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到南京是2002年夏天,当时跟着学校的夏令营去华东五市,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南京,在南京最大的感觉就是很像成都,都是路边一排排法国梧桐树。
2013年,为了编《明清古籍中的琉球史料初編》(琉球文献史料汇编),本营独自去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台北“国家图书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搜集资料,是年首次来到南图,2017年,为了《续编》工程,再次来到南图查书。
7月25日和26日,第三次在南图查书,感觉变化还是很大。不好的地方,过道自习区域没有空调,只有吊扇,很多桌子没有插孔链接电脑,或插孔过少,最糟糕的莫过于所有馆统一下午5点15分结束,服务时间太短。而我市的四川省图书馆,除了古籍部外,其余都是服务到晚上9点。
当然,也有进步的地方,古籍部凡是数字化的古籍允许拍照,这点特别方便。不过,我想再次提取以前看过的《(南京图书馆)馆藏台湾琉球国书目录》(GJ/357535)却不给提,给出的理由是需要专家界定其中的地图是否涉及钓鱼诸屿的归属,真是难以想象,感觉越来越像国图了。不过还是很感谢古籍部主任帮忙打出了一些琉球文献目录。
本次新发现的琉球资料中,比较重要的有光绪本《(福建)省例》,其中伴送事例中有关于琉球的事例一则,共7面。拍照收费14大洋。
又提取了某种文集,行世有国立中央图书馆旧藏的乾隆刻本与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旧藏的道光刻本两种,仔细比较,可知上图著录的同书,乾隆刻本实为道光刻本之误。这部文集中有一篇写于永乐时期的序,从中可知移居琉球的中国移民的情况。
又如光绪刻本《八松庵诗集》,中有《琉球刀歌》一首,是王文治带回了琉球刀,同里李御写的一首长诗。
南图藏的数字化古籍中,比如有黄佐的六十卷本《泰泉集》,涉琉文献是《送琉球官生归国序》,此序十卷本无,本营2013年便申请获得南图底本图像,《琉球文献史料汇编》据此影印。
本次最重要的发现,是一部万历明人文集,未见此书时怀疑中有琉球的内容,经查阅,竟然有4篇琉球进贡和册封琉球的奏疏,实为重大发现。
自金陵回蜀途中,郭子有志又发来淮阴博物馆收藏的“琉球国北京大通事大岭亲云上郑文英之墓”的墓碑影像,郑文英为乾隆朝贡时在华病故的都通事。周总理家乡的郑文英墓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淮阴图书馆后面,墓碑为民国碑,而埋在土里的原碑,挖出后由淮阴博物馆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