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我们尊敬的李全修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17日20:3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3 岁。他是湖北省特级教师、黄石市著名文史学者,曾获曾宪梓奖、董必武教育基金奖,李老师是我老师的老师,所以我一直称他师爷,师爷对我偏爱,对我人生的指引,对我诗作的点评,我受益颇多,无比感恩,我深情怀念师爷,让我再道一声: 师爷,谢谢您!
以下是师爷李全修先生在微信公号中读了我的诗后的留言,我基本上都留了下来,今天读来,非常感动,也觉弥足珍贵!
@只读到这8首。都很好,视角和构思都很独特,从物性引出的理深邃而趣味浓郁,是咏物诗与言理诗的巧妙融合,所写灯笼白鹭菜园之类事物因同自己人生岁月具有密切关联,笔端还隐隐含有一种怀旧的缱绻之情,所读8首诗都把物、象、言、理、情五者熔于一炉。一如已往,每首都钤有胡氏的印章,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这种风格已臻于化境。
有没有尝试另外风格的想法?古代大诗人往往在以某种风格为主要特征的同时,还会追求风格的多样化,走集大成的路,屈、陶、李、杜、苏、辛、王维…莫不如此。足下有意于此乎?
注意,不是改变,原有的风格不要放弃,而是丰富。陶渊明虽然偶尔有“金刚怒目式"作品,但"静穆"仍是其主要风格。好不容易形成的个性不要丢弃,那是你的商标与招牌。多样化是表明你不仅是只有“一招鲜"。
@读2022.6月诗
读后:1.六十何尝白度;2.古人如王右军苏东坡等没有想过当书法家,所以他们随意所写的草稿、便笺等都成了名帖、国宝,一些今人已经是堂堂书法家,哪管得身后有没有名帖;3.饶毅说中国有太多太监人格,所以首先要自宫,然后才能粉墨登场;4.不仅古代寓言在说着今天,鲁迅的作品也在说着今天,许多历史也在重演;5.北大博士争当城管,是社会出了毛病…
@评胡晓光《叹杜甫》一组诗(2022.4.29):
意在言外,促人深思,发人深省!好的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寓言的性质。晓光这几首诗每首当可当作寓言来读,而且读者都可按自己的理解联想到与之相对应的现实。
@2022.10月诗附言:
从具体之事见出一般之理,是寓言的特点。这一组诗都带有寓言的品格,体现了观察的精微私思想的深邃。我常认为,好的诗,好的散文,好的小说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寓言的品格。寓言的寓意就隐含在故事之中,揭示寓意时只需点到为止,用精要的语言击中要害,为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而不用过多的阐释。愚以为本组诗中有的话多了一点,不够凝炼,如最后一首,戛然止于“这才捡回一条老命”,也未尝不可,或者用一两句把“爱听恭维的人最易受忽悠”的寓意点到即止。门外谈诗,幸勿哂笑。
@李全修致胡晓光:
自己觉得(对你诗的评论)还是中肯的。我对你的诗歌定位是:前期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歌唱者,后期是一个深邃的思想者。都提到你后期是回归,这只能是指回归诗歌创作,从创作的状态来讲,我认为不如用“变法"来概括,是经过20余年沉淀之后以崭新的面貌与风格出现的“变法",使作品更凝练,更富有内涵,更具有多义性,更能耐读。
@在樟树组诗后跟帖:
很普通的话经过一番组合就变得韵味无穷,就像把高粱酿造成为酒一样。在诗艺上这叫做平中出奇。
隐与显是辯证的,并不是绝对的显优于隐或隐优于显。隐到晦涩,令人像猜谜一样不知所云未必就好。你的诗卒章揭示旨意并不是都把话说完说死,而是留有读者思索的余地。例如鳄鱼的尸体也能吓人一跳,你并没有说穿为什么这样,而留待读者思考。再如说想不到那么小的香樟花却香了整个一条街,为什么这样,也是让读者思而得之。黄瓜、金银花诸篇也都是有“留白"的。你的诗在取象、设譬、表达方面还很有特点,前天没时间细谈。我很重视作品的辨识度这一点,这是个人风格的体现。不过你的那些咏物言理诗要注意防止变成一种程式化的套路。风格与套路有时较难区分。
@ 很喜欢晓光的新作,在诗中用方言,用诗阐释方言,用方言表现民风民俗,借方言抒发浓厚的乡情,风趣幽默,别有一种风情,令人解颐,耐人品味,开创了新诗创作的一个新领域,创造了胡氏诗歌“专利"。诗句善用有变化的复叠,有一种循环往复的韵律感。结构上善于“卒章显志",颇类似相声的抖包袱,常令人会心一笑。
风格依旧。总有独特的视觉,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憬悟。依然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与吕永超写清明的诗异曲而同工,好在不仅具有亲情的温度,还有人生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抒情与哲思融合无间。语言表达上仍是我曾经说过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胡氏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