自己清晰的感受,有自我呈现的愿望和能力,而后才有宁静致远的境界。内心有糟心的存在,怎么心平气和、安静思辨呢?
5.最后我们要教孩子们重视表达,理解表达的意义,尊重表达者而且也尊重听众,从而有意识地行动起来提高训练效果,这更多是做人的修养启蒙了。
可持续,很复杂,很久远,也很难,我相信不太需要太多解释,而且也没法解释得太细了,咱们一起琢磨琢磨这三句话吧。
正常的生活、正常的人际关系
适量的运动、必要的休息睡眠
合理的目标、高远的人生追求
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做
貌似要放大招吗?其实大招在于整体理解,而不是一个孤立的行动。
我们这里绝没有一条是需要家长去做题或者陪着报班的,我们这里要求并鼓励家长朋友们去行动,做如下的努力:
(1)尊重孩子们独立玩耍和独立思考的行为。只有独立,才更有利于专注力的提高,有利于自主行为的培养;
(2)给予孩子们及时和恰当的反馈激励。一个人,被鼓励的行为总是会优先选择重复或者加强,即使批评也批评其行为而不是人本身(有一个需要学习的专题就是如何接纳孩子),对于孩子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回应,最起码是态度上的回应,总是尝试分享自己的知识、理解和经验,而绝不强求孩子立刻接受、理解、消化甚至达到举一反三;
(3)高质量的陪伴和行为示范。已之不欲勿施于人,模仿和追随本来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自发的行为(我的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周一到周五晚上必然去他办公室看书学习,常年不惰,也帮助哥哥和我形成了节律性持续性阅读和安静下来的习惯与能力);
(4)日常生活中尊重知识、尊重逻辑、减弱情绪化。这个前面我们提到过。我们尽可能提高孩子对理解分析的成就感和自我评价,提高孩子对学习知识的价值认同,注重量化表达,尊重逻辑表达,家庭内部要讲道理而不是父母情绪霸权(如何讲道理其实父母需要很多的修炼,今天不能展开);
(5)刻意训练和坚持。刻意训练的内容和项目在精而不在多:一定要选择自己家庭和孩子能坚持的,选择有价值的,选择有共鸣的,当然还有就是成本可控可接受的。凡是勉力而为的事情通常难以长久。
不得不说的学科话题
学科知识的细节理解和看法,我们有不少公号文章做了深度剖析,家长朋友可以去关注我们德耀数学的公众号搜寻一下。
这里我只强调一点,鸡汤、讲座现在满大街全网络随处可得,可以听也可以看,但是关键在于实践,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看了就真懂了,真认同了,真决心执行了。任何好的建议和大道理,一定要符合自己家庭和孩子情况才去有所行动。大多数时候鸡窝里面鸡不出来金凤凰的,出来的金凤凰本来就是金凤凰。就跟那个丑小鸭的故事,并不是因为丑小鸭谦卑就变成了天鹅,而是它本来就是一只天鹅,时间未到而已。
未来,您的孩子一定有自己翱翔的那一片蓝天,但是未必是您在三岁七岁给他规划好的那个。
彩蛋:从内而外地走向终身学习
我们今天留一点时间,来谈谈终身学习如何由内而外地执行起来,这个跟学习力也是相辅相成的。
第一条,永远还是尊重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有独立的人格,认知自己,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事情,才有可能做任何所谓可持续的坚持。
其次是作为一个人该有的人类的成长和经历,咱们孩子一定要有。真正的知识融会贯通一定来自实践火花的催化剂!
对于孩子,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他们为什么跟我们大人“冲突”?是因为我们的旧关系束缚了他们去建立更多的新关系。家长会以学习、安全等等各种理由去阻碍他们对于人生最重要的探索行为,又怎么会不产生矛盾呢?!!!
我们人这一生,其实活在关系中,当我们有和谐安全的关系支撑,我们就一定是幸福的。
鼓励孩子们做自己,去迎接变化,去挑战,去质疑,去探索,去跌跟头,去流泪流汗,有了这些,他们的内心才会逐步安静平稳下来,目光才会冷静而远大。当我们的孩子仰望星空的时候,眼前的沟壑与篱笆又怎么能够阻碍他们一分一毫???
这个是我拿了一个国外专业做教育做思维的网站公开资料,这十条是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实践小贴士,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合理地持续。全英文的,我就不翻译了,大家咀嚼,各自消化琢磨吧。
最后,祝福每个家庭都和谐美满,祝福每个孩子都健康向上!!!
更多学科学习、孩子成长、家庭关系的干货文章,请扫码关注公众号,点击菜单查看。
让我们一起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内容可回复关键词:
在线私塾 | 小目标 | 小贴士
或点击公众号菜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