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金融强国”丛书(共七册)重磅发布

财富   2025-01-10 12:07   北京  
点击上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关注我们。







1月8日下午,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主办的“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金融强国’学术研讨会暨丛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广东经济出版社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担任主编,携手黄益平、彭文生、陈诗一、李建军、王擎、林义等金融领域众多权威专家共同策划出版“建设金融强国丛书”。丛书紧紧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特别是关于金融强国的重要论述,从历史、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分析,阐释了中国特色金融强国的科学内涵,构筑了金融强国建设的“四梁八柱”,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







丛书发布仪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河等出席会议。


叶河致辞

叶河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金融强国丛书”是一套体现我国金融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精品力作,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理论性和思想性。广东省出版集团高度重视丛书的出版,统筹协调各项出版资源,为丛书的顺利出版保驾护航,并期待通过丛书的出版,进一步加强与金融领域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策划出版更多金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的高水平著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广东出版人的力量。



李扬做主旨演讲

李扬做主旨演讲,并对丛书的顺利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广东经济出版社联合我国金融学界一批中青年学者策划出版的“建设金融强国丛书”,对中国特色金融强国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证,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是一脉相承的。李扬回顾自己30年前在讨论存在不存在中国经济学的时候,曾提出:按照西方的标准,我们做的都不那么规范,但是,我们的经济却这样成功发展起来了,有一些被西方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就在我们这里发生了。你不能说我们的成功实践不对,只能说我们还没有很好的理论来解释它。可能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潜藏着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学的逻辑;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发掘出来,并加以系统化。广东经济出版社的这套丛书围绕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强国,由概念到逻辑再到理论体系的研究思路,对于形成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进行了探索,作出了贡献。



张晓晶发言

丛书主编张晓晶就丛书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这套建设金融强国丛书有三大特点:一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丛书聚焦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特别是关于金融强国的重要论述,从历史、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三大逻辑展开分析,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二是全面展现建设金融强国的“四梁八柱”。丛书“1+6”的结构(一个总论加六个分论),有总有分,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也有脚踏实地的微观剖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四梁八柱”。三是充分体现丛书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前沿性。鉴于丛书分册的领衔作者均是该领域的知名专家且活跃在一线,保证了丛书的专业性、权威性、前沿性。他认为,建设金融强国是一项极具开拓性和探索性的事业,金融强国理论构建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长期努力,久久为功。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金融强国丛书的出版,只是一个开始!



在专家研讨环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保险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金融学院教授李建军,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金融学院和中国金融研究院教授王擎,西南财经大学老龄化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研究院教授林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卓等六位专家学者围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彭文生发言

彭文生表示,从金融如何促进科技创新的视角来谈科技金融,首先需要明确科技创新的来源问题,科技创新遵循内生增长模式,其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类,外部规模经济可以避免内部规模经济带来的一家独大的垄断问题,但是也面临产业上下游如何有效协同的问题,这也涉及到科技创新的外部性问题,因此企业不一定有足够的动力进行科技创新,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从直接财政投入、制度设计等方面对科技创新进行支持。从科技和金融的关系来看,金融推动科技创新,面临着金融自身的外部性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来避免金融的负外部性带来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债务压力等问题。应将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相结合、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相结合。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金融结构是“产融分离、分业经营”。



陈诗一发言

陈诗一表示,2020年,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支持,从财的角度讲,就是金融要为绿色发展服务。绿色金融是环境要素市场与资本要素市场的融合,稀缺的资本要推动绿色、低碳、零碳技术的发展,需要进行资本要素重置,进行绿色投融资、气候投融资等。绿色金融有三个功能,除了进行绿色投融资、气候投融资的首要功能外,还有进行环境资本定价与环境风险识别管理的功能。要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价格信号要准确,才能做好生态价值核算,引领企业绿色投融资决策。我国在绿色金融实践方面,有很多创新探索,比如浙江宁波地区、江苏徐州地区和常州地区的碳定价、碳资产管理、碳资信评级一直都在推进,我国还在衢州市、湖州市、贵安新区等地建立了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绿色金融,就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李建军发言

李建军表示,普惠金融是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体现了我们党的金融政策的人民性,突出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为促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的金融功能。在理论层面,明确普惠金融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框架,构建普惠金融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衡量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在实践层面,注重总结国内外普惠金融的成功模式,尤其是我国在推动普惠金融创新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包括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普惠信贷政策、运用数字技术来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实践路径等,促进包容性增长,推动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等目标实现。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普惠金融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普惠金融的道路,以理论创新来引领实践发展。



王擎发言

王擎表示,金融安全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维护金融安全要做好“两个统筹”,即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统筹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从国内来看,经济转型、房地产市场、高杠杆是危害金融发展、加剧经济失衡的主要问题;从外部看,把握好金融开放程度、捍卫金融自主权、妥善应对大国博弈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举措。维护金融安全除了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还要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核心是从制度建设、机制完善、政策协调等角度提升金融安全治理能力。大国金融安全中的“大国”包含两层含义:中国是地理上的大国,大国问题更加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中国也是经济上的大国,需要立足全球视野、胸怀全球思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上构建全球安全格局。



林义发言

林义表示,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2050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5亿,在此背景下,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为主线,加快发展养老金融成为建设金融强国及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加快金融创新、优化金融结构、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及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尽管近年来全球养老基金投融资管理与金融创新呈现出新特点,但养老金融的系统研究仍较为匮乏。未来,老龄社会与数字社会或将重塑金融格局,加快构建适应老龄社会需要的新金融体系、拓展养老金融的理论边界与服务空间、优化全生命周期的财富分配、提升国民养老金融素养等,亟待各界共同努力。



黄卓发言

黄卓表示,发展数字金融需要关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等现实问题,从中国金融体系的特点出发,阐述传统金融矛盾,分析数字技术对金融体系的赋能机制,从移动支付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与门槛,信贷业务解决融资难题,数字金融向财富管理、保险领域渗透等手段入手,多角度平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发挥数字技术对金融体系的赋能作用,建立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数字金融作为一种创新,肯定存在着一定风险,因此也需要对它进行监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平衡好金融创新的效率与稳定的关系,特别是监管与创新的关系,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书目:

●《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强国》(张晓晶、董昀)

●《科技金融》(彭文生等)

●《绿色金融》(陈诗一、李志青、黄明)

●《普惠金融》(李建军、彭俞超、马思超)

●《养老金融》(林义等)

●《数字金融》(黄益平、黄卓、谢绚丽)

●《大国金融安全》(王擎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设立于2005年,原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个兼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国家级金融智库。2015年6月,在吸收社科院若干其他新型智库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更名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5年11月,被中国政府批准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之一。


请点击标题下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蓝字关注我们,或者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并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本公众号独家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文章标题文字和内文文字(包含文末责任编辑)禁止二改!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谢谢理解和配合。

微信号: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ID:NIFD2015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向全中国,全世界讲好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故事,准确向世界阐释党和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跟踪并及时评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事态,正确引导经济金融舆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