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地图,感知乡土》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云南师范大学 潘云凯扬、陈桂颖
一【课程标准】
1、进行野外考察并利用图文资料,描述家乡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归纳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形成过程及原因。
2、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3、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1、基于五一期间《用地图串联起美好生活》的学习,学生对地图三要素和地图的绘制有一定的了解。
2、具备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理论思考能力。
3、普高老寨的学生主要通过走路认识周围的地理环境,因此他们对地图的了解很少。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图片、视频资料和地理实践,对学生较陌生的概念加以讲解。对“学会运用电子地图”这一较为抽象的知识应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究活动予以突破。
三【教学目标】
1、根据老师引导,说出对“家”的理解和父母工作生活的环境,画出我们生活的地方地方。(区域认知)
2、根据所给的不同类型地图,能够区分不同类型地图的应用场景。(区域认知)
3、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综合思维)
4、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电子地图导航,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电子地图的习惯。(地理实践力)
5、通过本节课程学习,了解数字地图的巨大应用场景,肯定人类在认识世界方式上的不断突破。(人地协调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根据地图,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②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③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对“家”的认知。
2、教学难点:
①根据比例尺量算距离。
②绘制普高老寨地图。
五【教法和学法设计】
教学方式:
实验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增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思维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行为 | 设计意图 |
新课导入 (10分钟) | 跟着歌曲《歌唱祖国》进行跟唱。 | 多媒体设备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引导学生演唱。 | 契合“国庆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大背景,通过“国家”的认识,从“国”引到“家”。 |
新课讲授 (120分钟) | 【感知乡土】 一、家里面有什么 ①玩“逛三园”游戏,轮流说出家里面有什么。 ②画出家里面有什么 二、表达、讨论、描述“你认为家是什么” 三、思考“我”的一天干了什么 四、思考、回忆、表达家人的生活环境 五、讨论、表达“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每天干什么呢?家人每天干什么呢?” 六、画出我们生活的地方,尽可能出现多的物品 | 【感知乡土】 一、家里面有什么 ①教师带领学生玩“逛三园游戏” ②带领学生画出家里面有什么 二、“你认为家是什么” ①“我的家在哪里”造句 三、带学生思考“我”的一天干了什么 ①家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四、除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想象一下家人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五、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每天干什么呢?家人每天干什么呢? 六、画出我们生活的地方,尽可能出现多的物品 | 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及学生生活的环境。学生能够仔细思考“家”及附近。 |
【探秘地图】 探究电子地图及其使用方法,思考、回答。 | 【探秘地图】 一、教师在手机上展示几款常用的电子地图APP,介绍主要功能。 二、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看电子地图,学会使用电子地图的导航功能前往陌生的地方。 | 养成学会使用地图的习惯。 | |
课堂小结 (10分钟) | 整合知识 | 通过总结回顾再现本节课的主体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