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因琉球漂流民触发牡丹社事件150年祭

文摘   2024-10-31 13:20   日本  

之前的推文 牡丹社事件防台殉国闽籍将士之墓 ,介绍了福州马尾安葬的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因牡丹社事件,跟随沈葆桢渡海保卫台湾闽安水师左右营马尾船政水师营殉国将士墓群。关于牡丹社事件的具体情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宫中档奏折有详细记载,虽有高清无水印的全部图像,但为遵行该馆莫把金针度与人的规定,仅公开模糊影像2张。

同治十年(1871),琉球八重山马依德、松文著46人,往中山纳贡,十月二十九日回棹,是夜遭风,十一月十二日飘到台湾洋面,遇民船救获上岸原船冲礁击碎送凤山县衙门,再送台湾县衙门,1人患痘病故。又有太平山岛袋69,往中山纳贡,亦为十月二十九日回棹,是夜遭风,船只倾覆,淹毙3人,余66人凫水登岸,十一月七日入牡丹社,十一月八日生番将衣服剥去,惊避保力庄,生番率众围住,被杀54人,12人躲在杨友旺家始得保全,十一月二十一日送凤山县衙门,再转送台湾县衙门。两起57人,配船内渡,同治十一年(1872)正月十七日到闽二月二十五日署闽浙总督文煜、福建巡抚在完全问询清晰后,联名向皇帝上报。三月十五日,同治皇帝收到奏折后朱批“览奏已悉,著照例办理,并著督饬该镇道等认真查办,以示怀柔。

然而,此事发生前后,又发生了日本小田县民漂台被害事件,随后日本以保护“我琉球岛人民为借口,任命明治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的弟弟西乡从道为帅,悍然发动对台侵略,中国方面则由沈葆桢负责调兵前往台湾防卫。在日本侵略期间,除了短兵相见外,沈葆桢与西乡在台还发布了多次外交照会与照覆。关于这段历史,研究非常多,日本学者的研究,推荐艌诠在2008年时读过台湾林哥寄来的中文译本藤井志津枝著《近代中日关系史源起——1871~74年台湾事件》,

中国学者的研究,推荐台湾花木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科院李理著《日本吞并琉球与出兵侵台关系探析》(上、下),此书艌诠在四川省图书馆看过。在史料方面,还应该看《(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以及近年来肖志兵和孙芳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沈葆桢年谱》

关于牡丹社事件,由于当时日本侵略者羽翼未丰,实力有限,遂在英美支持下转为外交讹诈,日本与清政府的谈判在条约草拟阶段,中国并没有承认琉球属于日本,但在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介入下,中国妥协。具体可见以前的推文 王庆成:《英国起草的“中日北京专条”及与正式本的比较》 一文。

150年前的今日,暨1874年10月31日(旧历九月二十二日),恭亲王奕䜣与日本大久保利通在北京签订“退兵条款,史称《北京专条》,全文仅三条,另附《会议凭单》。内容如下

一、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举起见,中国不指以为不是。

一、前次所有遇害难民之家,中国定给抚恤银两,日本所有在该处修道、建房等件,中国愿留自用,先行议定筹补银两,另有议办之据。

一、所有此事两国一切来往公文,彼此撤回注销,永为罢论。至于该处生番,中国自宜设法妥为约束,不能再受凶害

要点即

第一条,中国承认日本此次侵台是对小田县民和琉球人民的“保民义举”,中国“不指以为不是”。

第二条,日本退兵,中国赔偿日本和琉球漂台被害难民“抚恤银两”以及日本在台湾修道建房用银。最后协定前者十万两,后者四十万两,共五十万两。

第三条,由于日本心虚,提出“此事两国一切往来公文彼此撤回注销,永为罢论”,并要求中国约束台湾生番不再残害日本与琉球人民。

琉球历史研习营
汇集琉球各种研究成果,发布有关琉球新闻和出版资讯。为广大学人提供琉球信息共享平台,欢迎诸位同仁赐稿,以求推动学术交流与共同进步。 邮箱:272030220@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