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SCO发布社会情感学习政策指南报告*

教育   2025-01-06 07:11   北京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将社会情感学习纳入教育系统主流:政策指南》(Mainstream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education systems:Policy guide)报告,阐述了将社会情感学习(SEL)纳入教育变革集体努力的理由,强调了SEL在提高学习成绩、降低辍学率、改善整体心理健康和福祉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在加强课堂、学校、社区和社会的情感和关系动态方面的影响。该报告系统总结了世界上最新的研究和实践,包括SEL实施的具体案例研究。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初步指导,以促进他们将SEL概念化并融入其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以建设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在该报告中,SEL被定义为获得识别和管理情绪、培养对他人的关心和关怀、建立积极的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和有效处理具有挑战性事情的能力的过程。SEL是一个以关怀伦理为基础的整体学习过程,将认知与学习的社会情感以及相关方面联系起来,以支持学习者的福祉、学业成就和积极的全球公民意识,从而实现积极的社会变革。

之所以需要重视SEL,该报告指出,SEL本身就是一个目的,因为它可以滋养个人的整体身心健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短期和中期来看,SEL可以帮助解决欺凌和人际暴力等问题。长期来看,有证据表明,尤其是在社会、关系和生态系统框架内共同创造的情况下,SEL可以加强个人和社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引领社会转型。

该报告也提出了加强SEL的一些政策建议,涉及概念界定、课程与教学、评估、教师等方面。

其中在定义、框架和确定SEL的优先级方面的建议包括:

——认识到SEL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所有社会的学习者都能从更全面的教育形式中受益。

——将SEL作为基础,就像读写和计算能力被认为是良好教育的基础一样。

——确保SEL的定义、理解和实践与实施地点的文化规范、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表达以及构成学习空间的学习者有着内在的联系。

——支持全面将SEL纳入教育各个方面,以终身和全方位方法为指导,并延伸到工作和社区环境。

在课程与教学法方面的建议包括:

——SEL课程和教学法指向教育变革,因此在将其引入课程时应小心谨慎,特别是由于SEL也需要情境化,以适应文化并具有响应性。这可能还需要分析和加强课程中现有的学习领域,包括已经包含SEL的隐性课程,而不是在已经超负荷的课程中添加新内容。

——识别和利用促进SEL的教学法,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协作学习、服务学习和修复教学法。

——利用数字教学法来推进SEL,同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它们具有文化适应性与敏感性,并与所有学习者的发展相适应。数字教学不会取代教师、教育工作者、学校和社区的关系和社会工作,但它们可以作为SEL项目创造性和灵活的补充。此外,确保它们采用最高标准的隐私和数据保护,以促进知识共享,造福公众。

——确保SEL教学法具有包容性,并支持学习者的能动性和自信心。

——为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确保SEL不仅作为附加内容集成,而且全面融入课程的各个方面。

在评估方面的建议包括:

——重新思考评估,确保各学习领域(包括通常不被优先考虑的其他学习领域)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等之间的平等平衡,还应包括确保评估和评价不受文化和其他偏见的影响,并且完全是为了学习者和他们的学习过程的利益而设计。

——让学习者参与评估过程,他们应该通过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来为学习做出贡献。

——应特别注意采用差异化的评估和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要针对具体情况,适应全部学习者,包括残疾人、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

——确保SEL评估、监测和评估系统收集信息,以不断改进SEL供给体系。它应该是形成性的、全面的、平衡的、一致的、基于证据的和合乎道德的。

——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创建SEL评估的所有要素:从定义过程和学习成果、所需的能力和技能、可用的资源、所需的改造和工具、要收集的信息以及如何共享和使用这些信息,到结合指定/灵活和预制/非制造的方法以最好地实现目标。

在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方面的建议包括:

——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成功实施变革性SEL至关重要。为了成功地将SEL融入教育系统,应将探究和批判性自我反思、社交和情感能力、韧性、适应性和自我意识融入全面的教师培训计划中。此类培训计划还应帮助教师了解SEL主流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包括他们自己对SEL目的的信念,这些信念可能以包容性原则和文化内嵌的社会和情感过程为基础。

——由于SEL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因此需要为教师提供工具来解码和批判性地解读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环境压力源对他们的生活和学生的影响,包括这些压力源如何与整体学习和福祉相互作用并对其产生影响。

——投资于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福祉,确保工作保障和专业支持,以培养既具备教学能力又具备情感能力的教师,使他们能够有效地管理课堂,进行富有同理心的互动,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福祉。这还需要系统性和结构性的干预措施,以确保教师拥有一个有利于良好教学和学习的健康、安全的工作场所。

——采用基于证据的专业发展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和意识到偏见和其他社会习惯,成为更具反思性的实践者,最重要的是,立志成为他们希望在学习者身上看到的社交和情感能力的积极榜样。

在学校领导层面的建议包括:

——支持建立参与式学校SEL领导机制并使其顺利运作,以重新调整学校流程,使其朝着安全和包容性社会支持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整个学校(包括隐藏课程)参与到SEL的设计和实施中来。

——提供资源和必要的支持,确保学校领导力充满活力,并通过强调优势、关怀、包容和公平的关怀伦理视角,整合个人能力、学校和社区资源以及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庭和更广泛社区之间的关系。

——利用和支持学校作为更广泛社区学习和实践SEL的渠道的作用。这需要为更广泛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共同创建学校活动,将社区的不同成员聚集在一起并吸引他们参与。

在社区与包容性方面的建议包括:

——确保SEL的政策和规划为社区空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作为在学校引入和实践SEL的扩展场所。这是因为SEL需要在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或社会生态系统的背景下考虑,学习不能只发生在学校环境中,学习受到动态相关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影响。

——通过考虑支撑SEL的三个包容性教育基础,制定一种变革性的、系统的SEL方法:(1)终身和全方位的学习视角,涵盖生活的每个阶段和维度以及所有地方的教育;(2)社会生态社区观,以嵌入个人社会关系和物质生态的显著性;(3)以资产为基础的方法作为行动框架,它假设在某个空间中日常生活的人们最有能力了解他们可以获得和调动哪些可用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来实现目标。

——认识并利用SEL的潜力,为所有参与者提供工具和能力,以变革性的方式参与现有的权力关系和结构,特别是从社会关系或社会生态系统的角度,其中涉及系统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利用变革和社会关系SEL的潜力,通过以下方式转移权力并维持变革:(1)建立一个照顾人员社区作为社会联系社区的基础;(2)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架起桥梁,其中更大的本地和全球系统对于发展学习者和社区不可或缺;(3)为实现共同利益的本地和全球转型做出贡献。

——通过创建基于全面、连贯且适用于所有社区参与者的支持性环境,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在SEL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该框架应构成关于SEL栖息地的共同愿景,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系统性和变革性的SEL实施需要将公平、包容和社会正义的观点纳入整个系统的主流。社会关系系统或社会生态系统的每一个动态都需要包括相关的SEL机会——从教室或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微观系统,到地方机构和社区组织的中尺度系统,再到社会、国家和更广阔世界中人们的更广泛的宏观系统。

——为SEL的本土化提供所有必要的支持,这是考虑SEL在教育中的有效性的关键起点。世界文化和社区、语言和文化表达方式可以为SEL提供许多灵感。例如,在拉丁美洲,Buen Vivir(“生活得好”)的概念以团结、慷慨、互惠和互补的概念为中心,与社会正义和社区的目标相关,这与非洲的Ubuntu概念相似。

该报告最后指出:

——SEL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并为教育变革做出贡献,以实现TES、2030年议程、未来公约和其他国际文书所要求的包容、公正、可持续和和平的社会。正如《2023年关于教育促进和平、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所提出的那样,SEL的目的不是取代,而是在转型框架内加强和改进现有的有效教育方法。

——SEL应该在不同的文化和社区背景下仔细地进行语境化,因为有影响力的SEL建立在当地经验、文化和认识方式的基础上,并可以扩展社区对善、教育、关怀和其他存在于世界和与世界的方式的概念化方式。

——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参与概念化SEL,因为当所有相关参与者(从学习者到公共机构)都有意义地参与整个概念、开发、实施和评估阶段时,SEL会更具影响力。正如本指南中提出的,SEL对于政策体系和更系统的SEL方法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充足的财政资源、机构支持和宣传,才能将其从教育的边缘带到中心。

——最后,SEL不是万灵药,而是改变教育的更广泛的协调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促进但不能解决系统性不平等和不公正问题,因此在概念化时应充分考虑到解决系统性不平等和不公正问题的更广泛努力。它不能取代这种努力。


资料来源:

UNESCO(2024). Mainstream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education systems: policy guide.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92261


*本文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成果


本文由“教育国际前沿课题组”(IFRGE)成员整理,课题组负责人张永军,编辑刘强。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从官网下载该报告]

更多资讯

收藏|《室联网元宇宙de前世与今生》喧嚣时代的持之以恒...室联未来,日新无界!

【MOOC透视】在第300级台阶上的反思与展望:一个可释放数字化学习效能的“互联网÷”时代的正在由室联网元宇宙进行重构...
【MOOC透视】在第200级台阶上的反思与展望
【MOOC透视】在第100级台阶上的反思与展望
【MOOC透视】事当做后方知难:终于完成了一件极其考验耐心的工作!
《在线学习》杂志:教育信息化应走产业互联网之路

王涛:《现代教育报》打造未来教育教学的“蝶变场”

【MOOC】关于室联网的FAQ(上篇)
【MOOC】关于室联网的FAQ(下篇)

【学习强国】室联网“智慧教室”:打造全新教育生态

中国教育报:“室联网”教育新概念融入智能教室

王涛:从黑板时代到超级屏时代的教育推手

教育信息化规划建设中的“伪需求”辨析系列文章汇编

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学习环境设计与室联网的崛起

【MOOC透视】基于室联网场景回归的混合教学模式走在国际前列了……

【MOOC透视】“室联网”已不再是个单纯的理论概念

【MOOC透视】室联网,也许是你与教育的新联接方式

【MOOC透视】首次亮相:今年,这个词儿可能会叫响……

【每日半刻™】隆重上线:古朴又全新的高效学习、幸福生活模式,【每日半刻™】在线写心!

【每日半刻™】之党建篇:传统又创新的党员学习模式,【每日半刻™】邀您在线写心,一起守住初心!

疫情中的自我照见:人的生活姿态(健康之路)到底是什么样子?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MOOC
“室联网”理论研究和实践服务者,用室联网将各种学习场联动起来! 室联网光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培育生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