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没有出行,呆在家里看书发呆。
回望了一下朋友圈,2019年国庆长假我去了捷克。
记得到了布拉格后,第一站就是黄金小巷。黄金小巷是布拉格最诗情画意的小巷。这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地方位于城堡区的东北角,黄金小巷狭窄曲折的小道用石板铺就,色彩缤纷的小巧房舍比邻而立,像童话故事里的小房子,小巧玲珑,色彩绚丽,仿佛七个小矮人居住的童话王国。
黄金巷原来是为炼金工匠居住的地方,得名“黄金小巷”,起初属于炼金士,然后是落魄的学者、狂热的艺术家,后来占据这里的是标志死亡的铠甲、刀剑和骷髅。19世纪之后逐渐变成了贫民窟。现在呢,原本的房舍改为特色小店,每家商店内可看到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木制玩具、家庭电影院放映机、手绘衣服,每个小房子的外面则是个鲜花盛开的小花园。
啰嗦讲了这么多,其实是因为这里跟一位名人有关——卡夫卡。当你看到这房子的时候,你会明白,卡夫卡为什么能写出《变形记》。
卡夫卡是出生于捷克的奥地利犹太人,他41年的生命几乎都在布拉格度过。他的好友曾说: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卡夫卡的故居就位于黄金小巷的22号,一间水蓝色的小房子,如今是一家专卖卡夫卡作品和周边的书店。眼前也就10多平米的小屋,让我恍惚间好像看到了那位犹太天才作家奋笔疾书的样子:“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20多年前读过的句子,瞬间从记忆深处浮现。
由于这是一部名著,所以有关的作品解读太多了,很多是从政治角度、体制角度进行分析。我以前看这本书的时候还很年轻,容易受到他人评论的影响。趁着长假,我又看了一遍《变形记》,观感与以往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对人性的理解上。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爱戴他。当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渐渐地,萨姆沙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
《变形记》这个故事很短,算中篇都有点勉强,而且情节很简单。卡夫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笔法,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荒诞、不可思议的基调。
其实《变形记》不仅仅是一个荒诞故事,卡夫卡一句话都没讨论过主人公为什么会变成甲虫,而是在这个荒诞的故事中,把真实的人性剖开来,展现的东西当然并不美好,却也好像无从责怪任何人,因为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人性本就如此。
故事里的格里高尔没有嚎啕大哭自己的不幸遭遇,没有抱怨家人的翻脸无情,所有情节的发展都是合情合理的,人们的选择都是理所当然的,文字里满满而又轻描淡写的戏谑与嘲讽,留给读者的是那种痛到麻木而又无可奈何的绝望。
可以说,现在看来,本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远超过我们以往的认知。很多作家认为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卡夫卡说,布拉格,长了爪子,不让你离开。我看着《变形记》,回味着卡夫卡,想念着布拉格。
文摘
——也许,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冷漠。
——他想,当他凝视眼前的一片黑暗时,他感到一种莫大的自豪,他的父母和妹妹在如此漂亮的住宅里过着这样的生活,这都是他为他们创造的。难道现在所有的这些宁静、幸福与安乐就要在令人吃惊地结束了?为了继续这个思路,格里高宁愿活动着自己,他在房间里爬来爬去。
——笼子里放进了一只年轻的美洲豹子。即使是感觉最迟钝的人,看到这只野兽在闲置长久的笼子里活蹦乱跳时,他也会觉得这是一种舒服的休息。这只豹子什么也不缺,可口的食物看守人员无须长时间考虑就会送来。失去自由对它似乎都无所谓,这个高贵的躯体应有尽有,不仅带着利爪,而且连自由好像也带在身边,自由似乎就藏在它利齿的某个地方。它生命的欢乐总是同它大口里发出的强烈吼叫而一起到来。观众从它的欢乐中很难享受到轻松,可是他们克制住自己,挤在笼子周围,丝毫不肯离去。
——我用我的未来来衡量我的过去,但发现两者都是出色的,彼此不相伯仲,只是我必须谴责天意的不公,它是那样善待我。
——这怎么会是格里高尔呢,如果这是格里高尔,他早就会明白,人是不能和这样的动物一起生活的,他就会自动走开。这样我虽然没有了哥哥可是我们就能够生活下去,并且会尊敬着纪念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