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习和复习谈开去

文摘   2024-09-14 17:33   上海  

服务号文章发表方式改版之前的一篇旧文(2018年),重新整理出来~


最近在我们与不少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包括在一些亲子教育群里面,经常能看到培养学习习惯、如何做好课程预习和复习,中小学生怎么预习和复习,等等话题。这些话题也是很多家长非常关心的,看起来大家都同意,养成好习惯有了好方法,学习的事情才不会总是那么纠结,孩子就妥了,家长也妥了。上网问度娘,关于预习和复习的一堆一堆的方法。我们在做教育时也在对照和思考这些问题,撰此文作为探讨,防止大家掉入所谓“好习惯”的教育误区。

 


先来说一个“大逆不道”的事实,我个人在读书期间一直到大学毕业,从来不预习,除了做作业也不复习(除了考试),我个人观点是,作为一个小学生就开始预习课文,这种事情有点压力太大,而且不是很有必要。除非老师要讲的,不是书上已经有的,比如有的学校课程超前,不提前学跟不上,那么上了那种学校就没招了,只能也去提前学。(个人观点:小学生还是应该以玩为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生长的环境、感受生命的活力。三岁会背诵100首唐诗的孩子,在人生路上也不见得会有多少先发优势。)

 


我认为孩子学习的好习惯是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他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尽是挫折,饱受批评和质疑,那么他怎么预习成绩恐怕也难以提高,也难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我们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发达城市的孩子,越是曾经学霸的父母越容易给到孩子额外的期许和压力,从而遇到种种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焦虑。所谓好习惯不是说教,好习惯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某件事情、达到某个目的而为之付出持续努力的规律性行为

 


那怎么叫重视程度呢?打个比方,我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发现,有不少人,在工作上开会的时候,第一不看会议通知(要讨论什么,他不知道),第二不拿本子不记录(别人讲过什么全凭印象),第三不发表观点和意见(因为自我定位就是避免错误和批评,躲着看起来总没错哦)。这类状况,不是小学预习和复习可以培养的。还是他们对工作对职业的重视程度。更有甚者,自己主持会议,搞一个PPT出来讲解,结果错别字一大堆,标点符号也不检查,这不能简单地解释称习惯不好,而是工作态度和重视程度。

 


培养孩子参与学习的兴趣,我认为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学习从来都不会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而且大人们都看起来不再学习,也不会以学习为乐趣。家长(最好是老师也这样,在这里咱们没法建议到他们,呵呵)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鼓励与认可孩子,孩子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正反馈,他们对这件事情的成就感和乐趣就增加,逐步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学知识,增长能力,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用来达到人生阶段性目标的手段。(其实有很多学习很好的孩子就是开窍早,人家早知道自发努力去做这个事情,而咱的孩子还在被动中,怎么拼得过呢?开窍早晚,因人而异,跟心智成长有一定关系,很大的话题,此处不展开,以后再专题探讨)。

 

有兴趣,有乐趣,有主动意识,他自然就会重视起来,因为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比如星期天要去旅行,孩子一定早早就起床了,比爸妈都起得早,因为孩子重视这个事情,他想要!孩子自己重视的事情,他会有超乎想象的能量和动力。

 

今后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大家一起探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如何树立目标,让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变得有趣味,不知不觉中通过目标管理帮助孩子们提升成长的效率!

 

作者简介:唐博士,1999年毕业于中科大,获原子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后在通信、多媒体、游戏等领域工作及创业多年。作为一名曾经的“学霸”,唐博士在中科大期间有幸获得郭沫若奖学金殊荣,还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全国三好学生称号、安徽省优秀毕业生、安徽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唐博士教育理念:目标引领行动

 

最后推荐一篇小文章,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共同探求教育本质。

人生目标引领学习目标,设立目标其实反而是教育最大最大的任务!

《从心理疾病看教育焦虑》

 


德耀数学
德耀数学,快乐快速学习法,7天完成一学年。 快速学习、集中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自信。 帮助孩子建造个体价值:专注、自学、信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