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邀您阅前思考
顺势而为,借势而起,造势而进。对于接下来的圆通,你怎么看?
文/驿站老鬼
2025.02.06
“国内+国际”这对CP,已成为圆通的新标配。
前段时间,圆通董事长喻渭蛟给圆通定下了2025年的发展总基调——
2025年是国内“一号工程”全面见效之年,也是国际“一号工程”全面开局之年和圆通智能化升级开拓年,强调要打造国内国际一张网,夯实国内增市场、拓展国际拉市场,抓好精准揽派、终端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升国际快递、国际货运、国际供应链、商贸等核心业务。
透过上述信息不难发现,“国内+国际”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被寄予厚望 。由此也不难想象,如果说国内市场是圆通的A面,国际市场就是B面。A面夯实,B面拓展,AB面的协同效应一旦起势,无疑将打开多重想象空间。
再结合当下情形看,2024年,圆通在国内的成绩非常抢眼,在国际上也是气势如虹。不论是进军中亚快递,还是推出国际卡空联运业务,圆通愈战愈勇,也越来越稳。2025年,圆通要在国内和国际“双开花”,夯实国内增市场、拓展国际拉市场,一增一拉,双向赋能和促进,或将带来更大的收获和惊喜。
整体来看,圆通的战略用意,可概括为两个字:造势,造的是“国内+国际”新气象之势。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造势”与“顺势”不同,需要主动制造、推动、或强化某种形势或趋势,圆通的“造势”是一个更加主动的行为。
毋庸讳言,这两年,靠“低价抢市”的价格竞争不再是行业角逐的重心,而以短链条、高时效、专属化等分层服务为特征的“价值战”和“服务战”将全面开打。这也是摆在所有快递玩家面前共同的难题,再不及时转向,就有被淘汰的风险。
揆诸现实,野蛮生长期后,当下各大快递企业,尤其是高度依赖电商业务的快递企业,无论是服务水平、价格体系、运营效率都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在这种高度饱和、竞争差异化并无悬殊之处的快递市场里,任何一家行业龙头企业,仅靠单一的业务并不能支撑企业长远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快递行业“反内卷”风向愈加鲜明的背景下,寻求一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有的选择。
在诸多转折点上,如果复盘圆通去年的变化,真的可以称得上“渐入佳境”,或者说“游刃有余”。业务量稳居“榜二”,节节攀升,自去年3月份日均单量突破7000万件大关后,2024年圆通完成业务量266亿件、日均件量7288万票,再次稳住居面。
尤其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圆通的单票收入同样的“稳的可怕”,2024全年单票收入同比降幅约5%,与同期申通8.1%和韵达13.4%的降幅相比,可以说是相当克制了。
这也说明圆通在“规模增量”与“价值增量”上的平衡做的非常出色,产品结构也越来越健康。
以往,我们观察圆通的国际布局和业务拓展,获取到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呈现,但现在,尤其从去年开始,圆通出海的道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敞亮。
一方面,圆通的国际“影响力”清晰可见。
近年来,在“进博会”、“链博会”等重量级活动上,圆通接连亮相,喻渭蛟也多次出席各类高层次国际性会议,全方位展示了自身国际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也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展现自己的实力和优势,重塑其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圆通也在真刀真枪的干、真金白银的投。
为了构建全球供应链服务能力,圆通这几年发力提升“仓、干、线、配、关、技”等全链路能力,推进信息流、包裹流、资金流、关务流“四流合一”,以满足更多高质量解决方案及产品的技术需求。
除了修炼内功,圆通还不断扩大“朋友圈”,与供应链上下游的链主企业、电商平台等合作出海,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起了自主可控的全球供应链物流系统。
目前来看,圆通“全球供应链”战略布局这盘棋的“棋眼”,正是其正在嘉兴建设的“东方天地港”。作为圆通实现“中国联世界、世界联世界”的重要战略支撑,东方天地港预计将于2025年在浙江嘉兴投入使用,并承担圆通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长三角商贸集散中心、共享型多式联运中心三大功能。
可以预见,随着“东方天地港”的投建,圆通未来在海外市场会有更大的乘数效应,可发挥的巨大价值与潜力空间,不可限量。
依托“东方天地港”,圆通未来的策略将以其为跳板,开辟广阔空间、注入新动力,把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蛋糕做大。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圆通还迎来了一位“关键先生”——周建。去年3月份,圆通国际快递在港交所公告,宣布任命周建为执行董事、行政总裁。作为快递行业的一名“老兵”,周建可以说是行业高管中为数不多的高学历人才,且拥有丰富的国际业务经验。此番周建的履新备受关注,也被认为是圆通“提速出海”的一个关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