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一首“庐山”诗,空灵无迹,写尽对隐士生活的渴望

文摘   2024-07-29 22:10   江苏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在江上扬帆远航了几千里,竟然连一座名山都没有遇到,着实令人遗憾。直到船停靠在九江城外,才远远看到了闻名遐迩的香炉峰。


我以前读过慧远禅师的传记,他弃绝尘俗的行踪永远让我怀念、倾慕。虽说东林寺近在眼前,可慧远禅师早已作古,只能在傍晚听到悠扬的钟声。


这首诗是孟浩然结束漫游吴越,返回老家襄阳,路过江西九江时所作。诗中提到的远公即东晋著名禅师慧远禅师,他集释、儒、道三家学养于一身,为净土宗始祖。千年古刹庐山东林寺亦是他主持兴建,寺庙存在的历史已历时近1700年,历朝兴废,唐代最为宏大。


古诗词中有很多和东林寺有关的经典佳作,我们熟知的著名诗人笔下多见东林寺的身影。


比如李白最后一次游历庐山,作《庐山东林寺夜怀》:“……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比如黄庭坚的《东林寺二首·其二》:“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渊明岂是难拘束,正与白莲出处同。”诗中提到的“十八公”即东林寺的十八高贤,慧远禅师位列首位。


比如陆游的《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


……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首联起笔就是大手笔。“挂席”意即扬帆。在江上扬帆远航几千里,却连一座名山也没有遇到。诗人从浙江出发,一路向西,虽说“几千里”有点夸张,但对古人来说这个距离确实也不近。诗人并没有具体刻画沿途的个别景物,而是简单勾勒出一个广阔的大自然。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沿江西行,轻舟所过之地,有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名山大川。但即使这么多的名山,没有一座是符合诗人心意的。“都未逢”三字既写出了诗人对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又道出淡淡的遗憾之情,更重要的是为下文庐山出场蓄势。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颔联点题“晚泊浔阳望庐山”。傍晚,诗人来到了九江城外,他将船停靠妥当,抬头仰望,只见缥缈挺拔的香炉峰就在眼前。因为是夜晚,所以诗人“望庐山”的结果只能是看到其大概的轮廓,但这并不影响诗人看到庐山时的惊喜之情。“始见”意即才见,一路上都没有见到名山,直到来到九江城外,才看到了闻名遐迩的庐山,诗人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首联和颔联一气呵成,以叙事为主,捎带写景,诗人的感情色彩也由“都未逢”的略微遗憾转到了“始见”后的惊喜之情。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颈联写诗人“望庐山”时的神态。为何说是神态呢?因为是夜晚,诗人只能看到庐山的轮廓,并不能真切地看到庐山上具体的景致。面对烟雾缭绕的庐山,诗人陷入了沉思,思绪飘忽。他想起来曾经读过慧远禅师的传记,被慧远禅师高深的境界折服。


“远公”即慧远禅师,诗词中也经常会借助“远公”之名来形容其他得道高僧。比如晚唐李商隐的《忆住一师》:“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尘外踪”具体指慧远禅师光辉的修行事迹。慧远禅师自381年抵达庐山以来,三十余年来,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即使皇帝邀请他出山也拒之门外。毫无疑问,他将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弘扬佛法上面。圆寂之后,当时的名士谢灵运亲自为他撰写碑文,歌颂大师的德行及其光辉的一生。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尾联诗人的思绪回到了现实。日暮,面对近在咫尺的东林寺,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日暮”一词,既点明了诗人“闻钟”的时间,反过来,“闻钟”又渲染了“日暮”时的气氛。而诗人的思绪也随着这钟声久久不能平息。


一个“空”字,既写出了钟声的空灵,又点明慧远禅师早已作古,想见其人而不能,只能听听这相同的钟声,进而传达出的诗人惆怅、怀念等复杂的情感。


孟浩然漫游吴越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他本来是进京寻求功名,王维把他推荐给玄宗皇帝,奈何他的一句“不才明主弃”彻底断了仕途。奔波千里,一无所获,着实有愧于“不惑”二字。再想到德行高洁的慧远禅师,又怎能不惆怅呢?


历代诗评大家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一片空灵”、“颇具神韵”。我对这些评价还无法理解透彻,或许就是用很通俗的语言文字来抒发内心真诚热烈的情感吧。孟浩然仰慕慧远禅师是真,更多的则是他也在极力追求这种世外隐逸的生活。



—君安—

陇上诗书
品诗读词,感悟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