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17:24
本期执笔:
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 洪梓超
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欧阳娟
金鹰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 吕雅楠
权益观点
国内市场前期已充分定价政策的乐观情形,短期部分超涨行业的回调需求,叠加外部宏观不确定性的影响,预计市场短期仍将震荡承压。国内方面,本周数据再次验证近政策端行业已见改善,能否持续发力和向企业、居民端良性传导将成为未来内部信心的重要支撑点,短期预计风险偏好将持续收敛;海外方面,一方面特朗普胜选后提名的执政团队多是对华强硬派,消息面上会对A股市场边际上造成一定压力,且“美国优先”推动的强势美元使汇率持续承压;另一方面俄乌和朝鲜半岛等地缘政治局势再度趋于紧张,预计市场短期避险情绪将持续升温。
短期建议对国内权益仍维持中性偏乐观,保持均衡配置。行业配置上,关注具有较强业绩支撑、低估值的大盘价值股,兼顾避险属性较强的黄金、军工和粮食能源等板块。一方面,短期政策再度大幅加码的空间有限,风险偏好大概率持续收敛的背景下,交运和公用事业等业绩稳定、估值相对较低的行业配置价值凸显。同时,对短期仍有政策持续催化的行业,在回调到支撑位后可适当增配,如自主可控和基建链等,地产的短期催化有限,短期仍需以观望为主。此外,适当增配黄金、军工和粮食能源等防御型资产,以应对全球地缘政治形势日趋复杂带来的各种“意外情形”。
固收观点
周资金整体偏松,资金分层仍偏高。下周政府债缴款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对资金价格有一定影响。本周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近期政策冲击叠加政府债供应对债市情绪预计仍将形成压制;长期看资金中枢或随政策利率调降下移,新增政策效果不确定性较大,内需修复持续不强,美大选后出口不确定性增强,基本面环境仍有利于债市,建议控制久期,关注超调交易机会。本周转债市场收跌,操作上加大波段操作力度,把握交易机会,基于业绩确定性和性价比优化结构,挖掘补涨和产业端机会。本周信用债受益于化债,延续回暖,收益率和利差整体下行。
(1)证监会:11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稳定,着力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加快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完善强监管防风险的制度机制,多举措强化投资者保护质效,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竞争力和内在稳定性。吴清表示,长期投资、短期投资都欢迎,但现在市场上更需要把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打通。证监会稳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权益类ETF规模。(中国证券报)
(2)工信部:11月20日,工信部修订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条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原20%提升至30%。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六是加强规范名单的动态管理。(中国电子报)
(3)商务部: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11月22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就回答记者提问。王受文表示,下一步加强供需对接,组织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开店的外贸企业和境外的智慧物流平台进行对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举办跨境电商交易会、供需对接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鼓励平台企业、链主企业深入地方特色产业带,帮助更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借助跨境电商的线上平台接触到国外采购商。(中国证券报)
A股:本周公布的财政收入同比增速较前值显著回升,税收收入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贴近政策端的指标继续验证改善;另一方面,10月社会用电量数据增速不及去年同期,失业率(尤其青年失业率)仍较高。海外方面,美国11月标普全球PMI数据显示商业情绪有所好转,对未来一年的信心达到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且特朗普胜选后一系列“美国优先”的举动推动美元继续强势上行。受短期获利兑现和地缘政治局势趋于紧张等因素影响,本周A股市场在缩量宽幅震荡后,于最后一个交易日大幅下跌,A股日均成交额降至1.7万亿元,国证2000、上证指数、沪深300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97%、1.91%、2.60%和3.03%。
风格方面,周期>成长>金融>消费。行业方面,前期超涨行业的获利盘具有较大兑现压力,本周多数行业出现回调,TMT、中游制造业和部分消费行业振幅较大。消费方向,受益于商务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消息刺激,商贸零售和纺织服饰分别收涨2.2%和0.1%,其他板块均回落,食品饮料和社会服务等行业跌超4.0%。科技成长方向,前期涨幅较大的背景下,近期美国加大对我国高科技投资限制引发市场担忧,计算机、电子和通信分别下跌3.3%、3.3%和3.8%。周期方向,本周跌幅相对较小,石油石化、建筑装饰和建筑材料分别收跌1.6%、1.6%和2.3%。金融地产板块,房地产、银行和非银金融分别下跌0.8%、1.2%和3.6%。
海外:本周全球重要指数涨跌分化。受国际形势动荡、美国11月标普PMI数据好转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道指、纳指和标普周内分别上涨1.96%、1.73%和1.68%,其中道指收盘价创历史新高,周内英伟达业绩披露后科技股一度下跌,主因或是其业绩指引不及预期和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结构从Hopper架构芯片转向良率相对较低的Blackwell架构芯片等因素所致。欧洲方面,英国富时100和德国DAX周内分别上涨2.46%和0.58%,法国CAC40下跌0.2%。亚太地区方面表现分化,受上周韩国财政部长提出及时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市场和三星宣布大额回购等事件影响,韩国综合指数周内上涨3.49%,日经225周内下跌0.93%,大中华区方面,台湾加权指数上涨0.71%,创业板指、上证指数和恒生指数分别下跌3.03%、1.91%、1.01%。
本周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全周1年国债活跃券下行3.50BP,10年国债活跃券下行1.50BP收至2.08%。11月税期整体影响偏小,本周资金整体偏松,资金分层仍偏高;截止周五隔夜R001加权收至1.61%,R007加权收至1.8%。
基本面
海外方面:美国11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为48.8,预期48.8,前值48.5。11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初值为57,预期55.2,前值55。11月标普全球综合PMI初值升至55.3,为202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11月份综合产出指数初值报55.3,高于10月份的54.1。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11月的商业情绪有所好转,对未来一年的信心达到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新政府将降息和采取更有利于商业的做法的前景,激发了更大的乐观情绪,进而帮助推动产出和订单流入增加。”
美国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降至4月以来最低。美国截至2024年11月1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小幅降至21.3万,为4月27日当周以来新低,低于预期的22万和前值的21.7万。美国截至11月9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则升至190.8万,高于预期的187.3万和修正后的前值187.2万。尽管10月初飓风“海伦”和“米尔顿”以及波音等航空公司工人罢工造成了干扰,导致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激增,但裁员人数仍少,缓解了招聘放缓对就业市场的冲击。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下降,表明在上述冲击过后,11月非农就业数据可能会明显反弹,或会影响美联储12月是否再次降息的决策。
德国10月PPI同比降幅收窄。德国10月PPI同比降1.1%,预期降1.1%,前值降1.4%;环比升0.2%,预期升0.2%,前值降0.5%。德国PPI同比连续第16个月下降,但降幅收窄。同比下降的主因在于能源跌价,而降幅收窄是因中间产品价格(同比升0.4%)、消费品(耐用品价格同比升0.9%)和资本货物价格(同比升2.0%)均有所上涨。若剔除能源价格因素,10月德国PPI同比上涨1.3%,与9月持平。此前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和欧盟10月CPI均现反弹,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加剧了欧洲地区面临的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风险,可能会引发通胀指标的阶段性上升。
英国10月通胀超预期回升至目标上方。11月20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0月通胀率为2.3%,较9月份的1.7%大幅反弹,高于预期的2.2%;环比升0.6%,预期升0.5%,前值持平。除去能源、食品、酒精和烟草价格外,10月核心通胀率为3.3%,较9月份的3.2%略有回升;环比升0.4%,预期升0.3%,前值升0.1%。从分项来看,英国10月通胀的超预期表现主要来源于服务业,通胀率由9月的4.9%升至10月的5%,其中,住房成本尤其是租金居高不下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PPI也显示出同样的迹象,制造业和服务业成本分化,价格压力由商品领域逐渐转向服务领域。此前,财政大臣发布新的预算案,被市场认为可能推高通胀,限制英国央行未来的降息空间。10月通胀数据部分印证了这一看法,数据公布之初,英镑快速反弹,英镑对欧元升至1.2上方,事实上自英国脱欧后英镑很少到达这一点位。不过,一次数据的偏离可能难以动摇英国央行的决策,最重要的是考虑到英国前三季度GDP的缓慢涨势,当局可能面临刺激经济与稳定通胀的两难。
日本10月出口增速扩张、对华进口额创新高,连续四个月贸易逆差。日本财务省公布10月贸易统计初值显示,日本10月商品出口同比升3.1%,预期升2.2%,前值降1.7%;进口同比升0.4%,预期降0.3%,前值由升2.1%修正为升1.8%。10月总贸易收支为逆差4612亿日元(214.48亿人民币),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贸易逆差。10月日本进口额同比增0.4%至9.8879万亿日元,连增7个月,创历年同期次高,主因日元疲软和能源价格上涨,导致进口成本增加,此外还有日本工资上涨驱动私人消费回暖的因素(薪资驱动的持续通胀,也为日本央行的进一步加息提供可能),其中,电子计算机类和有色金属矿分别增长46.0%和38.3%;对华逆差7810亿日元(363.20亿人民币)、对华进口额创历史新高。而出口额则是2个月以来首次同比增加,其中半导体等制造装置对华出口大增42.6%,主因中国半导体设备投资扩大提振,整体对华出口同比增1.5%(前值为下滑7.3%),引领了出口复苏;对美贸易收支为顺差7993亿日元(371.7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2%,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可能阻碍日本未来出口的担忧升温。
国内方面: 10月当月税收收入年内首次同比正增长。据财政部最新数据,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981亿元,同比降1.3%。10月当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5.5%,较前值上行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1.8%,为年内首次正增长,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增长1.53倍;非税收入同比39.6%,较前值大幅加快26.1个百分点。税收数据往往与经济数据呈正相关,9月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下经济边际好转,体现在税收数据上。例如国内消费税同比10.2%,除低基数因素外,也同9-10月社零增速显著回暖相印证。非税收入的大幅改善,同财政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全年实现收支平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政府存量资源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有关。此外注意到,11月15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第15号公告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除主动作为,推动经贸关系稳定、降低贸易摩擦隐患,加快出清低端产能、优化供给侧,促进出口价格回暖、降低价格无序竞争外,也有助于减轻财政负担(今年1-10月,我国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规模达1.7万亿元,去年同期为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多,同比增速近10%)。降低我国相关优势产品的出口退税,或是未来促进出口行业产能迭代、出清过剩产能的一个手段。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去年同期8.39%,低于去年同期增速。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去年同期12.16%;第二产业用电量53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去年同期8.58%;第三产业用电量13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去年同期14.3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去年同期-0.65%。1月至10月,全社会用电量8.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分析,前10月国内电力消费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保持增长,畜牧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长达9.8%,渔业同比增长7%。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保持增长,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前10月,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2.5%;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1%;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10.9%。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7.4%、14.2%、11.3%、10.6%,用电量增速相对领先。三是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高速增长,同比增长达54.1%。四是居民生活累计用电量快速增长,但随着高温因素消退,10月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比9月大幅回落19.7个百分点,是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10月中国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不含在校生)继续下行,25-29岁青年失业率小幅回升,青年劳动失业率仍较高。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0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1%,前值17.6%;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6.8%,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16-24岁青年失业率继续下降,但25-29岁青年失业率则小幅回升,反映高校毕业生从校园进入工作后,就业的稳定性仍偏差。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为1222 万人,同比增43万人,为历史最高。我国就业的结构性压力将持续存在,相应宏观逆周期政策保持积极强度具有必要性。
11月LPR报价维持不变。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4年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与上月持平。考虑到10月各期限LPR报价均大幅下调25BPs,且11月7天逆回购利率没有调整,11月LPR报价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随着前期存量政策持续发力、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释放,10月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回升向好,加之目前银行净息差压力仍然较大,11月调整LPR报价的必要性较小。后续主要关注经济修复进度及银行负债端压力,考虑到人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不排除LPR有进一步调降的可能。
资金面
本周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贬值。截至11月22日,美元指数收盘价107.49,美元指数单周上涨0.8%;美元兑离岸人民币(USDCNH)收于7.2597,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0.33%。
本周央行开展7天逆回购操作18682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18014亿元;开展1个月国库定存1200亿元,中标利率2.16%,银行对资金或仍有较强需求。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规模大,央行操作相对积极;政府债缴款压力升高,资金分层仍偏高;11月缴税压力不大,税期整体影响偏小。目前银行融出规模尚可,市场杠杆保持偏高水位。截止周五隔夜R001加权收至1.61%,R007加权收至1.8%。
下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18682亿元,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726亿元、2883亿元、3021亿元、4701亿元、6351亿元;3个月央票互换到期50亿元。下周国债计划发行1期贴现国债,尚未公布具体计划,计划到期300亿元;地发债计划发行9412.53亿元,到期90.60亿元,政府债已公布发行合计9021.93亿元,政府债发行及缴款压力抬升。10月12日财政部举办新闻发布会,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2024-2026三年实施;今年发行窗口较短,后续专项债发行压力预计增大。
估值面
本周大盘权重指数估值整体回落。具体看,创业板指估值分位数下降1.0%,创业板50估值分位数下降1.9%,中证1000估值分位数下降2.0%,沪深300估值分位数下降3.0%,上证50估值分位数下降3.5%,中证500估值分位数下降3.7%,中小板指估值分位数下降5.1%。横向比较看,中证1000估值分位数位于50-55%附近的历史分位区间,沪深300、上证50的估值分位处于40%附近的历史分位,中证500和中小板指处于20%-35%附近的历史较低位区间,创业板指和创业板50的估值分位水平处于10%-20%左右的历史低位区间。
分板块来看,周期、消费、科技、金融估值水平均同步回落,其中科技板块的降幅最大。具体来看,周期板块方面,交通运输、钢铁、建筑材料、石油石化和建筑装饰估值分位分别下降1.1%、1.1%、1.3%、1.5%和1.8%;消费板块方面,商贸零售估值分位上升1.1%,医药生物、家用电器和美容护理估值分位分别下降2.1%、3.0%和3.4%;科技成长板块方面,电力设备、传媒、计算机、通信、国防军工和电子估值分位分别下降1.5%、2.1%和2.2%、3.4%、3.6%和3.6%;金融板块,房地产、银行和非银金融估值分位分别下降0.3%、0.6%和5.3%。
注:1)单元格越红,代表同期数值排名越高,反之越低;2)历史分位取自2005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表现当下估值所处历史的位置,数值越高,所处历史估值越高。
情绪面
本周A股交投活跃度显著回落。A股日均成交额回落至1.7万亿的水平(前值2.18万亿)。上证综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的日均换手率均有所回落,其中上证综指换手率1.33%,沪深300换手率0.71%,创业板指换手率3.01%。
投资展望
财经风向标
国内市场前期已充分定价政策的乐观情形,短期部分超涨行业的回调需求,叠加外部宏观不确定性的影响,预计市场短期仍将震荡承压。国内方面,本周数据再次验证近政策端行业已见改善,能否持续发力和向企业、居民端良性传导将成为未来内部信心的重要支撑点,短期预计风险偏好将持续收敛;海外方面,一方面特朗普胜选后提名的执政团队多是对华强硬派,消息面上会对A股市场边际上造成一定压力,且“美国优先”推动的强势美元使汇率持续承压;另一方面俄乌和朝鲜半岛等地缘政治局势再度趋于紧张,预计市场短期避险情绪将持续升温。
投资策略
利率债:本周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全周1年国债活跃券下行3.50BP,10年国债活跃券下行1.50BP收至2.08%。本周资金仍维持宽松,但周一市场担忧地方债供给压力,长端上行,后续关于供应节奏等传闻缓解市场担忧,叠加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半周债市偏强。
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在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内需改善、以及央行在配合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安全之间的平衡。经济增长方面,2024年10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1%,高于近几年季节性水平;制造业产、需均有所上行,PMI生产指数录得52,PMI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小幅回升但仍位于荣枯线之下;被动去库存仍在继续,价格指标表现仍较为一般,经济弱修复仍在进程中。10月社融增速小幅下行至7.8%,单月新增较上年同期减少4441亿元,政府债融资同比少增但拉动作用仍在继续,企业中长贷表现继续偏弱,居民中长贷表现有所好转,地产新政后地产销售积极变化略有显现;M2增速7.5%,M1增速回升至-6.1%,政府存款投放、央行流动性释放、股市波动等对存款数据有一定拉动作用,企业长期经济活力仍有待观察。11月票据利率持续处于低位,信贷需求预计仍偏弱。
今年以来地产销售数据表现仍较为一般,当前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较慢,就业和人口增长压力趋势上仍不利于全国范围内地产整体发展,刚需群体购买能力和购买意愿未见显著改善。近年来部分城市开始试点推行收购存量房源以进行城投收储的探索,用于保障性租赁需求,但目前央行再贷款等资金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直接资金投入尚且不多,后续推进情况仍有待观察。近期存量房贷及税费调降正逐步落地,目前对地产销售影响尚小。
进出口方面,10月我国出口3091亿美元,同比12.7%(前值2.4%),进口同比-2.3%,进口数据持续偏弱。10月出口数据较强,除低基数影响外,9月台风天气影响也导致出口需求后置。从出口国别看,美欧日出口占比下降,东盟出口同比+15.8%,持续表现较强;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升,通用机械设备、钢材、家电、医疗器械、集成电路等出口同比增速较快,鞋靴、手机等出口同比增速下行。10月韩国越南等出口数据也较强,短期外需仍有一定支持;美国大选落定后,中美经贸关系对出口节奏影响或抬升。
通胀方面,10月CPI同比0.3%,环比-0.3%,10月蔬菜和猪肉价格均呈现环比走弱、同比涨幅收窄的趋势,对于食品项的正向拉动作用减弱;油价下行,非食品项表现也不强。10月PPI环比-0.1%,同比-2.9%,当前国内需求疲弱,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低迷,对工业品价格形成持续压力,黑色金属、煤炭等大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表现一般。尽管近期新增稳增长政策较多,但短期内对工业品价格的提振效果有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仍需时间。
财政方面,2024年1-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为-1.3%(前值-2.2%),较上月降幅继续收窄,10月税收收入同比继续为负,1-10月税收收入累计同比-4.5%(前值-5.3%)。同期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缩减19.00%(前值缩减20.20),下行幅度有所放缓,地产销售依旧偏弱的情况下,土地市场依旧不景气。1-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7%,10月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基金相关支出水平有所抬升,近期财政部将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地方债预计缓解部分财政压力,但后续对基建拉动如何仍需观察。
综上,近期一系列新增政策公布,政策冲击叠加政府债供应对债市情绪预计仍将形成压制;目前货币政策仍偏积极,但年内政府债发行、银行融出情况或仍对资金面形成扰动,资金价格或仍维持政策利率附近;但长期看,资金中枢或随政策利率调降下移。长期看新增政策效果不确定性较大,内需修复持续不强,美大选后出口不确定性增强,基本面环境仍有利于债市,建议控制久期,关注超调交易机会。
研究随笔
支持政策逐步落地 医药行业有望回暖
一、国内方面
1、国内方面:
(1)2024年11月初,国家医保谈判顺利开展,共涉及127家企业、162种药品,其中医保目录外药品117种,医保目录内谈判续约药品45种。此次谈判规则延续2023年,整体温和。
(2)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 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完善预付金管理办法,通过预付部分医保基金的方式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医疗费用垫支压力,激励定点医疗机构更好地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3)国内一级生物医药投融资数据未来有望在宏观经济政策发力下回暖。截至2024年10月31日,10月医药行业全球融资额达468亿元(不包含IPO和并购融资,下同),同比+34%,环比-25%;1-10月融资额达到5650亿元,同比+29%;国内市场2024年10月单月融资额达75亿元,同比+47%,环比+202%(24年10月国内融资项目包括康方生物19.42亿HKD再融资);国内市场2024年1-10月融资额达到694亿元,同比-18%。
2、医药企业经营动态
2024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全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76%,略有下降;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76%,下降幅度较上半年有所扩大,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放缓后成本及管理费用等仍然较为刚性。单三季度显示行业整体压力没有明显改善,行业整体收入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0.2%和2.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13.5%和20.8%。从三季度经营情况来看,各板块表现不同:①制药及创新药:化学制药板块持续走出22年的经营谷底,收入稳健,利润增速较往年明显改善,其季度波动主要来自于龙头公司授权费用确认节奏及部分公司的经营调整;创新药公司持续推进商业化、国际化及降本增效,龙头公司表现较好。②CXO: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及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影响,板块增速放缓,各家订单分化。常规业务及海外订单仍较稳定。③器械:单季度增速较Q2有所回落,主要受设备及IVD板块等影响。行业内部分化明显,高值耗材整体恢复最好,集采对高值耗材影响不一,出清的部分品种盈利明显较快;设备受更新政策推迟影响,整体有所下滑;IVD下滑较多与基数及政策扰动有关。④中药:行业受高基数及政策扰动整体承压,OTC头部品牌公司仍表现出较好的经营韧性。⑤血制品:Q3经营波动,主要来自白蛋白等品种的竞争格局变化。⑥原料药:行业供需逐步恢复至正常节奏,同时板块内公司积极推进制剂和CDMO转型,贡献业绩增量。⑦连锁药店:环比有一定改善,各家公司积极调整,观察行业出清信号。
3、政策方面
(1)医疗服务价格调整:2024年11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第二批)的通知》,主要涉及肿瘤标志物检验价格项目。第二批价格治理选取糖类抗原测定、癌胚抗原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10个检验项目。其他肿瘤标志物检验价格项目要一并予以规范治理,坚决举一反三,扩大规范治理成果。
(2)集采:2024年11月15日,浙江省医保局发布《乳房旋切针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ZJHCCG-2024-01)》。此次集采由浙江省承担并具体实施,共计32个省(区、市、兵团)组成采购联盟,本次带量采购周期为3年,首年采购需求量为666839根,首年协议采购量于2025年上半年执行,最高有效申报价为1428元。
4、国际方面
(1)生物安全法案草案持续进展:参议院暂未将S.3558放到参议院的NDAA中(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中),如果S.8333法案通过众议院,后续单独立法的可能性加强。
(2) 11月13日,普米斯宣布与BioNTech达成股权收购协议。根据协议条款,BioNTech将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已发行股本。此外,BioNTech将在普米斯达到双方约定的里程碑条件时,额外支付最高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3)11月14日,默沙东与礼新医药宣布,默沙东已协议获得礼新医药新型在研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LM-299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独家许可。
投资策略:
1、短期看:医疗反腐开始常态化,对终端影响平稳,企业适应性增强;医药工业端经营稳健,季度间同比增速下半年有望迎来基数间的高增长。
2、中长期看:医药需求呈现刚性且随着老龄化趋势持续加强1)退休人口结构占比提升,健康老龄化、老龄化增量贡献加大2)药监、医保政策出台密集,有利于行业规范程度,出清中小不合规品种及企业,行业格局相对从小而散变为集中。3)政策端持续加码,创新药被定义为新质生产力,且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各部委各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措施真金白银支持。
3、方向上:①创新药,满足临床价值真创新的品种,有FIC、BIC潜力,获得国际MNC认可,BD落地或有BD预期的Biotech公司;研发管线有厚度,商业化能力强的,现金流稳增长的Big pharma公司。②中药:政策免疫、业绩稳健,国央企背景,低估值有分红;老龄化受益的标的。③随着招投标数据回暖加速,财政发力下设备更新换代持续落地,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国际化出海高端智造的影像、内窥镜、生命支持设备等公司
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欧阳娟
风险提示: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本基金的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