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经典夏夜诗,短短四句便惊艳了整个夏天,美得令人心醉

文摘   2024-07-07 12:19   江苏  


纳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携带手杖来到柳外追寻清凉世界,选择在美丽的小桥南畔安放好胡床,惬意地倚靠在上面开始纳凉。


月光皎洁,从水面传来此起彼伏的船笛声,晚风初定,池中的莲花自由自在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


秦观以“婉约词宗”的身份享誉中华文学史,但他留下来的词仅一百首出头,而留存下来的古诗却有四百多首。他笔下的婉约词感动了无数读者,光入选语文教材的词就有很多,他笔下的千古名句人们张口就来。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词太过著名,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他在诗上取得的成就。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诗人纳凉前的具体行动和神态。


起句便直接切题,诗人拿着手杖,来到柳外追寻理想的清凉世界。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诗人为何要拿着手杖呢?


宋朝的文人持杖而行,往往不是年老体弱的象征,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既贤能又闲适的人生状态。比如东坡先生就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自此,“竹杖芒鞋”便成了宋朝文人的标配。于是,持杖而行的宋朝文人的心态变得更加从容淡定了,建功立业亦不是他们人生唯一的追求,寄情山水,乐享田园,抱老守弱,执柔不刚成了另外一种更高级的人生选择。


诗人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就将诗人出门后的动作交代清楚了,层次很是分明。由“追”字可知,室内温度很高,所以诗人为了急于脱离火海,进而携杖出门,迫不及待的心理可见一斑。


诗人又为何独独选择“柳外”呢?柳是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不仅可以渲染离别愁绪,还可以用来增强画面的色彩以及增加诗的韵味。显然,这里就是为了更好的突出画面的效果,再配合“凉”字,为下文做好了铺垫的同时还贴合了“纳凉”的主题。


承句是诗人精心选择的纳凉圣地:有小桥,有流水,有绿荫,更重要的是还有随身携带的胡床。一个“倚”字,就将诗人闲适惬意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胡床,不是我们现代人口中的床,最早是游牧民族随身携带的坐具,类似于我们现代的马扎。到了宋朝,人们将其改良,不仅保留了它随身携带的便捷功能,还增加了简单的靠背,躺上去更加舒适,类似于交椅。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诗的最后两句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的是诗人纳凉时的所见所闻,展现出一个优美、清爽的纳凉世界。


转句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交代了纳凉时的环境。夏夜的天空,明月皎洁,月光如水,美不胜收。参差的“船笛”声打破了夏夜的宁静,它本身就给诗人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再配合上皎洁的“明月”,诗的意境顿时拔高了很多,优美动人。诗人闲倚着胡床,一边仰望星空,一边耳听船笛,惬意舒爽的形象跃然纸上。


合句从触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继续刻画周边的环境。晚风初定是触觉描写,池塘中的莲花自由自在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花香则是嗅觉描写。正是因为“风定”,所以池塘中的莲花才会不受风力影响,无拘无束地散发出清香。因为是夏夜,所以即使有皎洁的月光,池塘中的莲花相对白天来说,视觉效果并不清晰,故而诗人使用嗅觉描写也就非常合理了。


这个夏夜,没有丝毫的“烦暑”特征,诗人气定神闲,好不自在,羡煞你我。



—君安—

陇上诗书
品诗读词,感悟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