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观察周报(2025年第1期)

财富   2025-01-06 16:57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债务观察周报(2025年第1期) 





债务动态

01


提上限扩范围 专项债补充项目资本金规模有望提高

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项目资本金,是筹集重大项目资本金、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将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一系列政策优化,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整体规模将有所提高,但在实施上可能会受限于依然有限的支持范围以及配套的商业化融资。为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应打出政策“组合拳”,在继续优化专项债券政策的同时,还需从营商环境、配套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协同发力。

我国长期以来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下称“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项目资本金必须为非债务性资金。一般来说,承接项目资本金的主要来源是企业自有资金、股权融资资金或专项债券资金等。360数智科技集团高级投资总监唐川此前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地区专项债券资金用于项目资本金的比例较高,或说明该地区其他几项融资途径相对匮乏。

在当前背景下,提高使用比例上限对于部分项目资本金筹资能力偏弱的地区有现实意义。2025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的关键之年,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有望在年内开工。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本次《意见》出台恰逢其时,2025年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规模有望提高。

“总体来说,扩大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充分发挥专项债券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撬动社会资本,旨在集中财政投资效应,提高投资效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加速经济动能转换。”汪峰表示。

(证券时报)

02


国家发改委:今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

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三方面加力推进:

一是加大建设力度。继续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重点任务。将水利支持范围拓展至全国大中型灌区、大中型引调水工程;将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等项目纳入支持范围;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

二是加强软硬结合。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相结合,抓紧推进规划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资综合效益。

三是加快工作进度。在去年提前下达今年约1000亿元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近期将再下达一批项目清单,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新华财经)

03


14个省市公布一季度地方债计划 发行规模超8397亿元

1月4日,陕西省公布2024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计划发行额度合计297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60亿元、新增专项债20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37亿元。截至1月4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梳理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安排,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厅公布的发行计划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江苏、湖北等14个省市公布2024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此外,福建也公布了2024年1月份的地方债发行计划,规模39亿元。

整体来看,14个省市公布的一季度发行计划规模已经超过8397亿元,其中山东(除青岛)、江苏、贵州分别以2159.58亿元、1400.87亿元、1049.02亿元的规模位居前三。对于上述数据,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已经公布一季度发行计划的地区来看,披露1月份发行计划的地区较少,总额度在2095亿元左右,发行节奏可能比往年的一季度稍微慢一些,背后或主要有万亿元特别国债、特殊再融资债的影响。在地区分布方面,预计会集中到经济大省,一方面,是其要担起全国经济发展的重任;另一方面,债务压力较大的重点地区因有特殊再融资债发行,今年地方债发行额度或有所减少。在地方债用途方面,可能会重点支持“三大工程”领域。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在“适度加力”方面,蓝佛安提到,在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原则下,继续安排适当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着力提高投资效率。

对于今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情况,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对记者表示,预计一季度地方债投放领域或将集中于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且资本投放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投资建设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同时侧重于为产业经济的扩产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品牌化和平台化等方面赋能。因此,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将加强。

(中国经济网)

04


“熊猫债”吸引力增强 带动境外资金增配人民币资产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热度不断攀升,发行数量、发行金额均创纪录。Wind数据显示,以债券起息日计算,截至12月30日,今年以来“熊猫债”已发行109只,发行金额共计1948亿元,与去年全年相比,发行数量、发行金额分别增长15.96%、26.12%。

专家表示,融资成本较低、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等因素增强了“熊猫债”的吸引力,预计境内融资成本仍将保持相对低位,在此优势引领下,“熊猫债”有望继续扩容。

发行主体和期限结构也呈现新变化。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表示,从发行主体行业看,今年以来,新发行“熊猫债”主体公司所在行业以金融和公共事业类型为主,且纯外资发行人数量和发行金额占比显著提升,发行人结构更加优化。从期限结构看,今年以来,境外机构发行5年至10年期“熊猫债”的金额占比大幅提升,期限结构更加合理。

从短期看,白雪表示,考虑到美联储将采取渐进式降息,短期内政策利率仍将处于高位水平,因此,我国境内融资成本仍将保持相对低位优势,有利于境外机构人民币融资需求释放。

从中长期看,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同时,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将推动“熊猫债”市场继续扩容。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复苏力度进一步增强、基本面长期向好,人民币债券资产中长期收益稳定且可预期,将吸引更多境外主体继续扩大对人民币资产的投资。”白雪说,在当前境内债市结构性资产荒背景下,活跃“熊猫债”的到期收益率高达10%,这意味着“熊猫债”的投资价值依然较高。

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熊猫债”总存量3192.86亿元,与2023年末相比,增长31.19%。

(证券时报网)



观点聚焦



刘尚希:从三个层面构建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体制,促进两个良性循环

一、债务风险管理的宏观背景与政策转变

地方债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化解债务风险既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也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已经实施的“6+4+2”化债方案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责任。当前,全国上下正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其中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因此,化债问题应当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思考,不能仅仅局限于债务本身,而应在全球经济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

二、债务风险管理的中观与微观实践

债务与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条件下,债务作为内因或外因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债务被视为影响债务风险的外因,不应将其视为内因或根源,因为市场经济在另一个维度上就是债务经济。因此,债务风险管理的重点需要相应调整,不应将重心完全放在债务本身上。这一思路的转变已经显现,并且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这种转变是否彻底,以及债务管理体制、债务政策和其他相关改革的进展,都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无论如何,

三、债务风险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核心议题在于实现两个良性循环:债务与资产的循环以及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循环。唯有这两个循环得以实现,才能认为地方债务管理机制真正建立。换言之,构建地方债务风险管理体制机制应聚焦于债务与资产的良性循环以及债务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这一构建过程涉及三个层面。

1、宏观层面:央地财政关系

央地财政关系的核心在于央地财政结构。当前的央地支出结构中,地方支出占比偏高,而中央支出占比偏低,中央仅占14%。因此,提升中央支出比例是关键。央地财政关系的改革是构建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的一个宏观条件,其背后是国家治理层面的央地关系问题。

2、中观层面:政府的或有责任

债务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在于地方政府或有负债转化风险的管控。或有负债是财务会计中的专业术语,对应政府会计准则中的或有支出责任。面对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求,尤其是在微观风险向系统性风险、宏观风险、公共风险转化时,地方政府的或有责任尤为明显。出于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考虑,财政可能需要兜底,即财政承担债务。这些都属于或有负债的范畴。因此,或有负债也应纳入管控范围,必须考虑到这些问题,以避免被动兜底和背债对地方财政正常运行造成冲击。财政管理,尤其是债务管理,必须是全口径的,即包含政府的或有负债。

3、微观层面:投融资模式

地方投融资新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过去BOT对高速公路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投融资平台的转型成为核心议题,关键在于理顺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这包含两个层面的关系:所有者关系和法律关系。这两种关系有时相互交织,难以明确区分,导致在管理地方投融资平台时,时而依据法律关系,时而依据所有者关系。所有者关系和法律关系在不同层面的应用存在脱节,这对投融资平台的转型构成了障碍。因此,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必要的。当前,PPP新机制、REITs以及与生态文明和环境相结合的EOD模式,均为值得探索的地方投融资新模式。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投融资不应仅限于发行债券,而应考虑整合市场与社会力量,构建新模式以集聚各方资源,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这种模式不应将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视为政府单独承担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重视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这在微观层面,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模式显得尤为关键。

(新浪财经)



罗志恒:稳增长与防风险——专项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专项债作为财政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在补短板、增后劲、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2024年11月推出的“6+4+2”化债方案中,“6万亿”再融资债券和“4万亿”新增债券均以专项债的形式发行。2024年发行的专项债中,超四成用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专项债防风险的职能进一步强化。

一、2024年专项债发行使用回顾

2024年专项债发行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多元。一是从资金来源,即债券发行情况看,可分为当年新增专项债券和再融资专项债券,区别在于额度来源。前者来源于年初两会通过的新增额度,主要用于当年新增项目建设。后者属于借新还旧,不超过债务限额即可。“6+4+2”的化债方案出台后,当年新增额度和再融资之间界限相对模糊。“6”属于再融资用于置换隐性债务,6万亿分三年安排,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以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券的形式发行;“4”属于每年新增融资但也用于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为2024—2028年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以特殊新增专项债券的形式发行。二是从资金用途,即债券使用看,包括三大部分:项目建设、置换隐性债务和偿还到期专项债券。

二、2025年专项债展望:额度增加、节奏加快、投向扩大

一是考虑到2024年专项债新增额度为3.9万亿元,2025年要扩大使用范围并采用负面清单,预计规模可达4.5万亿元乃至更高。从短期来看,当前经济仍面临国内总需求不足以及外部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需要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专项债需保持一定的支持力度。同时,还需考虑其中8000亿元新增债券用于置换隐性债务,不能直接投入项目建设。

二是从节奏来看,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有望提前下达,靠前发力。按照2024年新增专项债限额3.9万亿元测算,可提前下达的部分2025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理论上限为2.34万亿元。

三是2025年专项债到期规模低于2024年,预计再融资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在3万亿元左右。2025年专项债到期规模为1.2万亿元,按照到期续发比例85%计算,2025年需要发行1.0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加上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券2.0万亿元,预计2025年再融资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在3.0万亿元左右。

四是专项债投向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投向范围进一步扩大。未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专项债券都可以投,实际是拓宽了专项债投向领域,这有利于地方政府找到合适的专项债项目,让债务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以稳投资稳经济。

五是在10个省份以及雄安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项目申报与审核周期缩短,专项债发行使用效率将得到提高。这一举措将缩短项目的申报和审核时间,同时利用省级政府的信息优势将债券资金投向更能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项目中,提高专项债券资金发行使用效率。同时,需要建立起配套的监管机制,确保专项债券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未被用于“负面清单”领域、不能达到融资收益自求平衡项目或闲置挪用。

六是进一步提高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2020年以来新增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规模呈上升趋势,2020-2024年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规模分别为2631.1、3207.9、2777.0、3022.1和3047.8亿元,占当年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的比例分别为7.3%、9.0%、6.9%、8.3%和9.8%,距离30%的上限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设立于2005年,原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个兼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国家级金融智库。2015年6月,在吸收社科院若干其他新型智库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更名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5年11月,被中国政府批准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之一。


请点击标题下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蓝字关注我们,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并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本公众号独家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文章标题文字和内文文字(包含文末责任编辑)禁止二改!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谢谢理解和配合。

微信号: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ID:NIFD2015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向全中国,全世界讲好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故事,准确向世界阐释党和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跟踪并及时评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事态,正确引导经济金融舆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