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主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CV-A)和肠病毒-A71(EV-A71)。病毒通常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或通过接触受影响儿童的口腔和鼻腔分泌物,以及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手和物体传播。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于6岁以下的儿童,平均潜伏期为3-5天。其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喉咙痛、口腔疼痛、咽部和地峡疱疹。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辅以在受影响部位应用抗病毒口服喷雾的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口腔疼痛。病程通常持续4-6天,预后良好。(1)病原学:肠道病毒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Cox),较为常见为A组2、4、5、6、8、10、16型,B组1、2、3、4、5 型也可致病但较为少见。另外,埃可病毒(Echovirus)3、6、9、16、17、25、30型也可引起此病。(2)传染源:相关病原体感染者,如手足口病患者、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其中流行期轻症和隐性感染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感染者咽部排毒时间为1~2周,粪便通常可持续排毒4~8周。(3)传播途径: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4)易感人群: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感染该病,1-6岁学龄前儿童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免疫,但不同血清型的病毒间不能产生交叉免疫,因此同一患者仍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毒而导致重复的感染发病。(1)疱疹性咽峡炎通常起病急骤,常突发发热和咽痛,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可引起抽搐,热程通常2-4天;咽痛者可出现影响吞咽、厌食、咳嗽、呕吐等症状。在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婴幼儿中,常见流涎、哭闹、厌食、呕吐和易激怒/易激惹,可单独或合并出现。较大儿童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诉头痛、咽痛、吞咽困难和腹痛等。(2)咽部检查显示充血和黄色/灰白色丘疱疹性病损。最常受累区域是腭舌弓、软腭、扁桃体和悬雍垂。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通常为1-2mm,周围有红斑状晕环;2-3天后红晕加剧扩大,疱疹不久破溃,留下直径3-4mm、黄色/浅灰色的浅溃疡。附图:疱疹性咽颊炎的咽部表现
结合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特征性咽峡部损害和病原学检查即可做出疱疹性咽峡炎诊断。流行病学史:常见于婴幼儿,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流行。临床表现: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突发咽痛和发热,体格检查典型体征为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灰白色疱疹或溃疡。(2)病原学确诊病例: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采集患儿临床标本(咽拭子、粪便、血液等),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做出病原学确诊:④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1)一般治疗:注重护理,①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②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③注重饮食干预及口腔护理,清淡饮食,不宜进食刺激性食物,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对于溃疡及疱疹严重者可予以维生素B擦涂,促进溃疡愈合、 减轻疼痛。④积极对症,如控制高热。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需要及时止惊治疗。(2)病因治疗:尚无特效肠道病毒药物。不常规推荐利巴韦林。我国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CT03266601)提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在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方面具有疗效和安全性,能够加速体温恢复、口腔黏膜溃疡愈合以及食欲改善,并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
[1]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rpangina: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World J Pediatr. 2020;16(2):129-134.
[2]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erferon α-2b spray for herpangina in childr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t J Infect Dis. 2021;107:62-68.
[3] Uptodat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nd herpangina.
[4] 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 中华儿科杂志,2019,57(03):177-180.
[6] 《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解读. 西部医学, 2019, 31(12): 1810-1813.
[7]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治疗进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 30(6): 67-71.
[8]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6,43(4): 270-273.
[9] 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进展.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20, 10(5): 385-390.
[10]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特征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9): 1696-1700.
[11] BCH儿童感染.