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首经典送别诗,起笔惊艳,落笔潇洒,可谓鬼斧神工

文摘   2024-10-05 23:51   江苏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文大意: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城郭的北面,清澈的流水围绕在城的东面缓缓流淌。经此一别,你就像那漂泊不定的孤蓬一样,即将踏上万里征程。


天上的浮云就像游子的行踪一样飘忽不定,夕阳缓缓下落,似乎充满了留恋。挥挥手,从此分别,就连那马儿也萧萧长鸣,不忍离去。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和地点不详。主流观点认为是作于南阳,还有些学者说是作于南京和宣城。由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至于这个友人是谁,并无可靠的资料确定其身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首联写景,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显然,诗人和好友已经走了较长的路,现已出城。远远望去,只见青山横卧在外城墙的北面,清澈的河水绕着城东缓缓流淌。


首联便是一组工整的对仗,别开生面;而且有“青”有“白”,色彩明丽。“横”字 勾勒出“青山”的静态之美,“绕”字描绘出“白水”的动态之美,用词质朴准确,不愧是大家手笔。


青山、北郭、白水、东城,构成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这样的景致,南阳有,南京有,宣城有,其它地方也有,在写景上具有普遍性,都是读者熟悉的景象,极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首联写景,且是明快之景,似乎和送别的主题没有多大的关联,果真如此吗?继续往下看。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颔联抒情。诗人说,此地一别,你就像那随风飘荡的孤蓬一样踏上万里征程了。如果说首联的离别愁绪还不十分明朗,那么颔联便急转而下,给读者心理带来阵阵痛感。


颔联是流水对,即“此地一为别”和“孤蓬万里征”在语意上相承。严格来说,流水对算不得工整,但这也恰恰体现了诗仙李白“天然去雕饰”和“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诗风。


“此地”一词,即首联所写之地,往具体说是这次离别的地点,往大了说是诗人和友人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地方。而“一为别”三个字,则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一”字是加强语气的助词。


“孤蓬”是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意象,即枯萎后断根的草,风卷飞旋,不由自主是其主要特征,常用来比喻人生漂泊不定。在送别杜甫时,李白也曾写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很显然,友人的这次远行有迫不得已的成份隐含其中,且他即将面对的是长时间漂泊的生活。远行的友人,能否吃饱穿暖?又在哪里落脚避风呢?……一切都是未知。诗人对友人的这次远行充满了不忍、担忧和牵挂,但他却无能为力,只能送上真挚的祝福,蕴含的情感绝非保重二字可比。


这样来看,首联结束提出的那个问题自然就有了明确的答案。首联明快的景致和颔联沉重的抒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友人远行前后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两联之间正是通过“此地”一词互相承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颈联写眼前现实之景,紧承颔联的“孤蓬”一词而来,描写了二人惜别的心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天边一片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缓缓沉落。


这两句对仗也很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上句说友人,下句说诗人。“浮云”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可以追述到曹丕的《杂诗》,后世多用其比喻游子四处漂泊。


诗人将“浮云”比喻成友人,今后他的生活飘忽不定,不知何处才能心安,这便是“游子意”。而那一轮落得徐缓的“落日”,把自己最后一抹余晖投向这青山白水,仿佛不忍离去似的。这正是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意即“故人情”。


除此之外,这两句诗还可以理解成友人将行未行、身行心留的复杂情感。“落日”意象还可以理解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真心祝愿友人能像这圆日一样万事顺遂,前路充满阳光。(这段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最后一联正面写送别,情意更切。“挥手”是动作描写。“兹”是此的意思。“萧萧”,马的嘶鸣声。“班”是分开的意思。“班马”指的是离群的马。


“挥手自兹去”回到了“此地一为别”的话头上,循环往复,再次加强了送别的主题。另外,“此地一为别”是将来时,而“挥手自兹去”则是现在进行时,诗意上有递进关系。


诗人的内心感受全部放在了最后一句“萧萧班马鸣”上面,马儿好像也懂得人情似的,相对长嘶,不忍分离,尽收无言之美。马都这样,何况有感情的人呢。马的嘶鸣声久久回荡在青山白水间,给诗人和好友内心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君安—

陇上诗书
品诗读词,感悟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