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人,远离阿尔茨海默

2024-03-31 17:53   四川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阿尔茨海默病(别名:老年痴呆症,简称: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进行性和不可逆性,只能用药延缓,一旦发展为中度、重度,将对患者和家人的生活造成重要危害。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表现?


01

痴呆前阶段

主要表现为记忆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注意力、执行力、语言和视空间能力也出现轻度受损,但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能力。



02

痴呆阶段

01


轻度 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学习能力下降,语言能力受损。不能合理地理财、购物,基本生活尚能自理。早期可见抑郁、焦虑和淡漠等症状。

02


中度 近事记忆障碍加剧,远期记忆也受损。语言功能明显损害,理解能力下降。生活需协助料理,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此期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较突出,以激越妄想攻击行为为主。

03


重度 各项能均重受损,活动能力减退,逐渐卧床,大小便失禁,饮食困难,生活完全依赖护理。患者多见营养不良,可出现褥疮肺炎等并发症。此时精神行为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

小贴士

患者在痴呆前阶段仅表现为丢三落四,重复问相同的问题,但总体认知功能保留完好,这时很多家属并没有在意,误以为这是衰老的正常表现。痴呆前阶段是进行认知训练的最佳时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就能早获益。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痴呆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业界的关注,针灸、清官寿桃丸、银杏叶提取物等对改善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有益。
常用的西药有胆碱酷酶抑制剂(多奈派齐、卡巴拉汀和加兰他敏)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等。近年我国原发的甘露特钠胶襄也获批用于治疗轻中度的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推荐使用非典型抗精神质药 (奥氨平、利培酮和峰硫平)。

认知康复训练

认知康复训练是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可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尽量提升或保存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强独立自理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认知康复训练是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可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尽量提升或保存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强独立自理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01

一对一传统认知训练

针对注意、执行、记忆、语言、知觉、定向、计算、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进行系统训练。比如联想记忆、数字排序、地图识别、积木排列、物品分类等等,由易到难。

02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通过各种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认知训练程序,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综合评估和个性化训练。

03

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搭建逼真的三维场景(如超市、厨房和社区等)开展认知训练,提高了患者对认知训练的兴趣和参与度。

04  

康复器人
将身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结合的双重任务训练,从多个领域进行认知干预。

05

体育锻炼

患者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球类运动、健身操、散步、游泳、瑜伽、太极拳或八段锦等,有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更好的发挥脑部功能。但需注意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06

神经调控技术

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07

日常活动训练 

主要为衣食住行中各项活动(如吃饭、上厕所、出行、服药等)能力训练,尽量让患者独自完成。如果患者能独自完成指定任务,再要求患者尽量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

08

团队活动或讨论

通过如音乐与舞蹈、手工制作、主题讨论、集体游戏、重温过去和社交小组等非特异性手段,改善患者整体认知和社会功能。 

小贴士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训练,总训练时间在20小时以上,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训练效果。

谁更容易得阿尔茨海默病?

该病病因迄今不明,但以下几点有可能会增加患病机率。


01

01


年龄 年龄是最大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越易得病。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6.6%,85岁以上老年人4人中就有1人患病。


02


性别 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20-30%,这可能与女性寿命长、老年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03


家族史 老年痴呆患者一级家属(父母、兄弟姐妹)发病率较普通人高3.5倍。

预防痴呆,从健康生活开始

04


遗传 除了年龄,最为明确的危险因素就是遗传因素。携带有阿尔茨海默病致病基因突变的人通常在65岁之前就会起病。


05


慢性病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06


体重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增加与中年期的肥胖、老年期的消瘦密切相关。


07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吸烟与喝酒、缺乏运动、独居缺乏人际交往等。


08


其他 低教育水平、听力下降、脑外伤史等。


小贴士

虽然年龄、遗传、家族史、性别和低教育水平是不可变的风险因素,但是慢性疾病、体重、生活方式、听力均是可以控制的风险因素。

预防痴呆,从健康生活开始

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健康饮食
保持体重,降低“三高”
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培养兴趣爱好,保持乐观情绪
加强运动锻炼,多进行社会交往
尽早佩戴助听器改善听力

小贴士

虽然年龄、遗传、家族史、性别和低教育水平是不可变的风险因素,但是慢性疾病、体重、生活方式、听力均是可以控制的风险因素。

审稿:刘丽

校对:余佳栖

编辑:先秋露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我科仅供公益性分享和交流不作其他用途,我们重在分享,但也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西南针灸康复家园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