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要擦屁股,动物却不用?

教育   2024-12-12 19:01   重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排便后擦屁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个人卫生行为。然而,自然界的动物们却并不需要这一步骤。


为什么排便后人要擦屁股,动物却不用?





直立行走的“代价”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得从人类的祖先——古人类说起。


大约在几百万年前,古人类逐渐进化出了直立行走这一标志性特征。这一进化解放了我们的双手,让我们能够制造工具、狩猎采集,从而大大增强了生存能力,但同时也悄然埋下了一些生理上的“小陷阱”。


     图源:Pixabay


直立行走让我们的脊柱成为了头部、上肢和躯干的承重支柱。长期受挤压,腰间盘损伤和腰酸背痛便如影随形。同时,下肢也承担了更多压力,让你饱尝足痛膝伤之苦。然而,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代价,排便问题也成为了直立行走的“副作用”。


      图源:Pexelx


为了保持身体的稳定,防止向前跌倒,人类发展出了强健的臀大肌,将肛门紧紧包裹在臀部正中线的位置。所以人排便后,排泄物更易残留在屁股上。如果长期残留排泄物,再加上相对密闭的环境,无疑为细菌提供了滋生的温床。肛周瘙痒、肛周湿疹等疾病,都可能因此找上门来。


而反观那些四肢行走的动物们,它们就没有这样的烦恼。身体躯干和腿形成一定的角度,臀部位于拐角处。排便时,排泄物几乎不会在屁股上留下任何痕迹。


        图源:Pexelx



人类消化系统更“懒惰”


之所以人类排便后要擦屁股,动物却不用,除了直立行走带来的结构差异,还和消化系统是否“高效”工作有关


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需要尽可能地多吸收能量。因此,它们的消化系统就像一台高效的榨汁机,将食物中的水分榨取干净后再排出。这些动物的粪便通常比较干燥,就像一颗颗小石子。例如,澳大利亚的袋熊,它们的肠道不但会将食物的水分榨干,还会塑造成方形的粪便再排出。


袋熊|Wikipedia


相比之下,人类的消化系统就显得有些“懒惰”了。我们生活在一个食物等生存资源相对充裕的环境中,导致消化系统不会疯狂榨取食物中的水分。因此,我们排出的粪便中水分较多,这样的粪便更容易残留在屁股上。为了保持清洁,我们不得不进行擦屁股这一步骤。



动物们的清洁方式


虽然许多动物不需要像人类一样擦屁股,但它们也有自己的清洁方式。一些小动物在排完便后会自己舔一舔屁股,就像我们洗手一样自然。比如猫和狗。


小猫清洁|Pexelx


此外,许多动物在排便时会采取一些特殊的姿势来降低粪便停留在身体上的可能性。比如企鹅,它们在拉粑粑时会撅起自己的屁股,将粪便喷射出来。


企鹅|Wikipedia


河马,它们在排便时会快速晃动尾巴,将粪便向四周甩开,在保持身体清洁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护自己领地的作用。


河马|Wikipedia


还有一些中小型的食草哺乳动物,如兔子,为了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则会将软便排出后迅速从肛门吞入,等到晚上时再排出更为坚硬的粪便。


兔子|Pexelx




卫生纸的由来


看完五花八门的清洁方式后,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聊聊上厕所时那不可或缺的“伙伴”——卫生纸的由来吧。


其实中国对卫生纸的使用其实比西方要早。公元前六世纪,纸张已经走进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然而,当时的纸张产量并不多,主要用于书写和绘画等高端用途。直到后来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纸张产量的增加,卫生纸才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卫生纸制造领域的起步较晚,直到1857年才正式踏入批量生产的行列。彼时,他们采用了马尼拉麻纸,来打造这种生活必需品。这种卫生纸呈现出独特的片状结构,触感上与现今我们使用的细腻柔软的卫生纸相比略显粗糙。而我们更为熟悉的卷筒卫生纸,更是到了1890年的美国才开始批量生产的。



卷纸|Pixabay


那么在卫生纸问世之前,人们如何解决如厕后的清洁问题呢?


人们会使用各种天然材料来进行擦拭,比如陶瓷碎片、木片、竹片。古罗马时期的人们还会使用海中打捞上来的天然海绵来擦拭。这些海绵被绑在棍子上使用,每次用完后先用水清洗,接着浸泡在盐水或醋中进行消毒,然后循环使用。


哈哈,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对“擦屁股”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


其实,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智慧。下次当你再拿起卫生纸时,不妨想一想,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小小象征。



参考资料

  •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2/0617/c404214-32449141.html

  •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100419

  • http://his.newdu.com/a/201708/24/17040.html

  •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15/04-29/7242211.shtml



好奇号
《好奇号》官方公众号——少儿科普,就是好奇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