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田涛《华为访谈录》

2023-11-30 09:15   日本  
华为已经成为中国高科技和民族精神的代名词。年中突破了米国的芯片封锁,发布了绝地反击的带卫星通话功能的Mate60 Pro手机。11月份刚刚宣布成立汽车子公司。
但是华为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想必许多人并不熟悉。华为公司顾问田涛在2013年至2019年这六年时间内,对华为上至高层下至普通员工共几百人进行了访谈,《华为访谈录》是这些访谈的第一部结集成果。

华为的秘密就在19万员工的奋斗传奇中,在他们的人生故事中,让我们来一探他们的秘密。
作者在出版说明中说,本书中完全保留了口水话的风格,未做雕饰,显得非常真实和生动。我相信,不管你是谁,书中总有一句话,可以感动你的心!

2014年开始我曾经在华为任职过,和华为里面形形色色的员工共事过,所以对于书中的访谈内容有种特别的理解和感受。现在跳出华为,从外面看华为,又感觉像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如何学习华为?

这几年,华为因为做终端产品,接近消费者了,知名度高了,名气大了,很多公司开始学习华为。但真正学习成功的,可能不多。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公司都是小公司,或者创业不久,不到十年吧,而华为已经是年收几千亿,业务遍布全球的拥有十九万员工的大公司,怎么学得来?即使学得来,应该学习华为的哪一点?大公司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体系,市场和研发策略等等,拿过来,能用顺手吗?

而大公司,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整套东西,想学是可以的,想抄想落地,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所以,小公司要学习华为,就要学习小时候的华为,还原当时成长的环境和背景,对自己可能更有参考意义。小时候的华为,小时候的故事,对于多数想学习华为的公司来说,规模刚刚好,发展阶段刚刚相似,比起已经是500强的现在的华为,更有借鉴意义。

我说自己从小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是因为小时候吃萝卜咸菜长大的。这句话说给现在的小孩子,让他们也去效仿?显然不现实。也就是说,过去的环境,现在不存在了,中小公司,只能根据现在的社会和环境,灵活应对,与时俱进才能够成长。

那我们可以学习什么?有些“道”的东西,可以跨越时代,成为普世的原则,指引我们可以大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作者采访了华为的老员工,公司的一些大佬,他们对于华为的成功有深刻理解,讲的话很接地气。华为成功的秘密,就在于这些“道”上,而“道”是学不来的,只能靠修炼。

公司的成长,需要多条腿支撑,成长的是不是快,是不是很稳健,不仅要看最粗的那条腿,更要看更细的那条腿。细了,短了,就不平衡了,会出问题,就像高楼大厦一样。譬如说公司食堂这么没有含金量的业务,任正非却经常亲自去抓,因为他认为食堂伙食差会直接影响员工的满意度,自然就影响了员工的产出。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我把这个“细节”解释为“弱点”,弥补弱点,才能成功。老板要经常亲自抓弱点,抓短腿,保持公司平衡发展。管理者,重点要管异常。

关于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许多公司每年做员工调查,但不一定能搞清楚。华为大学里有一匾额说“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那么同理,看一名员工是不是对公司真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只看一点,“优秀的人,是否会给公司介绍和引进更优秀的人”。

讲一个感触比较深的点,华为早期,经常做及时激励,做的好的,下个月就涨薪,发奖金。长期处于战斗力爆棚的状态,能不成功吗?我们经常忘记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一个合适的激励,打铁还需趁热,治病尚要趁早。

另一个感触较深的点是在客户界面的销售,要多做技术交流,把应用上的优秀经验,做成资料,和不同的客户交流,别人就信任你了。世界上最大的成本就是信任,陌生人给你推销一款产品,讲两个小时你不一定相信,但是如果朋友给你推荐,一分钟你就信了。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充分相信“相信”的力量。

任正非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采访的多是高管或者早期员工,基本上都是任正非的直接下属。这些人对任正非的评价都非常高,非常真实。这些高管都是英雄,将才,任正非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平台,任他们飞翔,任他们施展才华。摘录一些评价如下:

李建国(90年代加入,历任测试、制造老大):老板是一个伟大的人,但也是一个普通人。任总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绝对是,尤其是在自我批判、无私方面。外面的老板至少要持有公司百分之三四十的股份,没有人能像他这样。胸怀很重要,一把盐放到杯子里是咸的,放到湖里面什么味道都没有了,胸怀宽广了,感觉就不一样了。

陈珠芳(90年代人力资源老大):关于帮人这点,任正非是做的很好的,他不出声的,华为还很幼小、很艰难的时候,他都资助办了希望小学。有一次一位海外员工死亡,任总亲自带着高管去皇岗口岸,亲自抱着骨灰,很多同事泪流满面。所以对老板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说是善良。他心灵深处的内核是大爱,但是为了避嫌,我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当面表扬他。

江西生(80年代加入华为,历任市场部负责人、董秘):任总很无私,当时的人也很单纯,大家很信赖任总。他说过的话,他会记得很清楚,并在一定的时候兑现。他在承认错误方面,表现很好,但是不一定直接道歉,可能会给你打个电话,虽然不说道歉,但其实是一种方式。老板经常管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情,如食堂、空调、种树......但如果变成短板就有问题。这些事情没人愿意抓,被认为是低层次的,没有功劳的。所以他不仅仅是无私,当然无私是个前提。任总很能“吹”,刚开始他觉得很悬,但不久后就实现了,这样的例子多了就觉得老板讲得有道理。比如公司的发展,“国内第一”,“全球三分天下有其一”。

田峰(90年代加入,历任亚太总裁、审计部总裁):2004年那年,公司派我去海外,我说我不去,被老板大骂。因为我要安顿病中的母亲,没和老板说。后来老板知道,留给我一年时间在国内。他虽然骂你,但他的人品很好、胸怀很大气,他的内心非常柔软。当时读老板写的《我的父亲母亲》很感动,感叹人真的不容易。坦率的讲,这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还真是任老板。

张顺茂(90年代加入,现任华为副总):1992年的时候,有一次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在华为毕业实习,正在写程序,两只腿就这么翘在桌子上,脑袋仰在后面,我觉得这个姿势很舒服。突然老板在后面拍了我一下,吓了我一跳,老板说吃饭去,我说还没有写完呢,老板说吃完饭再写,当时那种感觉非常好。决定不去罗湖区研究所,决定来华为。

曹贻安(90年代市场部副总):早年整个公司的氛围非常自由,我们叫老板任胖子。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从技术口出来的人,不怎么怕老板,市场口的人比较怕老板。有一次老板刚拍桌子,人家马上就说曹贻安已经辞职了。老板马上就说要给我个深圳的户口指标,留住了我。任何的博士,老板都会想办法提拔,见到博士,老板的脸明显成花了,喜欢带他们出去。为什么老板有忧患意识?因为当时每一年有没有饭吃都不知道。我进华为时就想,只要能赚到10万块,我就走人,就退休。老板很厉害,必须得承认,几百年也就出这么一个人。

不凡的基因,长年累月积累着。看似平凡的成果,尽头就是伟大。

书里的故事,在你我的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着相似的情节,它带给我们成长、发展和生存的智慧。


知识撬动
作为一位记者出身的IT公司社长,交游广阔,喜欢分享。 《早餐SAP》专栏帮你学习SAP顾问知识。《在日华人访谈》带你了解各行各业华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读过的书《读书笔记》,听过的人生思考《听书学日语》,都将助你开阔视野,提升格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