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原因
飞机延误原因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很多。
首先,恶劣天气如暴雪、暴雨等是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使出发地和目的地机场所在城市的天气状况都良好,航班也可能因天气原因而延误。这是因为在飞行航路附近可能覆盖有低云区、雷雨区等恶劣情况。
小编正在候机的机场大屏。(我啥时候才能回家啊)
可同样是飞往某地的航班,为什么有些能按时起飞和降落?
首先,由于不同机型在设计、性能存在差异,它们对气象条件的容忍度也各不相同。即便是相同的机型,不同航空公司也有不同的起飞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飞机是否可以起飞也和机长有关。他们会根据飞机状态、机场设施、当前及未来的气象条件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果评估结果不达标,他们有权拒绝飞行。
民航法规定:“机长发现民用航空器、机场、气象条件等不符合规定,不能保证飞行安全的,有权拒绝飞行”。
流量控制
飞机也会“堵车”!虽然航空公司和机场已经为所有飞机排好了航班时刻表,但是飞机还是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不会按照规定时间表起飞和降落。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航班流量较大的情况。可是每一片空域、每一条航路都有一定的容量限制。当超过了这个容量,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就会对机场的飞机进行流量控制。通俗来讲,就是飞机需要排队等待起飞。
图源:pexels
既然有流量控制,为什么不晚点登机呢?
让旅客长时间闷在狭小的客舱里似乎并不人性化。但实际上,流量控制是常事,一般时间不会太长。而且,同一方向的航班可能很多,你的航班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向管制部门及早申请起飞。越早申请,等待时间会越短。这就像排队买票一样,如果你早点排队,就能更早地买到票。
除了流量控制,飞机偶尔也会因为其他管制原因导致延误,但依旧要求飞机完成乘客登机。因为空域随时都有可能开放,不可能等到管制解除后再登机。
航空公司原因
首先,让我们从飞机的安全性说起。如今的飞机,安全系数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图源:pexels
每架飞机都拥有一套详细的定期维护计划,维修人员就像一位严谨的医生,定期为飞机进行全面的“体检”。这些检查不仅涵盖飞机的各个系统,还涉及各种设备,确保它们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正因为重视飞机安全性,航空公司有非常严苛的管理和检修程序,这些检查不仅涵盖飞机的各个系统,还涉及各种设备,确保它们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图源:pexels
一旦发现一些可疑,就需要较长时间来确认。
你可能会想问:机场不是有备用飞机吗?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备用飞机接送乘客?
其实,航空公司确实有备用飞机,但出于成本考虑,数量有限,无法实现所有机场都配备。
旅客原因
当然,这部分情况发生概率比较少,但如果你看过新闻,相信对此也不陌生。
当旅客因个人原因漏乘或登机后要求下飞机中止旅行时,航空公司需立即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旅客与行李的安全。比如进行清舱操作,即将该旅客所交运的行李从飞机上卸下,重新核对行李与旅客的信息等。
图源:pexels
若旅客在甲地,而行李却遗落在乙地,不但会给旅客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不便。更为严重的是,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此漏洞,将危险物品交运后故意不乘机,从而引发航空运输事故,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此外,旅客办理手续后未能按时登机、突发疾病临时取消登机,或是在经停站、过站时未通知航空公司而停止登机等情况,也是导致航班不能按时起飞的重要原因。
其他原因
即便以上几条都按规定时间完成,航班依旧可能延误。
因为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飞机的飞行计划,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安检效率、突发事件(如机场设备故障、自然灾害)、航班计划调整(如航空公司为优化运力而进行的航班合并、取消等操作)、运输服务问题(如行李处理、货物装卸等)、以及空勤人员因素(如机组人员调配、健康问题)等。
为什么飞机有时能提前抵达?
尽管航班延误常见,但飞机提前抵达的情况也并不罕见。
航空公司在对外展示的航空时间表通常不是实际飞行时间,会比实际飞行时间要长一点,这样一来,即使发生意外情况,航空公司也有时间处理。例如,北京到上海的航班计划用时2小时25分钟,但实际飞行时间可能仅需2小时。所以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这班飞机就能提前到达。
图源:pexels
除了预留时间外,顺风飞行可以显著提高飞行速度,使得飞机在更短的时间内抵达目的地。此外,飞机在更高空域飞行时,由于空气稀薄、阻力小,飞行速度也会更快。
还有,机场跑道和空域的空闲情况也是影响航班提前抵达的重要因素。
当机场跑道充足时,飞机可以比预定时间提前起飞,减少地面滑行时间,从而提前到达目的地。同时,在空域允许的情况下,管制员可能指挥飞机直飞某个导航点,以缩短航线距离,进一步加快飞行速度。
最后,旅客的迅速登机也是飞机提前起飞的重要前提。当旅客能够快速完成登机手续并顺利登机时,飞机可以更早地开始排队,进入跑道起飞。
最后,春节临近,希望大家出行顺利!祝大家蛇年大吉!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