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刻剖析了影响人类行为的七大心理原则:互惠、承诺与一致性、社会认同、权威、喜欢、稀缺性和联盟。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案例,西奥迪尼博士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原则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我们的决策过程。
几年前听说过罗伯特·西奥迪尼的著作《影响力》,以为是一本讲解领导力或者灌输人生鸡汤的书籍,就直接忽略了。
上个月朋友送了我这本书,自然受到影响,一口气读下来,才发现:要是学生时代就能读到这本书,人生一定能少走很多弯路。至少高中或者大学,强烈建议选修心理学的一些课程。
1、为什么在群里抢了红包后,对接下来的点赞感到难以拒绝?
2、为什么明明买了一只垃圾股,亏了很多钱,却坚持认为它会涨回来呢?
3、为什么人们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
4、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专家不靠谱,却还是愿意相信?
5、为什么明明拒绝P2P,却还是被熟人说服,买了以后被坑一大笔钱?
6、为什么稀缺的商品更加吸引人?
通过解释这些日常现象,《影响力》揭示了操控和说服的心理学原理,帮助读者认识到这些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自主地做出决策,更有效地与他人交流。
人生路上有很多难关,需要运用各种工具去解决。本书提供的七种工具,全部内置于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因当中,不需要高深的技术就可以挖掘出来,每个人都加以应用。
七种工具的具体细节,不在这里赘述,推荐读者通读一遍,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我试图运用这些工具解析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和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几个案例,作为读完这本书的一个小小实践。
大学同学创办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了,虽然我没有拿到一分钱,但还是莫名其妙的感到自豪,有几次还差点在朋友面前炫耀起来。因为在潜意识里面,我已经把大学同学归集到“我们”的范围。
“我们”的力量非常强大,这个工具在本书中称为“联盟”原则。
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名词解释为“什么是政治?”。毛主席的解释浅显易懂,那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而用本书的话说,就可以翻译为“把<我们>搞得多多的,把<他们>搞得少少的”。
另一个联盟的解释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你主动征求别人的意见,那么不管最终这个意见是好还是坏,你已经赢了第一步,因为别人无意识中把你当成他心目中的“我们”。
最近发生的上海海滩4岁女童失踪事件,当时海滩上有很多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小孩走向海里的异常,没有注意到小孩是一个人,没有注意到小孩被海浪冲走。根据本书的解释,这个属于社会认同原则,而不是冷漠。旁观者群体没能够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是否是紧急情况,因为每个人都会参照周围其他人的反应,结果每个人都这么想,很容易就造成了悲剧的结果。这就是社会认同原则的负面效应。
人们容易受到媒体、社会舆论、同事、朋友或者家人的影响,或者往往随大溜,这种从心理符合社会认同原则,同时说明人类每一个个体要保持独立思考是多么困难。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让自己的言论、信仰、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的欲望。这种倾向性在本书中称为“承诺与一致”原则。而查理·芒格在他的《穷查理宝典》一书的人类误判心理学章节也描述了这种倾向,叫做:避免不一致倾向。即使是小孩,他们一旦承诺,也会在潜意识里努力想要遵守诺言。
人们常说,优秀的小孩是夸出来的,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就是这个原则。因为当你夸奖小孩诚实和勇敢的时候,他在心里很欣然的接受了这种夸奖,并在潜意识里承诺今后会保持这种品格,并努力巩固这种形象,从而实现他自己的承诺和一致性。当然,不仅仅是小孩,大人也是一样。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之旅。
我开始意识到,很多时候我的决策并非完全出于自我意愿,而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参加了一场关于防火防灾的公益讲座,于是就购买了很多的防火器材;看到群里的团购,就禁不住开始接龙购买,即使这并非我真正需要的东西。品尝了商场的免费饮品,禁不住就要多买几盒,不管我喜欢不喜欢。
这些都是“互惠”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在作怪。有人说互惠原则本质上是我们弱势心理的反应,即使对方给我们的好处是我们不需要的,甚至是我们反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想回报对方。因此“互惠”原则经常被人恶意使用,甚至在明知道对方恶意使用的情况,依然会上当。
希望这篇读书感想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影响力》这本书,并激发你深入探究人类行为和心理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