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媒介时空下的“自我主体审视”
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新媒介在参与构建新的社会场景,在重新分配人的时间资源、空间资源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逐渐将人们推向现实与虚拟、客观与主观、开放与狭窄、满足与迷茫等“多重偶然性”的生存状态中。
二
媒介“囤积症”的表现
(一)
因信息消费过度而焦虑
适应了媒介使用时空场景的信息消费模式后,人们会觉得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时刻打开手机媒介去解决,哪怕是没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处理,也要把各种手机软件“打卡”一遍,再“整理”一次,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全感、满足感。
(二)
在购物中宣泄物欲
移动互联网购物时代,使人们对商品物质的获得、控制、占有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容易,各种名头的“购物狂欢节”迎合了这种物欲追求下的人们的“自我放任”。
(三)
陷入丰富的“休闲陷阱”
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的“休闲”,要么是情绪得以释放、要么是情感得以陶冶、要么是审美得以提升、要么是能量得以充盈,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应该真正得到“放松”。但陷入五花八门的“休闲陷阱”后,“假休闲”的状态并不是对人有益、有价值的。
(四)
无处安放的深层情感需求
互联网作为一个现实与虚拟日益交融的特殊空间,使人们获得了现实世界无法满足的情感需求,但若仅以此作为情感输入端,忽视了真人世界的情感互动,收获的将是浅层的情感安慰,更深层次的情感理解、释放无法得到全面满足。
三
知止: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这一概念最早是日本的山下英子提出的,不是简单地处理杂物、扔掉旧物,也不是简单地提倡“极简主义生活”,而是从根本上撼动人们根深蒂固的“物品观”,鼓励人们甩掉惰性、采取积极行动,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中唤醒自己的内驱力,打通流通的生命气息,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从而迎来新的自我和崭新的生命境界。
四
媒介“断舍离”:一种觉醒与自救
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理念,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如何处理好“人”“物”“空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个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会发现抵抗媒介依赖的逻辑与“断舍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称之为媒介“断舍离”。
(一)
人要做“加法”:建立“自我轴”
(二)
对媒介内容做“减法”
(三)
时间留白
五
流动:媒介、生命的真实状态
(一)
爱自己——流动的核心力量
爱自己是媒介“断舍离”的核心力量;有了爱自己的能力,才有爱他人的能力。爱自己,不是单纯的自私,而是在充分自我认知、自我喜欢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更好的利己、利他的新的自我的主体。
(二)
“舍”与“得”——流动的逻辑起点
媒介“舍”之后的“得”,更加有益于人自身知识、能力、修养的提升,在不断的良性循环中,使个人达到一种轻盈、澄明的幸福状态。媒介内容“过多”比“不足”更加容易让人焦虑,人们只有处于独立的状态,才可能处理好人与媒介的关系。
(三)
新陈代谢——流动的豁然结果
个人的媒介使用只有打通流通的生命气息,促进生活和生命的“新陈代谢”,才能使个人迎来新的生命机遇。在处理媒介关系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过去留恋型”“未来可能型”“现在犹豫型”三个维度进行媒介“断舍离”的判断赋分,站在“此时”“自我”“需要”的维度整理凌乱的媒介和生活。
结
语
媒介“断舍离”以哲学视角为基点,寄希望于个人的意识觉醒,以哲学的智慧指引个人平衡好自身与媒介、时间等多种元素的关系,找寻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实现方式。
END
本文系简写版,查阅全文及引用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
刘娜.媒介“断舍离”:一种解决“理想”与“窘境”的媒介哲学视角[J].新闻知识,2023(4):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