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中,从战火中走来的中国人民银行与解放军同时进入北平。在此之前,革命政权的主要金融工作都是在农村,如何处理前国民政府在城市里的金融中枢,组建新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一个艰巨又迫在眉睫的问题。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策划的大型融媒体报道《红色金融路》今天播出第37集,就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去探寻人民银行迁入北平的历史故事。
20世纪初,北京的西交民巷聚集了大大小小十几家银行和钱庄,是当时北平的金融中心。北平和平解放以后,这里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迁入后的第一站。当时人民银行的大部分业务部门都设在了今天的中国钱币博物馆,也就是当时保商银行的大楼,对金融机构的接管工作也在这条街上集中展开。
多年内战加上国民党施行混乱的经济政策,让当时的北平城社会经济濒临破产,粮油等人民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物价飞涨。面对这样的困难局面,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在北平和平解放后打响,第一仗就是接管国民党官僚资本银行。
在接管工作进行的同时,国民政府遗留的金圆券的收兑工作也在火速展开。入城初期,老百姓手里的金圆券已形同废币,100万元金圆券还买不了一捧米。国民党方面大量印制伪钞,并散布谣言,意图扰乱市场。如何消除人们的疑虑,关乎群众对新政府的信任。为了最大程度维护北平普通市民的利益,对工人、职工、劳动者、平民按优待比价进行兑换。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的南汉宸还亲自组织宣传队编写了快板书,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进行宣传。
1949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北平分行成立,北平市的银行基本恢复了正常工作,人民币也在北平顺利流通起来。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解决国民党政府造成的物价飞涨、财政困难问题,人民银行北平分行开展了多项业务,当时推出的一种名叫折实储蓄的业务成为过渡时期稳定市场、平衡现金收支的有力举措。
1949年以前,前门西河沿街9号是交通银行北平分行的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迁入北平以后,这里成为了人民银行北平分行的营业办公地。1949年4月15日出版的《大众日报》中提到的北平人民银行储蓄部的管理机构,就在这栋大楼里。
为方便群众办理,人民银行深入社区开办了多家储蓄所。在北平分行旧址的资料室里,记者找到了一位名叫周树基的老人撰写的回忆录,文中回顾了当时开展折实储蓄的情景。根据线索,记者来到了杨梅竹斜街,当时新中国创建的第一家储蓄所就在这条街上诞生。
根据街上居民提供的线索,记者也找到了一位至今仍然在这条街上居住的老人,向记者回顾了当时的场景。
这种折实储蓄在物价波动时存储的人就更多,最多时占银行全部储蓄存款总额的91.3%,大量现金集中到了银行,现金收支迅速实现了平衡,对稳定金融、物价、安定居民心理,起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到1950年10月,全国实现了财政、物资、现金的平衡。同时,通过灵活调度资金,适度地增加了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贷款,推动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在物价基本稳定、经济恢复的新形势下,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币制改革。受战争环境等限制,当时流通的第一套人民币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最高面值5万元,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组织设计第二套人民币。当时大部分设计印刷工作就在北京印钞厂,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印钞有限公司设计完成。在档案室里,记者找到了设计原稿。
1955年3月,国家发行新人民币,收回旧人民币,以旧币1万元兑换新币1元,这种只改变记账单位,不影响货币实际价值的兑换办法,深受人民拥护,彻底消除了国民党时期遗留的通货膨胀痕迹,便利了生产和交换,为银行开展各项业务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统一金融秩序,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完整的人民币发行,中国人民银行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市场混乱的状况,遏制了国民党政府遗留的恶性通货膨胀,理顺了财经管理体制,推动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构筑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宏伟大厦,打下了坚实根基。
来源丨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