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自革命之初就特别重视工农,1975年又一口气选举出五位工农阶级出身的干部为副国级领导人,可见组织的不忘初心。
这五人分别是:陈永贵、吴桂贤、孙健、李素文、姚连慰,其中前三人是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后两人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那么,他们各自是做出了什么贡献而得到中央重用?后来各自又是什么结局呢?
一、陈永贵
在这五人当中,陈永贵最是出名,他1914年出生于山西昔阳,家里特别贫困,贫困到父亲要靠卖老婆和一对年幼的儿女,才能让一家人活下去。
但这种事情毕竟不大光彩,陈父本就心中愧疚,再被乡亲们指指点点,最终不堪压力选择了自尽。
这一切发生时,陈永贵才6岁,骨肉分离的痛楚更让他明白粮食的重要,所以此后他一直在农业上深耕并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1952年,陈永贵当选为大寨党支部书记,有了一定的权力后,他开始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
本来贫瘠的大寨没有多少土地适合耕种,陈永贵却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打倒,他带着村民们去开垦荒山,通过不断的努力真的挖掘出许多良田,这让大家的日子都渐渐变好了。不过他被毛主席注意到,还是因为一场洪水。
1963年,整个昔阳遭遇了特别严重的洪灾,七天七夜的大水冲走了很多人的家,也让很多人感觉失去了希望。大寨当时也是重灾区之一,整个村子几乎沦为废墟。
当水退去村民返回时,看到这残破的景象顿时嚎啕大哭,陈永贵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当“定海神针”,他喝止那些悲伤的情绪:
哭什么?我们大家不都好好的、一个都没被冲走吗?不就是家被毁了了,家也是我们用双手建起来的,现在只不过是再重建一次。他的言语成功稳定住了人心,大家随后开始收拾好心情重建家园。
中央听闻昔阳遭灾的消息后,派了干部下来查明实情,准备调动人手、物资援助。
面对前来帮扶的干部,陈永贵表示大寨什么都不需要,钱也好,人也好,中央可以分给其他灾区。大寨人一定能靠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并且保证完成征粮任务。
见他如此坚决,中央也就遂了他的意,当时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大寨,想知道他们能不能创造奇迹。没想到的是,大寨真的做到了,次年他们社员没人保留口粮400斤、还上交了国家24万斤,这个成绩比起一些国家援助的村子都要强。
毛主席听说后大为赞赏,喊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1964年,陈永贵被毛主席亲点到人民大会堂做报告,许多地方也开始邀请他过去传授经验,一颗新星就此冉冉升起。
而陈永贵之所以比另外四位出名,主要在于他在政治上比较活跃。对于很多重大事务,他都喜欢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于邓公复出之事。
“四人帮”被粉碎后,陈永贵多次对华同志说过不能将邓公“解放”出来;后来邓公确定要复出,陈永贵又特意找到邓公说让他“按老人家的意思办,别折腾了”;
在邓公渐成集体领导核心后,陈永贵又去质问“还要不要走老人家的路线”。这些争论,其他四位干部都是没有的,表现的次数越多,历史的着墨也就越多。
1980年陈永贵辞去了领导职务,1983年他还是去往北京东郊农场担任顾问,继续在农业方面发光发热。不过1988年时他就早早去世了,享年72岁。
二、吴桂贤
吴桂贤1938年出生于河南巩义,她们家也是特别贫困,抗战时期还被日寇洗劫过,一家人过得非常艰辛,从很小开始,吴桂贤就跟着妈妈做些手工活补贴家用。
到了13岁时,日子实在难以为继,吴桂贤便决定外出打工谋生。本来她是想去别人家做保姆,可她的年纪太小,没有雇主敢用,无奈之下她只能一路辗转到了西安。
她在西安听说了西北国棉一厂正在招收女工的消息,立马赶过去报名。招工人员本来见她太小不想录用,不过听说了她的悲惨遭遇后还是破格同意了。
别看吴桂贤年纪小,做起事来却非常努力,她小时候跟母亲做过手工活,有一定的纺织基础。加上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很欣赏她,为她传授了很多技术,因此吴桂贤很快就在车间里脱颖而出。
几年后赵梦桃病逝,吴桂贤接过师傅的担子,继续带领车间努力突破。因为她们各个都有很强的拼搏精神,小组年年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吴桂贤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后来工厂有去往西北大学进修的名额,车间一致推荐了吴桂贤。她也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很用心地学习理论知识,等她返回工作岗位后,成绩又迎来了新突破,吴桂贤由此被评为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
1969年,吴桂贤成为中央委员、陕西省委副书记,1973年她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5年,她更上一步,成为主管纺织部与卫生部的副总理。
不过,吴桂贤不太适应中央领导层的工作,她觉得自己是个工人,就应该回到工厂去,所以当上副总理两年她就主动辞去了职务,继续回西北国棉厂。她将自己的后半生都奉献给了纺织事业,如今还健在。
三、孙健
孙健1936年出生于河北定兴,1951年进入天津内燃机厂担任翻砂工,他也是完全靠自己双手奋斗出越来越好的生活。因为他勤劳肯干,一步步从工人、班长、车间主任等职务做到了内燃机厂党委书记。
后来在一次会议中,他又凭借一篇《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两步并作一步跑》演讲稿一鸣惊人,开始到市里任职。有一次周总理去天津视察,孙健也要负责汇报工作。
在汇报时,孙健对各种数据精准掌握,无论周总理临时提问什么,他都能答得上来,显然是多次深入一线的结果,所以周总理对他有很大的好感。后来周总理从别处了解到,孙健并非造反派上台,而是踏踏实实从工人干过来的,心里就更有提拔的想法。
1975年,孙健成为了主管工业和交通的副总理。只不过他在这个职务上也没做多久,1978年3月,他还在外面视察工作,突然接到电话通知停职检查。他本来想回到天津内燃机厂,但上面让他去了天津机械厂。
反正还是一线工人,这样的工作他也很喜欢。1985年,上面来了指示,说可以安排孙健当中层干部,他的生活就有了很大的好转。奈何长期在一线,他的肺部有很大的健康问题,1997年11月,孙健因肺癌离世,享年61岁。
四、李素文
李素文1935年(一说1933年)出生于辽宁沈阳,1956年到沈阳市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当一名卖菜女工。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心地善良,常常能举一反三地帮助别人。
为了能把菜卖好,她专门去向拥有几十年经验的大厨学习做菜,这样有人去找她买菜的时候,她就能给出建议。如果有顾客不知当天吃什么好,她还会根据别人的喜好来做搭配。身边人需要帮忙,李素文都会全力相助。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她这个卖菜女工从来不损公肥私,哪怕家里人有时饿着肚子,她也不占公家一分便宜。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有一位特别优秀的女工,她也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李素文以卖菜女工的身份,先后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她被推举为优秀代表,做了《为革命卖菜》的发言,当时台下的周总理被感染,激动地七次带头鼓掌,会后毛主席也握着她的手连声道谢。
1975年,李素文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她依然保持着朴素的作风,并还是拿着原先的工资,这就使得她因拮据出现过几次令人感慨的事。
有一次中央安排李素文到阿尔巴尼亚参加活动,可她全是旧衣服,自己都感觉拿不出手,无奈之下只好借了别人一身。到了阿尔巴尼亚,要出席晚宴,她又没有钱去打理头发,还是大使馆联系了一家华侨帮她免费弄的。
只是李素文在副总理的职务上也没担任多久,1978年组织把她调回沈阳一家糖果厂工作,最开始许多工友对她冷嘲热讽,不过她没有理会,只是踏实工作,仅用数月的时间,包装糖果的速度就超过了大多数人。
5年后,李素文又靠实力成为了糖果厂副厂长,她多次抓住机会为厂里拉来订单,赚了很多钱,直至1989年退休。她是真心为人民服务,后来还义务到沈阳北运河一带当清洁工,一个月领取200元的“辛苦费”。2022年李素文病逝,享年89岁。
五、姚连蔚
姚连蔚1935年出生于陕西西安,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抗美,回国后他转业进入西安847厂成为一名工人。他操作车床特别认真仔细,获得过“生产突击手”的光荣称号。后因成绩突出逐渐当上领导职务。
但是大运动来临后,姚连蔚成为西安“工联”首领,还进行过武斗。这一点,他跟上述四人都不同。
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姚连蔚因有过在847厂这种较高科技水平军工企业的工作经历,还参与了我国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
只是后来审查“两案”时,中央对大运动时期的过激行为进行了审查,姚连蔚因为“工联”的经历被撤销了职务并开除党籍,回到生产劳动岗位工作。2012年姚连蔚因病去世,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