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是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南太湖新区组织召开人大代表联席会议,首次向辖区内的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口头报告了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第一次听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内容很全面,多维度展现了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市人大代表潘首峰说。
去年6月,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建立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在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建立全面规范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的落实,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大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改革创新的先行地,新区如何找准人大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答案是积极探索和狠抓落实。
南太湖新区是整合国家级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经济功能区。人大监督缺位,代表履职困难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大职能,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
无论是经过2年实践的单独组团参加市人代会,还是持续开展4年的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都是新区破局而立的重要探索。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独立成团让人大代表履职从‘被动督’向‘主动督’转变,代表们归属感更强,履职更有动力。人大代表联席会议提升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对新区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参与度,促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实现人大工作在新区的有效覆盖。”
不同于以往,除了对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民生实事办理等事项进行监督,今年开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的落地,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我们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这‘一件事’,而是要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类事’,形成系统、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推动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新区作为全市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引擎和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的主平台,肩负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城市样板的重大责任。坚持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这座新城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一直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新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和品牌之一。在选择监督议题时,新区遵循“选择好角度、掌握好尺度、把握好力度”原则,筛选监督议题,确保与政府“合力”,与群众“合心”,以此提高监督实效。
“一气呵成督治气”专项监督活动就是监督载体之一,通过积极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细化监督区域、落实代表职责、织牢监督网络,精准发现群众身边存在的大气污染问题来源,有效助推新区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走细走实。
如今,从“生态环境”到“生态文明”,两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不仅关注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还涵盖了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等方面,通过人大的力量,可以加快形成全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市人大代表马晓燕说。
接下来,新区人大将继续先行探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实施更加规范、监督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明显,为全市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