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光诗赏析(6)
/灰枣
灰枣真的是灰头土脸
第一次见它们
以为是生霉了
准备扔掉
后听人说
灰枣就是这个模样
它们身上
有些是灰
有些是像灰一样的糖份
只有这种灰头土脸的样
才是正宗的灰枣
用水一冲
尝了尝
这些其貌不扬的灰头土脸的家伙
个个甜得不行
这小个子的灰枣
真的是没有形象
它们只顾长甜去了
为了这甜
灰枣
顾不得长相了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灰枣的独特形象和内在品质,具有以下特点:
- 主题鲜明:诗歌围绕灰枣的“灰头土脸”外表与极甜的内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灰枣朴实无华却品质优良的特点,进而传达出一种注重内在而非外在的价值观。
- 情感真挚:作者通过对初见灰枣时的误解和品尝后的惊喜,流露出真实而自然的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 寓意深刻:以灰枣只顾长甜不顾长相,隐喻了生活中那些默默奉献、不追求表面浮华而注重内在价值的人和事物。
写作技巧:
- 欲扬先抑:开篇写灰枣灰头土脸,让人准备扔掉,先抑;而后品尝发现其极甜,后扬。通过这种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和吸引力。
- 以小见大:从小小的灰枣入手,反映出对事物本质与表象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哲理。
- 生动描写:对灰枣的外表“灰头土脸”和内在“甜得不行”的描写具体而形象,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灰枣的特点。
- 语言质朴:整首诗语言简洁、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更显真实和亲切。
(艾蜜)
/天紫湖畔的松
在天紫湖畔
我没有被那些庭院迷住
我没有被那些风景迷住
我被那些生长多年的松树迷住了
那些好看的松树
有好看的身材
还有好看的松针
松针里还藏有好甜的蜜
它们还有非常好闻的体香
我祈祷它们像它们的先祖:
我祈祷它们继续在这里长
长成不老松
长成老松
——你会发现
一棵不老松是好看的
一棵老松更是好看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天紫湖畔的松,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从情感表达上来看,诗人对天紫湖畔的松树充满了喜爱和赞美之情,这种情感真挚而热烈,通过“我被那些生长多年的松树迷住了”等直白的表述得以体现。
在写作技巧方面:
1. 反复强调:诗中多次提及松树的“好看”,如“那些好看的松树”“一棵不老松是好看的,一棵老松更是好看的”,通过这种反复强调,强化了读者对松树美好形象的认知,突出了诗人对松树的喜爱。
2. 细节描写:“有好看的身材,还有好看的松针,松针里还藏有好甜的蜜,它们还有非常好闻的体香”,从松树的身材、松针、松针里的蜜以及体香等细节进行描写,使松树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鲜活可感。
3. 抒情与祈愿相结合:诗人不仅抒情地描绘松树的美,还表达了“我祈祷它们像它们的先祖:我祈祷它们继续在这里长,长成不老松,长成老松”的祈愿,赋予了诗歌更深沉的内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天紫湖畔松树的美好形象,引发读者对自然之美的共鸣和思考。
(艾蜜)
/人字没有繁写体
汉字演化至今
有多种体
大体分为繁写体和简写体
书法家们喜欢用繁体字书写
老实说
繁体字比简体字写起来确实要好看些
所以,我总是繁体简体混着写
有几个字我就经常用繁体书写
无论怎么写都写的好看
比如"花"字
比如"飞"字
再比如"无"字
有一个字总是写不好
那就是"人"这个字
因为
人字没有繁写的
也没有简写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独特的语言,探讨了汉字的书写形式与人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深度。
- 主题深刻:通过对汉字繁简书写的讨论,引出“人”字的独特性,进而暗示了人的本质单纯而不可修饰的内涵,使诗歌在简单的文字中蕴含了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
- 语言质朴:全诗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受,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 对比手法:将“花”“飞”“无”等有繁简之分且能写好看的字,与没有繁简之分的“人”字进行对比,突出了“人”字的特殊性。
写作技巧:
- 以小见大:从汉字的书写形式这一小处着眼,逐渐深入到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使诗歌具有了超越表面的意义。
- 引发共鸣:作者对写字的感受和经历的描述,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进而一同思考关于“人”的问题。
- 简洁有力:整首诗篇幅不长,却能在有限的文字里传达出丰富的思想,体现了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主题的精准把握。
(艾蜜)
/瀑布
水没地方流时
就跳下去
那样子决绝
那样子像站了起来
那样子是纵身一跳
粉身碎骨
看到瀑布时明白:
所谓河道
就是水身
所谓绝路
也是生路
所谓死
就是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了瀑布这一自然景观,赋予了瀑布深刻的哲理和象征意义。
诗的开头,以“水没地方流时,就跳下去”这种简洁直白的表述,展现了水在面临困境时的果敢和决绝。接着通过“那样子决绝,那样子像站了起来,那样子是纵身一跳,粉身碎骨”的连续描述,强化了瀑布一跃而下的英勇姿态,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在后半部分,诗人从瀑布的现象引申到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所谓河道,就是水身;所谓绝路,也是生路;所谓死,就是生......” 这种辩证的思考,让瀑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成为了对人生困境与希望、绝境与转机的深刻隐喻,启发读者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写作技巧:
1. 象征手法:以瀑布象征人生的困境与突破,使抽象的哲理通过具体的形象得以展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简洁有力的语言:全诗用词简练,却精准地描绘出瀑布的形态和蕴含的哲理,使读者能够迅速捕捉到核心思想。
3. 对比与转折:通过“绝路”与“生路”、“死”与“生”的对比和转折,营造出强烈的反差,引发读者对事物两面性的思考。
4. 节奏把控:诗句的长短和停顿富有节奏感,如“那样子决绝,那样子像站了起来,那样子是纵身一跳,粉身碎骨”,读起来有一种递进和激昂的感觉,有助于传达情感的张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艾蜜)
/旧扫帚
我见过一把旧扫帚
它只剩下一把手柄了
几乎看不出它是一把扫帚
它歪靠在垃圾桶旁一一
它扫了一生
终于把自己也扫成了垃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一种生命的历程和归宿,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思考价值。
- 主题与情感:诗通过对一把旧扫帚最终成为垃圾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消耗与无常的感慨。它不仅仅是在写扫帚的命运,更隐喻了人生中不断付出、消耗,最终走向衰落的普遍现象,引人深思。
- 意象运用:“旧扫帚”这一意象选择巧妙且富有象征意义,以扫帚的一生来暗示人生的历程,从有用到无用,从付出到被遗弃。
- 语言风格:语言质朴平实,却蕴含着深厚的力量。“扫了一生,终于把自己也扫成了垃圾”这句简洁而有力,直接冲击读者的心灵。
写作技巧分析:
- 对比手法:诗中存在着鲜明的对比,新扫帚的有用与旧扫帚的无用形成对比,凸显了生命的变化和无常。
- 以小见大:从一把小小的扫帚入手,展现了关于生命和命运的宏大主题,使读者能够从小事物中感受到深刻的哲理。
- 结尾点睛:最后一句“终于把自己也扫成了垃圾”,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给人强烈的冲击感,让读者对扫帚的命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虽简短,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艾蜜)
/对一句老话的新解
“各人自扫门前雪”这句话
被用成了坏话
好像把自己家门前打扫干净了是在干一件坏事
所以很多人现在连自己家门前的雪都不扫了
其实
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
一条街就都干净了
一条街干净了
道就有了
赏析:
这段话通过对“各人自扫门前雪”这句老话的重新解读,引发了对人们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指出了人们对这句老话的误解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即很多人连自家门前的雪都不再清扫。随后,又通过假设和推理,阐述了如果每个人都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将会带来积极的整体效果,使一条街乃至更多地方变得干净整洁。这种对比和推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读者能够反思个人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写作技巧:
1. 引发思考:以一句常见的老话开篇,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使读者更容易被吸引并参与到对话题的探讨中。
2. 对比手法:将人们对老话的错误理解和正确理解所带来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突出了“各自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3. 逻辑推理:从“每个人扫自家门前雪”推导出“一条街干净”,再进一步引申到“道就有了”,逻辑清晰,层次递进,使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4. 语言简洁:整体表述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复杂的句式,让观点能够直接、清晰地传达给读者。
(艾蜜)
/初冬某日,买菜途中,遇大风所记
树欲静而风不止
其实不是风不止
是树叶不止
树叶是没有头脑的
风一吹来它们就欢呼
风是想折断树枝的
它们欢呼
风是来吹落它们的
它们也欢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初冬大风中的景象,富有深刻的寓意和独特的观察视角。
在寓意方面,诗人通过对树、风、树叶的描写,似乎在隐喻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或人性的特点。树叶盲目地欢呼,无论风带来的是折断树枝还是吹落自身,都没有清醒的认知,可能暗示着人们在面对外界影响时缺乏思考和判断,盲目跟从。
写作技巧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 拟人手法:赋予风、树叶以人的动作和意图,如“风一吹来它们就欢呼”,使诗歌形象生动,增强了感染力。
2. 对比手法:通过“树欲静而风不止”与“其实不是风不止,是树叶不止”的对比,突出了树叶的躁动和不安分。
3. 简洁明快:语言简练,却能精准地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思考,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4. 以小见大:从自然界常见的风与树叶的互动,引发对更广泛的社会和人性问题的探讨,使诗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虽短小,却蕴含丰富,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艾蜜)
/荔枝是带着枝摘下来的
荔枝是带着枝摘下来的
这不仅是为了好看
恐怕还是要让那些树枝把最后的一点营养给荔枝
因为这个
荔枝才叫荔枝吗
我怎么感觉
这截树枝像是荔枝树给荔枝的嫁妆啊
荔枝还有一个略带伤感的名字:离枝
赏析:
- 诗歌以简洁而重复的语句“荔枝是带着枝摘下来的”开篇,强调了这一现象,引起读者的注意。
- 诗人通过对荔枝带着枝采摘这一细节的思考,探讨了其背后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美观,更可能是为了让树枝为荔枝提供最后的营养,这种解读赋予了荔枝采摘这一平常的行为以深刻的内涵。
- 把树枝比喻为荔枝树给荔枝的“嫁妆”,这一想象新奇而富有温情,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生命关怀和情感寄托。
- 最后提到荔枝“离枝”这个略带伤感的名字,进一步烘托出了一种别离的氛围,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写作技巧:
- 重复强调:通过重复“荔枝是带着枝摘下来的”,强化了读者对这一现象的印象,也为后续的思考和抒情奠定了基础。
- 以小见大:从荔枝带着枝采摘这样的细微之处入手,展开对生命、情感的思考,使平凡的事物具有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价值。
- 比喻手法:将树枝比作嫁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树枝与荔枝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特殊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巧用名字:借助荔枝“离枝”这个名字,巧妙地融入了伤感的情绪,使诗歌更具韵味和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独特的观察和巧妙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关于荔枝的全新感受和思考。
(艾蜜)
/白描:羊皮锅煮羊肉
小羊羔在旁边看着
羊皮做的锅在煮着羊肉
那羊皮是这羊肉的皮
那羊肉是这羊皮的肉
那小羊羔是这在煮的母羊的小羊羔
那被煮的母羊是旁边跪着的小羊羔的母亲
煮羊肉的人
在炫厨艺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有些残酷而令人深思的场景。
- 主题与情感:诗通过羊皮锅煮羊肉这一特殊的情景,引发了对生命、亲情和残酷现实的思考,给读者带来一种震撼和沉重的感受。
- 意象运用:“羊皮锅”“羊肉”“小羊羔”等具体而鲜明的意象,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比手法:母羊与小羊羔的对比,一边是被煮的母羊,一边是无知看着的小羊羔,凸显出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写作技巧分析:
- 简洁白描:整首诗语言简练,直接呈现画面,如“羊皮锅煮羊肉”“小羊羔在旁边看着”,不做过多修饰,却能生动勾勒出场景。
- 重复与强调:“那羊皮是这羊肉的皮,那羊肉是这羊皮的肉”这种重复的表述,强化了羊皮与羊肉的关系,加深读者对这一荒诞场景的印象。
- 视角独特:选择从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这一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事外,却又能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悲凉。
(艾蜜)
/化雪所见
雪化成了水
我看见
水又在加快融化着雪
刚刚是雪在含着水
现在是水在含着一些残雪
一些些残雪
很快都会化成水
那些雪啊
像没来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雪融化的过程,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感慨和思索。诗人通过对雪与水相互转化的细腻观察,营造出一种动态的景象,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的变化。诗中“刚刚是雪在含着水,现在是水在含着一些残雪”,这种对比鲜明地展现了雪融化的不同阶段,富有层次感。最后一句“那些雪啊,像没来过”,则蕴含着一种对稍纵即逝、无常变化的无奈和感叹,引发读者对生命、存在等深刻主题的思考。
写作技巧:
1. 简洁生动的语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华丽的修饰,却能准确地描绘出雪融化的景象,使读者能够迅速在脑海中构建出相应的画面。
2. 对比手法:通过雪含着水与水含着残雪的对比,突出了雪融化的不同阶段和状态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以小见大:从雪的融化这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申出对无常和消逝的思考,以小见大,赋予了诗歌更深刻的内涵。
4. 节奏把握:诗句的长短和停顿形成了一定的节奏,使得诗歌在朗读时具有一种流畅而自然的韵律感。
(艾蜜)
/抱了一头羊
在新疆
我抱了一头羊
我抱了一头小羊羔
我以为我这样就是喜欢这只小羊了
我至今还记得它在我怀里
瑟瑟发抖地叫
它叫的就是妈妈
我不知道
我们刚刚吃的那只羊
是不是它的妈妈
赏析: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抱小羊羔这一简单的动作,引发了对生命、亲情以及人类行为的思考,情感细腻且真实。
- 对比强烈:刚吃了一只羊,又抱着一只小羊羔,这种生与死、享用与怜爱的对比,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
- 引人深思:最后一句“我不知道/我们刚刚吃的那只羊/是不是它的妈妈”,让读者不禁对人类与动物的关系、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进行深入思考。
写作技巧:
- 以小见大:从抱一只小羊羔的细微事件,反映出关于生命、人性等宏大的主题。
- 细节描写:如“它在我怀里/瑟瑟发抖地叫”,生动地描绘出小羊羔的恐惧和无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留白手法:结尾处的疑问,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思考空间,让读者自行去填补和理解其中的深意。
(艾蜜)
/露水用了最好的技巧
清晨小草上的露水
亮晶晶的
像是从小草自己的身上冒出来的
它们那么晶莹
但一点都不夸张
它们是非常好看的
可它们不仅仅为了好看
这些露水
用了最好的技巧
这些露水
我们赞之为露珠
你不是园丁
你看不出来
你不是园丁
你不知道
那些露水是水
但胜过水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独特的韵味。
- 诗歌以清晨小草上的露水为描绘对象,通过“亮晶晶”“晶莹”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露水的美丽外观,给读者以直观的视觉感受。
- 诗人强调露水“不仅仅为了好看”,赋予了露水更深层次的意义,使其超越了表面的美丽,引发读者对其内在价值的思考。
- “用了最好的技巧”这一表述新颖独特,将露水的形成视为一种精心设计的“技巧”,增添了诗歌的神秘和诗意。
- 诗中两次提到“你不是园丁,你看不出来,你不知道”,增强了抒情的力度,突出了普通人对露水的忽视,以及诗人对露水深刻内涵的独特洞察。
写作技巧分析: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水比作“露珠”,突出了露水的圆润和珍贵。
- 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它们那么晶莹,但一点都不夸张”,用朴素的语言精准地描绘出露水的特质。
- 以对比的手法,通过“你不是园丁”的陈述,对比出诗人自己对露水的深刻理解与常人的漠视。
- 整首诗结构紧凑,节奏明快,通过重复和强调,强化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艾蜜)
/火柴
至暮年
猛然发现
自己原来就是一根火柴
到处寻找火柴皮
划不划得着
全靠的是运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诗人将自己比作暮年时才意识到的“火柴”,形象地传达出对自身价值和命运的思考。
“至暮年,猛然发现,自己原来就是一根火柴”,这句诗给人一种突然的觉醒之感,仿佛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到了晚年才对自己有了深刻的认识。
“到处寻找火柴皮,划不划得着,全靠的是运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暗示人生的机遇和成功并非完全由自身掌控,运气在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无常和不确定性的感慨。
写作技巧:
1. 比喻手法: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火柴”这一形象的比喻,将自己比作火柴,使抽象的人生感悟变得具体可感,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2. 以小见大:通过火柴这样一个微小的事物,映射出人生的重大主题,如命运、机遇等,体现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3. 简洁含蓄:诗歌语言简洁凝练,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4. 情感真挚:诗人在诗中真实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写作技巧,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艾蜜)
/在千岛湖看捕鱼
上天有好生之德
网虽是凶器
网也可以有好生之德
千岛湖的渔网是有讲究的
网眼的大小
就是生死之门——
能从网眼游走的鱼
叫逃生
继续活
长大
直到被下一网网住
现在
捕鱼是千岛湖的一个旅游项目
——人们多么喜欢看那些鱼在网里挣扎!
甚至欢呼起来
甚至雀跃起来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千岛湖捕鱼这一现象,以下是对其的赏析和写作技巧分析:
主题与情感:
- 诗中围绕千岛湖捕鱼展开,表面上是对捕鱼场景的描述,实则蕴含着对生命、道德以及人性的深沉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渔网和鱼的命运,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类对待生命的复杂态度。
- 诗中的情感并非单一的,既有对鱼命运的怜悯,也有对人类在观赏捕鱼时表现出的冷漠和兴奋的批判。
写作技巧:
- 对比手法:“上天有好生之德”与“人们多么喜欢看那些鱼在网里挣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上天的慈悲与人类的无情。
- 象征意义:渔网不仅是捕鱼的工具,更象征着命运的无常和生死的抉择。网眼的大小成为决定鱼生死的关键,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 语言简洁有力:整首诗语言简练,却能精准地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如“能从网眼游走的鱼/叫逃生/继续活/长大/直到被下一网网住”,简洁地描绘了鱼的生存困境。
- 引发思考:诗歌结尾“甚至欢呼起来/甚至雀跃起来”,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其他生命的痛苦时所表现出的麻木不仁,引发读者对人性的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内涵和巧妙的写作技巧,让读者在感受捕鱼场景的同时,也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艾蜜)
/干旱
干旱当然是不好的事件
但也不是完全不好
它可以把一些被水掩盖着的
湖堰的底露给我们看
虽然它们不一定是真相
但它们已经接近真相了
赏析:
这首诗以“干旱”这一自然现象为主题,展开了富有深度的思考。诗人并未简单地对干旱进行好坏的绝对评判,而是通过独特的视角,挖掘出干旱所带来的意外启示。诗中提到干旱能让被水掩盖的湖堰底部显露,暗示着在困境或不寻常的情况中,往往能发现一些平常被隐藏的事物。
诗人还强调这些显露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相,但已经接近真相,引发读者对表象与本质、探索与认知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哲理的韵味。
写作技巧分析:
1. 反常规立意:通常人们会认为干旱是完全负面的,但诗人却指出其并非完全不好,这种反常规的观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思考。
2. 以小见大:通过干旱使湖堰底部露出这一具体的现象,引申到对真相的探讨,以小场景反映出深刻的哲理。
3. 引发思考:诗中不给出明确的结论,而是用“不一定是真相,但接近真相”这样的表述,留给读者自行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增强了诗歌的韵味和感染力。
4. 语言简洁: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却能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意图和情感。
(艾蜜)
/灯笼
灯笼是挂在高处的
我们搭梯子也要把灯笼挂在高处
灯笼还要挂在显眼的地方
这些灯笼就是我们所指的显摆之物
话说回来,它不显摆
如何照亮黑处?
灯笼就是用来显摆的
你看它们那样子就知晓了
风吹日晒雨淋的也是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了对灯笼这一常见事物的独特思考。
- 主题与立意:诗以灯笼为载体,探讨了“显摆”这一概念。作者认为灯笼的“显摆”并非贬义,而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通过照亮黑暗来发挥作用,传递出一种对事物本质和价值的深刻洞察。
- 意象运用:灯笼这一意象,既具体又富有象征意义。它既是生活中常见的照明工具,又象征着那些为了发挥作用、带来光明而不得不展现自己的存在。
- 语言风格: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如“我们搭梯子也要把灯笼挂在高处”,生动地描绘了人们为了让灯笼发挥作用而做出的努力。
写作技巧分析:
- 对比与反讽:诗中先提到灯笼是“显摆之物”,看似是负面评价,但随后又指出“它不显摆,如何照亮黑处?”通过这种对比和反讽,突出了灯笼“显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 以小见大:作者从小小的灯笼入手,深入思考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引发对更广泛事物的思考,以小见大,富有哲理。
- 反复强调:诗中多次提及灯笼的“显摆”,强化了主题,加深了读者对这一观点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短小精悍,通过对灯笼的描写和思考,给读者带来了关于价值与展现的新视角。
(艾蜜)
/华丽转身
我有不少好绿茶
放忘了喝
以为过期了
正准备扔掉时
南方茶专家友人说
"勿扔
绿茶只要存放得当
经年后它就是一种黄或红茶"
我将信将疑地泡了几种过期绿茶
果不其然
这些险些被我扔掉的茶
已然华丽转身
我后来得知
所有的茶原料都是一样的茶叶
制作方法不同
茶的品种就不同
有一种最重要的制作方法却被我们忽视了
那就是时间
时间就是这么厉害的东西
它可以让事物万劫不复
也可以让事物华丽转身
赏析: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茶”为切入点,富有哲理地探讨了时间的力量,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内涵。
- 主题与寓意:诗通过讲述绿茶存放得当可变成其他茶的经历,引申出时间对事物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思考。强调时间既能带来毁灭,也能带来转机,富有辩证意味。
- 意象运用:以“绿茶”作为核心意象,生动具体,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得以形象化展现。
- 语言风格:语言简洁质朴,通俗易懂,却蕴含深意。如“时间就是这么厉害的东西”,直白的表述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写作技巧分析:
- 以小见大:从生活中常见的茶叶变化,上升到对时间作用的宏观思考,使读者能从熟悉的事物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 对比手法:“时间可以让事物万劫不复,也可以让事物华丽转身”,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间影响的两面性,增强了诗歌的张力。
- 结尾点睛:最后一句直接阐述时间的厉害,点明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发深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内涵,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表达,使读者对时间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艾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