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别墅,本该75万成交,却因为多打了一个“0”,变成了751万。这位女买家随后想要反悔,但法院的判决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这起看似简单的房产交易纠纷,却折射出诸多值得深思的法律问题。
1.
01交易翻车,女子被“0”坑惨了?
2023年初,浙江绍兴的李女士通过某房产中介平台看中了一套位于城郊的别墅。这套别墅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带超大花园,因为地段较偏僻,且房屋年代较久,业主王先生开价不高。
经过多次沟通和实地看房,李女士对这处房产非常满意。她觉得虽然地段不够理想,但75万的价格确实便宜,适合用来改造成休闲度假屋。双方很快达成了初步协议,约定以75万元的价格成交。
在线上签约环节,平台要求买家手动输入购房款金额。李女士在输入时,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注意力不集中,手滑多输入了一个“0”,将75万元变成了751万元。
更令人意外的是,合同生成后,李女士只是粗略扫了一眼,就直接点击了确认按钮。
按照合同约定,李女士需在签约后3天内支付30%的首付款。第二天,她便前往银行办理转账,将225.3万元转入了王先生指定的账户。在这个环节中,李女士依然没有发现金额异常。
直到一周后,李女士准备向银行申请贷款支付剩余房款时,才猛然发现合同金额竟然是751万元!这个发现让她如遭雷击,立即联系王先生要求撤销合同。
“这明显是输入错误,我怎么可能愿意花751万买这套房子?当时我们明明谈好75万的。”李女士情绪激动地表示,“这套房子位置这么偏,就算是黄金地段的别墅也不值这个价钱!”
然而王先生的态度却很强硬。他表示合同是李女士自愿签订的,首付款也已支付,现在反悔明显是因为对房子不满意想毁约。“房产交易不是儿戏,既然签了合同又付了首付,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李女士无奈之下将王先生告上法庭,请求法院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她认为,751万元的成交价格明显违背了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属于重大误解,合同应当被撤销。
2.
02法律解析:这份合同到底有效吗?
本案的核心争议在于:因输入错误导致的合同金额与实际协商价格相差巨大,这样的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合同的成立要满足以下要件:
1.主体合格,即合同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显著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或者显失公平,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但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认为:
从合同签订过程来看,李女士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在签约时有充分的时间核对合同内容。合同文本中的金额数字清晰可见,且系统还专门设置了确认环节,李女士仍然选择了确认。
在支付225.3万元首付款时,银行转账金额如此之大,李女士仍未提出异议,这说明她对合同约定的价款是认可的,或至少是存在重大过失未能发现问题。
再次,虽然751万元的价格相对较高,但考虑到房产的面积、位置和市场行情,并未完全脱离正常交易价格区间,不构成显失公平的情形。
王先生作为卖方,在收到高于协商价格的合同时未提出异议,可以理解为默认接受了这个对其更为有利的价格,这符合正常的市场交易逻辑。
基于以上分析,法院最终判决合同有效,驳回了李女士的诉讼请求,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3.
03案件看法:这个判决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个案件引发了广泛讨论,网友们对此纷纷发表看法:
“虽然同情这位女士,但签合同真的要万分仔细,特别是涉及大额财产的交易。”
“225万的首付款都付了还没发现问题,这注意力也太不集中了吧?”
“我觉得卖家也有问题,明知道谈好75万,看到751万装傻充愣,是不是有点不厚道?”
“法院的判决虽然看似严苛,但也是在维护契约精神,提醒大家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签订合同时要格外谨慎,特别是涉及重大财产的交易,每个细节都要反复核对。 2.在线签约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增加了操作失误的风险,更需要细心。 3.一旦发现错误,应该第一时间指出并要求更正,拖延时间可能会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你觉得这个判决合理吗?如果你是当事人,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兔责声明: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本文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