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喝醉后耍酒疯,王维作诗一首,尽显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

文摘   2024-09-08 00:45   江苏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黄昏时分,天气较冷,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日日夜夜缓缓流淌。我拄着手杖,伫立在柴门外,迎风聆听着暮蝉那浅浅的低吟。


渡口寂静极了,只剩那即将下山的落日的余晖,村子的上空升起一缕炊烟。又碰到狂放不羁的好友裴迪喝醉了,在我的面前放声高歌。


裴迪是王维的忘年交,二人大约有十五岁左右的年龄差。根据现存资料,还无法还原出裴迪较为详细的人生轨迹。后人对裴迪的了解,主要还是停留在王维的诗文当中。王维隐居终南山,裴迪是他最重要陪伴者和知己。


后来,裴迪离开终南山前往蜀地任职,王维亦写了很多怀念他的诗文,从中可以看出王维对裴迪的感情是多么强烈。最著名的一篇当是《不相见》:“不相见来久。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辋川”即王维在蓝田的辋川别业。“闲居”一词,点明了诗人和好友裴迪的隐居身份,同时也是整首诗的主旨之所在。“秀才”一词,在唐朝多用来形容读书人,和明清时期的秀才不是一回事,多用在人名中间,是敬称。


这首诗在形式上还不同于常见的五言律诗。判断一首诗是不是律诗,最重要的标准就是颔联和颈联是否对仗。常见的律诗大多是颔联和颈联对仗,但本诗的对仗却在首联和颈联。


除此之外,本诗还采用了很有特点的“一联写景,一联写人”的手法。(这只是我个人的说法,主要是结合了本诗的实际情况,故有此称。专业术语叫“情景分写”,最典型的代表作是晚唐著名诗人马戴笔下的《落日怅望》)。


这样写的好处就在于诗人并不是一位冷静客观的旁观者(比如《山居秋暝》中的诗人,就是一位冷静的第三者),而是切实地融入到了周边的自然风光中,二者相映成趣,形成了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读chán yuán )。首联写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用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静谧和谐的山水田园风景图。黄昏时分,天气较冷,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日日夜夜缓缓地流淌。


一个“寒”字,间接道出时节最起码已经是过了中秋节,甚至是已经到了深秋,因为诗人居住在山中,体感更容易觉得寒冷。下句的“秋水”一词,则直接点明了季节。“寒山”和“秋水”则是这一时节最显著的景物。


“寒山”本是静景,秋日的山野又怎会变得苍翠呢?所有的疑问尽在这个“转”字当中。“转”是变为的意思,再结合颔联中的“暮”字和颈联的“落日”一词可知,时间已到了黄昏,随着天色渐晚,山色也就愈发深了。因此,“苍翠”一词并不是我们口中常说的苍翠欲滴的意思。


“秋水”缓缓地流淌本是动景,但诗人却用了一个“日”字。“日”是名词作为状语使用,是日复一日、始终如一的意思。因此,缓缓流淌的“秋水”便添了一分静态永恒之美。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颔联写人物的活动。这两句诗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主语,是诗人自己拄着拐杖,在柴门外面,迎风听暮蝉呢?还是说诗人和好友裴迪一起呢?我个人觉得两种情况都可以说得通,但结合尾联的“复值”(又碰到的意思,有偶遇的成分)一词来看,如果是诗人和裴迪两人,便少了些许惊喜,诗意大减。因此,我个人更乐意接受这两句诗的主语就是诗人自己。


“倚杖”一词虽说在唐诗中不多见,但在宋朝诗人的笔下多见其身影。东坡先生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名句,秦观有“携杖来追柳外凉”的名句。很显然,诗人携带手杖,并不是说他已经到了年老体弱的地步,需要借助手杖来出行,而是一种极具文人气息的行为,尤其是还具有隐士层面的意义。


“暮蝉”一词,通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黄昏时分的蝉鸣,其二是即将因为寒冷逝去生命的蝉鸣。很显然,在本诗中两者皆有,但侧重点却放在了其二上面。听到这种蝉鸣,诗人的思绪往往和忧愁有关,但在本诗中,王维并没有丝毫不快,反而具有悠然自得之乐和惬意闲适之情。


首联和颔联还运用了视听结合的创作手法。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又转到了写景上面,和首联不同的是,颈联的写景则具体到了时间点上,也就是说时间到了黄昏。“落日”和“孤烟”是这一时间最显著的景物。只见渡口寂静极了,仅剩下落日的余晖,村子上空,升起了一缕炊烟。


颈联历来为人所称道,是写景的千古名句。看到这两句诗,不由得想起了王维的另外一句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同的是,本诗中的落日是和渡口搭配,孤烟是和墟里结合,多了几分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余”字是剩余的意思,也就是说太阳马上就要下山了,诗人抓住了落日的余晖和水面即将相切这一瞬间的美。


“墟里上孤烟”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墟里”是村落的意思,但紧跟着诗人却说是“孤烟”,可见这里人烟之稀少,倒也符合诗人隐居的环境。“上”字是升起的意思,写出了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之美。


复值接舆(读yú)醉,狂歌五柳前。尾联又回到了人物活动上面。诗人又刚好遇到了好友裴迪,他喝得酩酊大醉,在诗人面前狂歌起舞。


“复值”一词,本意是指又遇到,有偶遇之意。同时,还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升华:景色已经很美了,更遇到了知己好友,辋川别业的闲居之乐至此达到了顶峰。


“接舆”是春秋时期楚国狂士陆通的字,他假装疯癫,不愿入仕当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诗题中的“赠”字便有了着落点。“五柳”则是陶渊明的别号。在这里则是诗人的自比。


诗人选择以这两个典故结束全诗,就是为了刻画他们二人以诗酒自娱、超然物外的隐士风采,表现了安逸、淡泊的生活情趣,以及对好友裴迪的肯定和赞许。



—君安—

陇上诗书
品诗读词,感悟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