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送还有↓↓↓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已明确新目标新任务!医生如何正确互认规避医疗纠纷? 医药代表大洗牌 如何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对医保基金监管的依从性
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叶正松 亦一
最近,一些二级医院因为欠薪甚至关停,引发了广泛热议。
在一些统计数据中,亦可窥见它们的艰难处境。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去年1至8月,全国诊疗人次在三级医院增长了8.7%,但二级医院却下降了7.6%。而更早的数据,比如2020年“国考”结果显示,参与考核的二级医院约4成出现亏损。
“下降”与“亏损”之下,可以看出二级医院深陷困境。而困境之下,接踵而来的就是人才出走。
可以说,困在这些医院里的人,一部分人稳定的穷着,另一部分人穷则思变,想靠自己的本事,重新定义铁饭碗,或主动另觅高枝,或被动被人挖走。
比如笔者所在的二级医院,前年好不容易花重金购置了胃肠镜,想把消化内镜开展了起来,于是选派了一名医生到三甲医院消化内科进修了一年,回来后开展得有声有色,方便了病人的同时,也补齐了科室的短板。
谁承想,好景不长,不到半年时间,这位医生就被上级医院以“借调”名义挖去,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业务,又停滞了。
除了这个例子,笔者所在的医院几乎每年都有年富力强的医疗骨干,被上级医院用选调、接调或者直接人才引进的方式“挖走”。
而这种“挖墙脚”的情况,可以说在业内十分普遍。
近些年,最为典型,闹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发生在两年前的河南郑州。
2022年5月,一则“近40名专家跳槽郑大一附院”的新闻引爆网络。据悉,当时两家医院近40名医护人员,集体更换门庭,跳槽到郑大一附院,这场职场“大地震”,直接震惊了业內。
有人将郑大一附院此举称为“虹吸式”挖人,如同一声行业惊雷,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纷纷担忧,这种“挖人”行为可能会促使被挖墙角的医院,转而向其他更基层的医疗机构去“挖人”以填补空缺。
无疑,这种“挖人”行为会进一步加剧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会使卫生健康网底被“挖破”。若此,健康中国,何从谈起?
所以,最终河南省卫健委果断出手,直接发函叫停40名医护集体跳槽,所有跳槽人员被要求全部退回原单位。
其实那次如果不是一次性“挖人”太多,如果不是舆论热搜引起行业震惊不安,那像那样近乎“魔幻”的“挖墙脚”事件,并不稀奇。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择业市场上,医务人员自由流动,无可厚非。
那为何河南那次,能够采取行政手段及时对头部医院“虹吸人才”予以叫停?
这是因为河南早就针对这一问题,预设好了“刹车系统”。
早在六年前的2018年,原河南省卫计委就下发了《关于确保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稳定的通知》,明确一系列硬标准,对规范基层人才合理流动划出红线。
该通知强调三点:
1.未经同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擅自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调入人员。
2.禁止采用非法手段如另建档案调入人员。
3.对未经同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调入人员的单位,要按工作年限每年20万元的标准补偿给下级调出单位作为人才培养费。
这一举措,就是明确禁止上级医疗机构通过“虹吸式”方法从下级机构抢挖人才。
而相比于河南花钱“买人才”,设置更严“卡口”的是山东。
今年4月,济南市卫健委官网更新“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疑问答复。其中,在答复市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侯艳关于“公立医院存在攫取企业医院人才现象,使得企业医院更加举步维艰。”等问题的建议时称,济南市卫健委主要负责人已明确要求:“不要无序地相互挖人,不要瞄准市内,更不要瞄准基层”。
殷殷切切,苦口婆心。
但俗话说得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职场上跳槽,行政框框客观因素当然重要,可医生主观因素更不可忽视。
面对发展势头劲猛的大医院频频抛出“诱饵”和橄榄枝,许以重金和职位,利用各种手段虹吸,说实话,没有几个人能抵抗得住。
对于骨干医生来说,编制只是铁饭碗,但铁总会生锈,能力才是金子,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
我们必须承认,如今的医疗行业,人才流动、人事管控,对于营收不佳的医院,是一个无力把控的事实。
也因此,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行业的“马太效应”,揭示了这个行业红海般厮杀的残酷现实。
一些被挖人的医院,面临着诸多困境,不仅在资源和竞争上处于劣势,还受到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影响。
不过,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当有本事的人不能为理想情怀而有更高价值的活着,那就是怀才不遇。当怀才不遇的人多起来,这个行业,能好得起来?
因此这也在提示我们,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院转型具有必要性。这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加以监管,规范管理,禁止恶意竞争,确保医疗行业平衡长远有序发展。
另外,对于被跳槽的医院,别光顾着委屈,应该反思:为什么骨干医生会离职?是不是医院的管理有问题?
马云说过,员工离职,只有两个原因。一是钱给的不够,另一个就是觉得委屈。这两个原因实际上就是一个原因,就是钱给得不够罢了。
不客气的说,体制内的医院,行政后勤钱多事儿少责任轻,临床医生累死累活福利绩效甚至还拼不过他们,许多一线医生根本看不到未来。那么,在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为何不离开呢?
因此,医院层面该深刻认知这个问题,医院要想留住人才,唯有强大自己,提升待遇,从内部、从自身出发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努力提升骨干人才的各种待遇,再从政策措施上扎牢人才流出的篱笆,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才能化解医院留不住人才的尴尬和矛盾。
最后,对于个人而言,要明白职场的真正内涵是强大自己。要知道如何用好自己手头的资源,怎么变成更好的自己。因为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理想主义可以熠熠生辉,但只能挂在嘴上,现实生活靠的还是真金白银,以及你自身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