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
纸
趣
大
七
班
走进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课程背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课程缘起
区域活动时,刘欣阳小朋友在美工区,色素滴到桌子上了,她去拿了纸巾擦桌子,纸巾篮子里的纸不一会儿就用完了。于是孩子们围绕一张“纸”的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我们一天中需要用到很多纸。”
“我们要节约用纸。”
“我们自己可以造纸就好了。”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纲要》中指出“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这些事物的探究能激发幼儿喜欢探究的热情。”借着孩子们对造纸产生的兴趣,开展了“造纸趣”主题活动。
课程实施
寻纸记
“造纸术”前期经验大调查
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吗?
是人类造出来的
是用木头做的。
带着疑问,放学回家后,孩子们在家里寻找了各种各样的纸。
第二天回园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寻找到的纸张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孩子们在幼儿园和同伴一起认识、交流、区别不同的纸以及纸的作用。
老师的话
在寻找生活中的纸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纸又产生了新的认识,原来除了绘画纸,卡纸,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纸制品,不同的纸有着不同的样式和作用。
探纸记
调查“造纸术”
我们以调查表的形式,结合“造纸需要哪些工具?”、“怎么造纸”两个问题来助力幼儿获取对造纸术的了解,满足幼儿的想法。
“纸”怎么造?
怎么造纸呢,孩子们通过上网搜索、翻阅书籍等方式进行调查。
蔡伦造纸
孩子们一起观看了造纸视频,了解到古法造纸需要经过很多繁杂的步骤,同时也了解到原来废纸也可以拿来造纸。孩子们感叹纸张来之不易,也不禁对造纸跃跃欲试。
看完视频后,孩子们自由分组,讨论:园内可利用的废纸。在讨论结束后孩子们拿上篮子,准备出发~寻找校园内没用的废纸!
造纸记
第一阶段——造纸初体验
01
02
03
04
为什么造出来的纸和视频里的不一样啊?
是不是我们水放多了呀?
小结:
经过第一次造纸的尝试,孩子们发展得到的纸不完整,“为什么呢?”,孩子们纷纷进行猜测。面对孩子们想再次造纸的欲望,我们及时调整了材料、工具。
第二阶段——再探造纸
为什么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
是不是没有把纸撕碎
讨论发现:
在孩子们激烈的讨论下,发现原来是纸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在搅拌时一定要搅拌到没有颗粒感,让沉底的纸浆融在水中才能够抄纸,要不然就会出现有洞洞的情况。
瞧!我们把失败的纸变成了一幅画,也挺好玩的呀!
第三阶段——造一张“完美”的纸
“完美”纸上的画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造纸活动后,孩子们对于造纸的工序渐渐熟悉,已经不再满足于造白纸了,而是有了更多的奇思妙想。
我喜欢橘子皮的香味,能用橘子皮来造纸吗?
第四阶段——创意造纸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了《创意造纸大投票》的表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了投票。孩子们从学校和家里搜集了各种材料,我们又开始了不一样的造纸……
橘皮组
染艺组
树叶组
染一染、贴一贴,美丽的画就出来啦!
环保记
设计节约用纸宣传海报
为了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节约用纸的行列中,孩子们合作设计节约用纸宣传小报。
设计完成后利用餐后活动时间,孩子们将自己设计的“节约用纸宣传海报”去往每个班级进行分享。
老师的话:
每一张再生纸的利用,都能减少一份对大自然的消耗与索取。在操作中孩子们的探索欲望逐渐高涨,通过这次小小的探索与改变,小朋友们探索和实践了“可回收”的真正意义,体会到垃圾回收再利用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也为保护大自然贡献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课程反思
“纸”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看似普通的纸却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它们不仅是孩子们熟悉的物品,更是他们游戏、创作时的好伙伴。因此,幼儿学习、了解造纸术对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一系列的班本课程,幼儿探究造纸的步骤,并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探究活动,纸浆的制作、创意造纸等促进幼儿认知的主动建构与发展。幼儿一起讨论失败和成功的原因,并在不断地尝试中,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END】
图文|韩玉雪
编辑|冯亚茹
初审|姚艳红
终审|侯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