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朋友之间的基因相似度
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科学家们,在学术期刊《PNAS》上发表了一项名为《Friendship and Natural Selection》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朋友之间的基因相似度,甚至达到了第四代表亲的水平![1]
你没听错,就是这么神奇!这意味着,你的好“闺闺”或好“兄弟”,可能真的是你亲手挑选的“家人”!是不是觉得瞬间有了一种“命中注定”的感觉?
不过,先别急着惊讶,让我们从更加科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吧!
图源:pexels
科学家们选取了1932名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参与者需要告诉研究者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是谁。科学家会将他们两两配对,分为朋友组和陌生人组。然后,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标记了40多万个碱基位点变异。经过一番复杂的对比分析后,他们发现:好朋友之间的基因相似度比陌生人更高,亲缘系数为0.0014,相当于第四代表亲的亲缘系数(0.0010)[1]。*亲缘系数是两个个体之间血缘关系程度的度量。
你的好“闺闺”或好“兄弟”,真的可能是你基因上的“亲人”!
02
基因相似度高
就会成为好朋友吗?
你可能会说:“这也太玄乎了吧?基因相似度高就一定能成为好朋友吗?”。
其实,不一定,但基因相似度高的两个人更容易发展出好朋友的关系。
研究发现,基因相似的人似乎拥有一种奇妙的“磁场”,让他们更容易或主动或被动地汇聚于同一环境之中,这意味着两人相遇的机会大大增加。[2]
小编和朋友聚会自己拍的
比如,你们会被同一家甜品店的味道吸引,这是因为好朋友之间存在相似的嗅觉相关基因!
图源:pexels
还有在大学不同专业录取的时候,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作用,将拥有相同优势的人们“巧妙”地聚集到一起,让志同道合的灵魂相遇。
当然,你也可以抛开以上的所有,自由选择好朋友。
03
好朋友是相互
“传染”出来的
1
肠道共享菌株
耶鲁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他们在《科学》(Nature)这一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经常处于同一环境、互动密切的朋友之间,不仅心灵相通,连肠道内的菌株共享率也会更高[3]!
2
饮食习惯互相传染
不仅如此,朋友之间的饮食习惯也会互相“传染”。研究表明,朋友的饮食习惯越健康,你也会被带动得越健康。
相反,如果你们俩都爱吃火锅和炸鸡呢?那就可能率先实现“先胖带动了后胖”的壮举了!
小编好朋友的朋友圈(感谢好朋友的授权!!)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如果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变胖,那么朋友变胖的概率也将增加57%[4]!什么概念?兄弟姐妹间的这种“肥胖传染率”也就40%,伴侣间是37%,而朋友之间竟然高达57%!是不是瞬间觉得压力山大?
3
大脑反应相似
除了习惯传染这一奇妙现象外,好朋友之间的大脑反应,在神经层面上竟然存在着显著的相似之处,而且关系越亲密,这种相似性就越高![5]
这种默契和相似性,不仅让两个好朋友在很多行为、语气、动作、口头禅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同步性,仿佛心有灵犀一点通,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对方的心思。还能帮助我们对抗孤独的侵袭,减少抑郁的风险。当岁月流转,我们步入老年期时,更能降低我们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
小编的好朋友们
看来,选朋友这事儿,基因比我们自己还上心呢!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基因不帮忙,咱们也能靠火锅和炸鸡“传染”出一段深厚的友情。
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通过基因检测,提前预知哪些人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真正的友谊始终建立在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的基础上。你和你的好朋友都是怎么认识的呢?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