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着力整治巩固,全面管控风险!
船舶安全载运危险货物是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的关键。船舶载运油类、危险化学品等危险货物,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或重大泄漏事故,可能导致船舶严重损害、人员重大伤亡和环境严重灾难等事故。
自2024年4月26日以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聚焦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风险,着力打击突出违法行为,坚决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全面提升船载危险货物本质安全水平,助力构建一体化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
2017年2月13日,APL旗下运力为6350TEU的集装箱货船APL AUSTRIA发生大火,原因是瞒报的次氯酸钙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大火,事故船舶燃烧了三天三夜,造成重大损失。
次氯酸钙,分子式:Ca(ClO)2,俗称漂白精、漂白粉、漂白剂等,主要用于工业漂白和杀菌消毒。其外观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成品有粉末、颗粒或片状。溶解于水,溶液为黄绿色半透明液体。
次氯酸钙粉末
次氯酸钙化学性质活泼,危险特性如下:
● 在高温下易放热分解,并引起着火或爆炸;
● 粉尘刺激黏膜;
● 与有机物或铵化合物接触可着火;
● 在潮湿状态下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
● 与酸类反应释放刺激性、腐蚀性、有毒的氯气;
● 受热或接触杂质(如金属粉末:铁、锰、钴、镁及其化合物)会分解,易缓慢发热。
近年来,次氯酸钙的出口量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次氯酸钙生产国,其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的近60%。2023年,中国次氯酸钙的出口总量约为11.9万吨,主要出口国家包括越南、俄罗斯、泰国、巴西、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全球次氯酸钙的运输形式主要是海运和陆运两种方式。
(一)分类和编号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以下简称《IMDG规则》)将次氯酸钙货物划分到第5.1类氧化物质,均具有海洋污染性,部分货物还同时具有第8类腐蚀性副危险。
第5.1类货物标志
第8类货物标志
海洋污染物标记
根据货物状态、有效氯含量、水分含量等性质,《IMDG规则》共包含9个次氯酸钙货物条目。货物形式为次氯酸钙(干的或水合的)和次氯酸钙混合物(干的或水合混合物)。
注意:对于水合次氯酸钙和水合次氯酸钙混合物,可通过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运输条件进行鉴定后进行豁免。
(二)包装要求
次氯酸钙货物包装性能除需满足包装类Ⅱ或包装类Ⅲ的要求外,还应遵守包装导则P002和特殊规定PP85的要求,不允许使用包装袋、中型散装容器、大宗包装和罐柜进行装载。
(三)积载隔离要求
积载代码为D。货船和载客数量较少的客船只允许舱面积载,载客超过限制数额的客船禁运。
船舶积载时,应避开热源,避开生活居住场所,货物运输组件必须遮蔽以防止阳光直射。
集装箱内包件的积载,应保持货物之间的空气循环流通。
应与酸类、氨化合物、氰化物、过氧化物等隔离。在同一集装箱中,不得和可燃材料积载在一起。
(四)应急处置
根据《IMDG规则》EmS指南(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反应措施指南),次氯酸钙在运输中的应急反应措施代码为“F-H,S-Q”,具体如下:
发生火灾时,船员应尽可能在远处有防护的位置灭火。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可能无效,应尽量使用多个水龙喷雾灭火。舱内着火时,要打开舱盖尽可能地通风;当货物暴露在火中时,不要移动已暴露受热的包件。
发生溢漏时,船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自给式呼吸器和防火花软底鞋。舱面溢漏时,应用大量水将溢漏物冲洗下船并清除污水;舱内溢漏时,船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入舱内,并根据物质的状态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当集装箱发生溢漏时,还应提供充分的通风。
近几年,各地海事管理机构查处多起次氯酸钙货物谎报瞒报案件,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有力保障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谎报瞒报不可取,安全合规心上记。最后,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危险货物“海运通关速成宝典”:
一选二包三装箱,四贴五报安全行!
小编再次呼吁,希望广大货主货代加强自律,遵守法律规范,杜绝危险品瞒报再次发生。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