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核心成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而从小对幼儿的思维进行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未来的良好发展。但是思维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同时幼儿思维整体上是以具体的事物和图像为主要的思维材料,在处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认知和学习任务时往往表现出全面性不够、深刻性不足、灵活性不高等特点,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可操作性的游戏材料让幼儿的思维看得见、摸得着。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渐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幼儿发展阶段,幼儿在操作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可训练幼儿的感知和思维能力,因此可通过低结构、可操作的数学游戏材料,注重“数学过程性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思维游戏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是游戏情境、玩法规则和认知经验,我们通过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激发幼儿的表征愿望,培养幼儿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能力;通过设定丰富的、有层次性的游戏规则,拓宽幼儿思维的角度,锻炼幼儿推理和证明的能力,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幼儿的认知经验,又在游戏过程中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发挥整合性功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01
低结构、多组合的游戏材料
丰富幼儿的思维形式
幼儿使用游戏材料的方法和手段越多样,思维就越灵活。低结构的游戏材料留给幼儿更多的可发散和创造的空间,能够让幼儿跳出固定的思维形式,更懂得灵活思考和变通方向。
传统的数学游戏材料游戏底板相对固定,游戏玩法往往比较单一,如果长期使用一种或者同类型的游戏材料,可能会导致幼儿思维受到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幼儿的思维。因此我们提供了多种类型的底板元件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表征方式,提升幼儿的数学表征能力。
游戏材料不仅要丰富,同时要注意材料的可变化性、多组合性,才能保证玩法多样,发散幼儿的思维,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形式。
02
丰富的游戏情境,锻炼幼儿的思维方向
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数学知识的习得是和许多具体的情境相连的,但他们最初在不同的情境中对数的理解是不会融会贯通的,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步整合起来,如儿童学会了数数之后并不会马上就运用数数去比较两个集合或理解数数和加减运算之间的关系。这种联系还包括儿童的感性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的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和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丰富的、有趣的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思维游戏材料,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幼儿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应用和拓展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在中班《萝卜保卫战》的游戏中,涉及到了想象情境和人际情境,幼儿想象处于“保护自己的萝卜”的情境中,通过“一对一竞争”的人际情境,最终“将自己的萝卜种满”获得胜利。这就使得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愉悦,在情境中锻炼幼儿的思维。
03
层次性的、多样化的游戏规则,
拓宽幼儿的思维角度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锻炼和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要通过多样化的游戏规则和问题来拓宽幼儿的思维角度。基于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层次性的、丰富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基于不同的游戏规则来思考获得游戏胜利的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锻炼幼儿推理和证明的能力。
大班《智慧围堵乐园》与通常的到达终点的棋类游戏不同,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增加了需要“先圈地”的游戏规则,完成“圈地”后,幼儿才能放置自己的棋子。这就需要幼儿思考必须要用有限的材料“圈出更多的地”才能获得游戏的胜利。
04
螺旋式增长的认知经验,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获得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指在事先并不知道具体方法的情况下,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尝试和探索,想办法解决问题。
因此需要基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适合的问题供幼儿解决,让幼儿将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灵活地运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思维愈发地灵活,从而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小树消消乐》这个游戏中,幼儿需要观察不同树的外型特点,找到一样的两棵树并进行消除,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幼儿具备能够观察树相同特点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幼儿需要思考如何把树全部消除,因为树是不可移动的,这就通过游戏规则提供了一定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可为幼儿思维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尚未形成固定思维的幼儿来说,数学活动是能有效培养幼儿良好思维品质的方式之一。因此,低结构、多组合的数学操作材料和丰富的、有趣的、具有层次性的数学游戏尤为重要。
了解更多产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