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快评 | 重磅会议召开 部分资金借预期兑现快速降仓

财富   2024-12-13 18:04   北京  

今日三大指数均回落,创业板跌幅明显,两市成交放量,多数宽基指数下行。其中:上证指数下跌2.01%至3391点;创业板指跌幅尤其明显,今日下跌2.48%;港股恒生指数今日同样大幅回落,截至A股收盘下跌1.81%;沪深两市成交放量,日成交超过2万亿元。


市场情况


WIND数据显示,除传媒外,申万31个一级行业其余均下跌,个股普跌。其中:传媒、社服、纺服、通信及公用表现相对较优,涨跌幅分别为1.44%、-0.15%、-0.74%、-0.96%和-1.11%,而地产、非银、有色、军工、食饮表现靠后,平均跌幅在-3%左右。全市场5300多只股票中有4406只下跌,赚钱效应较弱。
    


12月重要会议顺利召开,政策预期大致兑现,今日A股重要指数大多放量回落,部分资金降仓迹象明显。12月前后,市场行情基本围绕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变化来展开演绎,且从11月末开始上证指数逐步缓慢走高,市场的政策预期不断加强。12月9日政治局会议释放了“稳定楼市股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积极表述,进一步提振了市场预期。

昨日晚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正式发布,基本符合此前预期,但由于指数已积累一定涨幅,且市场共识前期有被过度抬高,所以今天股指反走出了利好兑现的逻辑,上证指数下跌2.01%。此见利好出逃的“熊市”逻辑,与过往A股大多数时候的表现几无二致。

昨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方面,主要看点如下:

首先是关于宏观的关键提法:(1)明年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2)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超长期建设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3)适时降准降息;(4)新闻联播版本省略了“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说法。

其次是关于扩内需的关键提法:(1)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2)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3)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房改造;(4)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

再次是关于产业层面的关键提法:(1)开展人工智能行动;(2)加快沙戈荒新能源积极建设、新能源及内卷竞争治理;(3)制定促进生育政策。

整体来看,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务实,且与前两天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表述基本一致(特别地,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虽未再见到“超常规逆周期”的表达,但相关的其它文字表述及关键政策指向均清晰体现出类似定调,不存在部分机构投资者所担忧的短短两天之内的前后两个会议上所决策的意图出现较大调整的杞人忧天式的担忧)。具体对明年的宏观政策方向的表述上,财政更加积极且着墨较多,货币延续适度宽松的表述,稳住股市置于总论,有望巩固乃至抬升A股市场的下沿支撑。

海外方面,美国11月通胀符合预期,12月美联储再度降息已几乎成定局。近期美国11月通胀数据公布,基本符合预期,美联储12月19日会议降息25bp悬念不大。

具体来看,美国11月未季调CPI同比2.7%,符合预期,高于前值2.6%,已连续2个月反弹;核心CPI同比3.3%,符合预期,自2024年6月以来基本走平。剔除食品、能源、住宅后的“超级核心通胀”环比为0.12%,10月和9月分别为0.08%、0.16%。此外,美国11月PPI同比增长3%,预估为2.6%,前值为2.4%;美国11月PPI环比增长0.4%,预估为0.2%,前值为0.2%。

CPI公布后,美股和黄金持续走高,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先跌后涨。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不大,市场预期12月降息25bp的概率从90%左右升至接近100%,2025年底前隐含的降息次数从3.4次降至3.3次,即12月降息的情况下,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大概率再降息2次。目前看,12/19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再降息25bp已基本无悬念,但表态可能偏鹰派。

展望2025年,美国通胀将面临三重压力:住房通胀可能止跌反弹、工资-物价螺旋压力、此外还有关税的影响,预计整体通胀压力将有所加剧。此次联储会议将更新经济预测和点阵图,需重点关注对明年降息幅度的预测,是否出现大幅下调。

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层面,指数两次确认3500点阻力位,短期或回归区间震荡,但政策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长期方向仍不变,全力振兴经济的政策意图表达已较为充分。如果说9月底的一揽子新政是正式吹响了这一轮政策大转向的号角,那么年底前的重磅会议,则更体现为积极政策的再度确认和更为加力的信号,是政策层面的二阶拐点。中长期看,A股市场仍处于持续修复的窗口期。


12月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落地,市场预期得以验证,未来将进入一段政策真空期。上证指数在11月8日和12月10日两次上攻3500点阻力位未过,预计市场短期或回归震荡并等待下一次的突破契机。不过,政策长期方向仍不变,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仍可积极有为。

10月以来,从金融部门到中央层面的政策催化不断,在货币、财政、资本市场层面持续释放转向信号,12月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持续释放“稳定楼市股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积极信号。中国经济延续向好仍是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及潜在的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有助于推动经济的企稳回升和市场风险偏好的进一步修复。重大政策出台最终有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摆脱向下螺旋,重新提振民众和企业的信心,激发国内内需市场的庞大潜力,助力中国经济重回健康增长轨道。

行业配置上,岁末年初,可重点考察“股市流动性”、“稳增长政策”及“中美博弈”等三大叙事的可能变化本轮A股上行行情的背后,有着上述的三大重要叙事,而12月以来,上述叙事可能都在出现一定的边际变化:“股市流动性”方面,继“并购重组”相关热点降温后,题材炒作的整体情绪开始偏向谨慎,但市场成交仍然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稳增长政策”方面,化债方向的交易或已告一段落,但促消费政策预期可能还将进一步发酵,而市场预期的降准降息操作或也正在路上;“中美博弈”方面仍需要重视,美国大选结束后新的重要官员任命已基本确定,但未来通过社交媒体等施加重要影响的可能性仍存。
具体配置来讲:(1)“稳增长政策”方面,重点关注促消费政策预期相关的商贸零售家居传媒文娱等,后周期地产链可能存在左侧弹性机会。(2)“中美博弈”方面,半导体国产替代仍是重点领域,华为链的投资机会也值得重视,军工方向或迎来再次布局期。(3)“股市流动性”方面,成交保持活跃,继续指向证券与互联网金融。


借此机会,刊登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刚接受某重要金融媒体的跨年行情采访观点,供投资者参考。


摈弃熊市思维,布局跨年行情


1、在您看来,跨年行情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纵观A股历史,岁末年初时段,往往容易出现跨年行情。

一方面,每年的最后一个月,影响来年经济运行及市场演进的重磅会议往往渐次召开,而这些会议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重大政策讯号——无论是清晰的严谨文字表述还是可能的重要目标数据暗示,都可能对来年的宏观经济走向及可能的股市演进带来较强烈的决策指引。另一方面,年末又多是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绝对收益型投资人)兑现一年收益、“马放南山”的过渡阶段,并且,每年末至来年初,往往也是市场流动性先趋紧再转松的边际变化较大的特殊时期,由此而可能产生的一定市场波动,恰又为更愿意积极参与来年投资的其它类别投资者提供相对不错的布局时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无论是跨年行情还是春季躁动,A股在每年这个阶段的实际表现,常也成为预演来年市场可能走向的关键信号。

2、今年而言,目前跨年行情是否已经展开?当前市场环境是否满足跨年行情发生的条件?

我们认为,今年的跨年行情实际已悄然展开中。一方面,12月正陆续召开的重磅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相关的重要部级会议)吸引着市场的极大关注。今年9月底一揽子增量出台以来,稳增长重回重要位置,近期相关重磅会议对明年政策端做出的更积极定调,令A股市场的投资者开始对明年的政策力度、聚焦方向及宏观形势的向好变化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另一方面,虽然每年年底前绝对收益型资金兑现浮盈的情形同样存在(尤其在今年上半年红利资产已有较丰厚收益及9月下旬以来股市系统性机会爆发的客观环境下),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各方对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步入修复期的信心在逐步恢复,大量前期踏空的场外资金也希望找寻到合适的“上车”良机。而即便是偏绝对收益型的机构,面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空间已显著受限的未来较大投资压力,在资产荒的约束下,庞大的机构资金也需要将配置方向至少是部分转向资本市场,以挖掘可能的收益增厚的机会。

如果说9月底的一揽子新政是正式吹响了这一轮政策大转向的号角,标志着疫后政策从1.0版本(政策温和、点状托举、固本培元为主),迅速切换为疫后修复中期的2.0版本(政策全面转向,全力稳信心、稳预期、稳经济;金融、财政、产业等各关键领域齐发力,强调政策协调配合等),那么年底前的重磅会议,则更体现为积极政策的再度确认和更为加力的信号,是政策层面的二阶拐点,A股演绎跨年行情的政策环境已然具备。

接下来,预计美联储即将开启年内的最后一次降息,而市场目前较普遍的共识是,国内的新一轮降准已在途中,而明年初的降息也有较大概率。顺便补充下,面对2025年国际地缘形势的新的不确定性影响及贸易环境预期的较大冲击,全球已不断有央行加入到提前或进一步降息的队伍中,体现出较明显的政策前置意图。而全球仍相对有利的流动性环境,也为A股跨年行情的延续提供了一定支持。

3、日前召开的中央重磅会议,对今年的跨年行情有何影响?

12月已先后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给市场注入了政策转向和持续加力的明确信心。

政策目标看:对经济增长有更清晰的指向,市场较普遍预期,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或继续保持在5%左右;对“稳楼市股市”有不同寻常表述,令市场了然政策的关注点和聚焦方向。

政策基调上: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政治局会议上并首次提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货币财政要“适度宽松”。

政策方向看: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明年重要任务的首位;外部压力加大背景下,努力激发内需活力,提振消费、改善民生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凸显。

总体上,我们认为明年的财政、货币政策都有望比今年更为积极、给力。其中, 2025年的财政政策,预期可表现得更为主动,充分发挥全面振兴经济、推动结构转向和促进产业升级的火车头作用。目前市场共识是,预计明年两会上公布的赤字率可能在3.5%-4.0%之间。我们估计,最终的数字可能在相对偏高甚至不排除略超上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部风险和可能压力的对冲考量)。
而在货币政策方面,由较长时间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今年以来的“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再到最新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述程度上的持续跃升,彰显出政策力度、支持程度的明显变化。除了岁末年初可能的降准降息外,我们初步预期明年降准幅度大概率在100BP以上,降息或在50BP左右。“财爸”、“央妈”齐发力,将助力中国经济的持续回暖向好,也将有望助力跨年行情的推进及相关政策鼓励方向投资机会的进一步演绎。

4、就A股市场而言,如何看待924以来的行情表现,后市如何展望?

我们判断,2021年初3700多点以来跨度3年的股市调整大概率已在今年结束,年初及三季度先后在2700点以下的两次探底过程,构成此轮熊牛转换的两个关键节点(且下半年的低点已高于上半年)。

今年以来,市场底、政策底、情绪底、流动性底已先后出现,目前A股市场仍大体围绕增量政策、流动性变化及投资者情绪,演绎主要由流动性驱动的股市修复性行情的第一阶段过程,待明年中期前后股市盈利底出现,预计A股市场将真正开始演绎由企业基本面与市场流动型双轮驱动的股指经典修复过程。

短期,在重要会议结束之后,“买预期卖现实”的较强投机性考量之下,部分投资者或选择落袋为安的操作策略。此外,海外一些有影响力的机构在对国内政策端的过高预期落空及对明年经贸前景的过度悲观估计之下,对明年经济形势及国内市场走向有相对谨慎的判断,某种程度上或也将放大A股中短期的波动。于此,我们建议,投资者需要果断摈弃连续3年的股市回落过程中所形成的僵化熊市思维,以更积极的心态和操作思路,迎接股市已处于明确反转期的投资时机,A股震荡修复、回升向好的势头仍在途中。

5、中长期而言,您看好A股哪些细分领域机会?

国内政策已明确从传统的投资驱动向消费及创新驱动切换,从中长期而言,相关领域均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消费方面,继续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扩围加量的家电汽车、家居家纺、消费电子、食品饮料及服务型消费领域(婴育、养老、文娱等),都值得认真梳理和挖掘。

至于科技创新,中国经济要成功完成转型升级,科技方面的自立自强同样不可或缺。面对百年变局下的复杂国际地缘环境,我们只有依托产业链优势和持续的创新推动,才能显著降低被“卡脖子”的重大风险,确保国家的整体安全、产业引领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细分方向上,AI、星网、低空、半导体、机器人、创新药等诸多领域,也都有值得A股投资者深入挖掘的可能机会




风险提示: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13。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相关指数、行业等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公司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基金的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金鹰基金
金鹰基金客服小e真诚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