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技师】卢雅敏:让检验技术成为临床最亮的“眼睛”

健康   2024-12-11 22:25   广东  


卢雅敏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临床医生,机缘巧合,却走上了临床检验之路。在研究生期间,她做实验表现出极高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在凝胶孔内成百上千的加样,她的手又稳又准,同学戏称真是干检验的料。入职11年后的今天,她回头想起这句评价,对检验这份工作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医学检验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并不是单纯的加样或是标本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每一个检验结果数字背后都事关一个鲜活的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技术必须专业,要确保每个细节都不出半点差错,大意不得。”


时刻谨记“严谨、博精、团结、奉献”的初心,作为检验医生,卢雅敏始终崇尚医生的职业精神、抗疫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严谨求真,融入临床

检验报告就是医生的“眼睛”,每一份检验报告,都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因此,必须确保每个细节不出半点差错,高效精准地为临床和患者诊疗提供有力保障。卢雅敏说:“专业的仪器、细致的质控、再加上检验人精益求精的专业技术,才能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面对每天成百上千份的标本和报告,高强度的日常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项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异常标本的复查、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的判断,都需要检验医生具备强大的执行力与分析能力,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让她对检验工作始终保持敬畏心。


2023年的一天,值班期间的卢雅敏为一位门诊患者做常规的血液检测,发现患者白细胞指数异常偏高。“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又进行了人工和仪器的复核,镜下发现其血细胞中有许多幼稚细胞,就建议其去血液科进行相关检查。这位患者最后确诊为血液系统疾病。”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通过患者的检查结果,结合其临床表现给出意见,再去指导临床医生的诊断。以循证医学为主导的今天,医学检验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份高质量的检验报告来自检验前、中、后三个环节全流程的质量控制,检验前这个重要的环节发生在实验室外,这就意味着要想提升检验前质量,必须走出实验室。在微生物室岗位干的久了,她越发感觉到缺乏临床资料的一管血、一个标本其本身的检测结果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必须及时与临床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才能更好的做出检验方面的决策。带着这样的理念,卢雅敏主动走出实验室,积极参与到医院感染控制和护理标本采集方面的培训,走向临床科室,与临床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临床医生对检验的诉求,同时为临床标本采集给予相关的经验和建议。

视患如亲,温情检验

卢雅敏在学医之路上明白了尽管检验医生并不能直接去治病救人,但是面对每一位来到医院检验科寻求帮助的患者,她都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和安慰。“换位思考”、“共情”是她在科室医德医风培训中常常提到的字眼,也是她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始终践行的宗旨。她表示:“实验室是外人的‘禁区’,是普通民众觉得神秘又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着一群与病毒‘赛跑’的勇士!我们要确保每一份样本的精确,为临床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我们的万无一失,能换来民众的安全,这是我们检验人对责任的坚守,对社会的温情。”


持续改进,追求创新

常常有人会问:日复一日的检验工作会不会感觉机械和乏味?“不会,工作的乐趣如同生活一样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卢雅敏如是说。临床微生物工作每天面对着各种标本各类细菌和真菌,它们的生长特点、致病条件、培养条件、耐药性无时无刻不在闪烁着各自独有的光芒。因为一次偶然的关注,卢雅敏在临床的痰液标本中找到一种名为“腿伤凯斯特菌”的细菌,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这种菌的临床报道非常有限,这种少见菌对临床的意义,实验室能为临床提供哪些帮助?带着这些问题她开始了对这种细菌深入分析和研究,最终发表了一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在研究中展现了对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抗凝标本凝集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等4项检验前质量指标在住院患者标本管理中应用,有效提高了血标本检验质量。


日常工作不单单是机械性完成任务,还需要带着思考问题的习惯去着手完成每一项操作,即使是最平凡的任务,也能成为创新和发现的源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可以使检验流程得到优化,质量得到提升。


工作以来,卢雅敏在平凡的检验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日常工作,做好临床医生的“眼睛”,立足为患者服务的初心,不辞艰辛,不负誓言。


供稿:晏文兵 卢雅敏

责编:周祖明 谢桐

微编:隆佳鑫



粤北人民医院
医院介绍(医院简介、科室分布、科室专题、来院交通);新闻信息(医院公告、医院动态、停诊信息);预约挂号;挂号及缴费;诊疗缴费;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用户登录;注册及绑定;个人中心;就医帮助;专项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