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野县紧盯流动党员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覆盖、作用难发挥“三难困境”,建立登记备案、结对联系、集中教育、双向共管“四项制度”,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化教育管理“新矩阵”,逐步解决流动党员“没人管”“学不好”“管不好”等问题,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务工不误学、离乡不离党。
建立登记备案制度,确保“流而不失、流而不散”。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以农村、社区、“三新”组织等领域为重点,发放《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采取“入户查、电话访、微信联、网格排”等方式,开展“支部全面找、党员结对找、群众帮助找、宣传引导找”的“四找”活动,组织全县116个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拉网式”排查;实行“一村一表、一镇一册”管理备案机制,分层分级建立乡镇(街道)流动党员信息名册15个、村(社区)台账270个,共排摸出流动党员1305人,切实做到流而“有数”。
建立结对联系制度,确保“流而有助、流而有爱”。灵活运用无职党员“一编三定”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机制,为流动党员明确“1+N帮学人”,落实“每周一联系、每季度一谈心、凡回乡必见面”要求,做到基本信息、外出时间、从事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组织关系“六个清楚”;采取离乡期间自主学、返乡期间领着学等方式,及时进行“思想补钙”和“知识充电”,实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等变化情况,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跟到哪里。
建立集中教育制度,确保“流有所学、流有所获”。充分运用“新野党建”公众号、“乡村在线”APP、流动党员微信群等平台载体,定期推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线上学习“资源包”“充电宝”;党纪学习教育期间,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线上学习平台为流动党员推送工作动态10期、学习资料2万余次;端午、中秋、元旦等集中返乡季期间,依托基层党校,开展“假期培训”,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授课800余人次,让外出流动党员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不缺席、不掉队、全覆盖。
建立双向共管制度,确保“流而有为、流而有效”。着重在北京、深圳、郑州等流动党员密集的地区精心布局,新建流动党员党总支5个、党支部20个;由党支部组织委员担任流动党员联络人,实行“双向沟通、包联共治”模式,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双向共管协议20余个,鼓励引导流动党员做好驻外“宣传员”、组建招商引资“智囊团”,成功引进速佳科技、泰鑫电子、勤海玩具、铭达康科技等10余个重点项目落户家乡,为家乡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作出有力贡献。
(通讯员:钟圣恩 )
(来源:新野组织部)
责编:王丽 胡金萍
审核: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